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概率论文,课程标准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统计与概率”内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其基础知识已成为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一直强调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1959年提出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总精神报告》就把概率入门与统计应用纳入到12年级的选修课[1].20世纪80年代,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不仅将统计与概率内容纳入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甚至将其延伸至幼儿园,提倡统计与概率的早期教育[2].2010年6月美国首次颁布全国统一的数学课程标准《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以下简称CCSSM)[3],目前除得克萨斯(Texas)、阿拉斯加(Alaska)、弗吉尼亚(Virginia)、内布拉斯加(Nebraska)和明尼苏达(Minnesota)外的45州都采用了该标准[4].该标准中规定了K-12年级的统计与概率内容,旨在循序渐进地渗透统计观念和随机观念. 在中国,“统计与概率”内容在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中几进几出.首先在高中出现,而后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度取消.1978年起,历次数学教学大纲都要求在初中学习统计初步[5].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阶段,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4个学习领域之一,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2011年,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对“统计与概率”进行了较大调整,仅从内容标准要求的条目数来看(见表1),3个学段共减少13条,降低了该领域的难度,并在3个学段学习内容的层次性上做了一定完善,注重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选用中国教育部2011年最新修订《课标(2011)》与美国2010年颁布的《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比较文本,就两国课标“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和吸收国外经验,为中国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共性 (一)注重统计观念的早期培养 中美两国均注重统计观念的早期培养.美国从幼儿园阶段,中国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学习有关数据分类的基本内容.美国CCSSM在幼儿园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对物体分类,数出每类物体的个数”.中国《课标(2011)》也在第一学段提出“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等要求.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儿童在前运演阶段的第一水平(2-4岁)就可以“识别有相同外延的两类东西,但还不明白小类的关系”,在前运演阶段的第二水平(5-6岁)已经可以“稳定地区分个体和类”[6].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初期渗透统计思想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为学生日后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让学生“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发展统计观念”是中小学统计教育的主要价值[7-8].英国的Peter Holmes(1980)提出统计观念表现在5个方面:(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记录与表示;(3)数据的提炼;(4)数据与概率的关系;(5)对数据进行解释并作出推断[9].中国《课标(2011)》在总体目标中明确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美国CCSSM也体现了对经历统计过程的重视,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统计观念.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搭建了平台,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帮助.中国《课标(2011)》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美国CCSSM认为:“擅长数学的学生,无论在哪个年级都应该能够辨别外部的数学资源,如网页中的数据,并利用它们提出或者解决问题.他们可以使用技术工具探索并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美国CCSSM在统计概率的要求中还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两国课标都充分肯定信息技术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差异 (一)两国统计领域课程内容的展开主线 中美两国义务教育数学课标在概率方面的展开主线基本一致,主要以对事件发生不确定性的感受与刻画展开.但两国统计领域的展开主线不尽相同(见图1,其中:第一、二学段指中国1-6年级,美国K-5年级;第三学段指中国7-9年级,美国6-8年级). 由图1可知,美国CCSSM的统计内容以“知识结构”为主线,按照“分类——数据收集与表示——数据分布与表示——样本推测总体——双变量的相关性”依次展开.这种展开方式体现出统计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易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相比之下,中国的统计内容以“知识结构”作为第二主线,而以“统计实施过程”作为第一主线.《课标(2011)》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学习的核心,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学习过多的统计概念,而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实施过程.中国课标对各学段的统计要求均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推断——交流”这一主线展开,循环上升.史宁中认为:中小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体现从收集数据到分析推断的全过程,并以这个过程为主线,抓住要点,循序渐进”[7].以统计实施过程为主线安排课程内容,有利于使教师、学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图景. (二)两国课程内容的学段安排 “统计和概率”是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领域之一,中国课标从第一学段起就开始使用“统计与概率”命名该领域的学习内容,并在第一学段要求“数据分类、收集”等内容,从第二学段起要求“数据的分布及表示(平均数)”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但美国CCSSM在第一、二学段用“测量和数据”来命名该领域的学习内容,使用两个学段来学习“数据的分类、收集和表示”,直到第三学段才在课标中出现“统计和概率”的概念,开始学习“数据的分布和表示”以及“随机现象的可能性”.美国在统计概率领域的课程安排较中国整体滞后,CCSSM编写组解释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在K-5年级把握住数据的分类和测量两大主题,为6年级的统计和概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将他们的所学应用到算术中去[10].但是这样的安排也受到部分美国数学教育界的质疑,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认为“统计学习应从3-4年级开始,而不是CCSSM所建议的六年级才开始学习统计”[11]. (三)课程内容的广度 虽然美国CCSSM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学段安排整体晚于中国,但美国该领域的课程内容总体上多于中国,多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学段(见表2).统计方面,美国CCSSM较中国多要求了“箱线图”、“四分位数”、“平均绝对偏差”、“双变量的相关关系(群组(cluster),极端值,正、负相关,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的直线表示”、“交叉列联表”等,在初中阶段就实现了一维数据分析到二维数据分析的过渡,而中国双变量的相关性是高中阶段的内容.概率方面:两国要求的知识点差异不大,但美国课标的表述中使用了明确的概率统计术语,叙述更为具体、明确.例如,美国课标在第三学段出现了“复合事件(compound events)”、“样本空间(sample spaces)”等术语.在刻画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要求“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事件的概率,并和你观察的频率比较,若观察的频率与计算的概率差异较大,解释误差来源”,注重学生的理解. (四)对“测量”的理解 中国课标将“测量”内容归入“图形与几何”领域,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给出具体要求.第一学段给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等6个内容;第二学段给出“能用量角器测指定角的度数”等8条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理解“量”的实际意义,知道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有关测量知识和方法,了解测量的必要性. 而美国课标在1-5年级,将“测量与数据”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测量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是整个统计实施过程的基础.将“测量”与“数据”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测量——获得数据——表示数据”这一完整的过程,从而感受测量的应用价值,更好地促进统计观念的形成. 比较而言,中国课标将“测量”归入“图形与几何”,更加注重测量过程的体验和测量方法的掌握,欠缺测量的应用.在学生掌握了相关测量知识和方法后,难免会产生“为什么要测量?”、“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用?”等疑问.教师往往关注到“测量”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和“数与代数”领域之间所起的连接作用,但对“测量”和“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关注不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最新课标在统计与概率的处理上存在一定差异,整体看来这种差异表现在美国CCSSM更加注重统计、概率知识的系统性,而中国更加注重统计过程的经历.差异的产生与两国课标制定的指导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数学教育在经历了“新数运动(New Mathematics Movement)”、“回到基础(Back to Basic)”、“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课程焦点(Curriculum Focal Points)”等一系列改革后,《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突出重点(focused)”、“注重连贯(coherent)”两个核心思想.为了体现“突出重点”,美国课标各年级的内容标准分3级给出:数学内容聚焦的重要领域;数学内容概览(overview);具体的数学内容标准.三级标准由概括到详细,从聚焦的核心内容到具体的课程内容要求依次展开,重点突出,知识的层次结构分明.为了体现“注重连贯”,美国CCSSM打通学段,将K-12年级的“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整体设计,这一处理方法不仅利于改善学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合理呈现. 中国此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明确了“四基”的课程目标,更加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过程性.这一思想落实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则表现为强调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更加注重统计实施过程的经历与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国《课标(2011)》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顺应国际数学教育发展趋势,但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统计与概率的学习过程会涉及整数、分数、比值、测量、计算、推理、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知识,它为学生提供了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大领域内容联系起来的机会,可以成为学生综合运用测量、比、分数、百分数等知识的平台.美国课标体现出对知识间联系的关注,例如美国CCSSM明确要求“用轴线图(line plot)表示以分数为单位的测量结果,利用图中信息解决涉及分数加减的问题”,在测量、数据收集与表示、分数之间建立起联系;又如美国课标八年级要求“使用线性方程,解决涉及双变量的情境中的问题,并解释斜率和截距”.在统计与直线之间建立起联系.加强知识间的关联性,有利于学生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数学课程设置时还应考虑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生物课标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作为初中生物学习的十大主题之一,其中会涉及生物性状遗传的可能性问题,与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与生物课程设置时,就要考虑两部分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让数学的概率知识成为日后生物学习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增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案例 信息技术给统计与概率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统计方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学生提供材料、数据,直接引导学生如何整理、呈现数据,忽视数据收集的过程.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通过Internet收集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在Internet上检索到所需数据?”等问题,亲身经历统计实施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统计观念.概率方面,一些应用软件如Excel、GeoGebra以及图形计算器等都可以模拟随机事件的发生情况.美国CCSSM在七年级明确给出了使用信息技术的案例“使用随机数器作为模拟工具,估计如果40%的捐献者都是A型血,那么4个人中至少有1个是A型血的概率是多少?”中国课标有待增加信息技术使用的案例,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统计观念和随机观念.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场的比较研究_数学论文
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场的比较研究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