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与论文,社会发展论文,音乐教育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工业革命以来,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解除或减轻了可怕灾害(如饥饿、瘟疫等)的威胁,提高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使人类一些古老梦想成为现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背后,却在不断地产生着人们精神生活的焦渴。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么?人们究竟还缺少什么?为什么直到现在人们还那么不满足、不快乐,并且充满着对“人性”的渴求?我们今天的缺憾,是科学发展的不足,还是科学之外的失落?
一、寻求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人文与科学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的文化选择
当今世界,人们已经逐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自身如何平衡发展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人类精神的德性、智慧、美感和肉体的健康,构成了相对完满的“人”的意义,人类文明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这个完满意义上的“人”的方方面面。而今,“美感”在相当一部分现代人的观念里已被纯粹的感官享受以及对肉体完美的追求所取代,成为欲望与金钱缠绕的焦点,于是带来了现代人最为突出的问题——“爱”的失落和前所未有的情感恐慌。与此同时,人们尝到了没有德性引领的惊人“智慧”所造成的愚昧后果,自然环境的毁坏便是这一后果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现实中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既有效又有限的,否则它就成了宗教神学中的上帝。但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无往不胜,促成了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这种科学主义在中国1923年“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中占了上峰,从而使科学至上、科学万能的思想在中国扎下了根,并将科学推向了类似宗教的地位。这种科学万能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一元有机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则使科学定于一尊。此后的中国,不管何种意识形式都要贴上“科学”的标签,连以艺术作品为主体的艺术也被归于科学的门下。似乎除了科学之外,再没有其它意识形态了。于是,艺术被科学同化了。自然,人文精神也随之萎缩。人文与科学严重失衡。
这种失去人文制约的科学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技成了宰杀大自然生命的屠刀。人类凭借科技将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的无机身体”的、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大自然几乎砍伐殆尽,又凭借科技力量建起了一个随时可被毁弃的钢筋水泥、声光电化的人造世界。人类的生存之根被切断了,人类稳固的家园不见了。人类只能坐在自己造的“车”上流浪,不知来处,不知归依,难言焦虑,莫名苦愁,这无奈的失落、无助的恐慌折磨着物质生活富足的人们。
这种失去人文制约的科学用于处理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与国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冲突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则成了科技所制造的现代武器的较量,在20世纪不到30年的时间里,人类进行了两次比动物厮杀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轰鸣的炮声代替了动听的音乐,残酷的屠戮代替了优美的舞蹈。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人文精神落后于自然科学,即人文与科学的失衡,是人类现代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没有人文制约的科学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则造成一批又一批理智发达、情感淡漠的机械化了的人,他们懂得冷静思考和精心计算,但却缺少血性和情感,只关心物质和功利,一旦觉得不划算或所获不多,冷酷的心就会使他们变成冷面杀手,人类凭借科技的力量营造起一座座安身的豪宅,但却不知“心之安宅”竟在何处。
“所有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生态平衡的过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事物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文化亦然。生态平衡,正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彻底毁灭人类生存的死路,那么人们是否也该意识到,如果失去精神世界的平衡,我们最终同样会失去所有的一切?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价人类继承与发展文明的方式和理念,从而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选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平衡的人是平衡的世界的基础,理性与情感是平衡的人的基础
人在追求物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忽略甚至舍弃自己精神生活的某个部分,而这种忽略、舍弃是以在物质领域的游戏规则中是否“有用”为价值依据的。在这部分将被舍弃的精神领域里,艺术往往又首当其冲。艺术是人在物质生存的游戏过程中“最先放弃”而“最后享用”的东西,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是完全、地道的装饰品。至于作为“人”的个体在物质竞争中能否达到这“最后享用”的“目的地”以及到了这个“目的地”之后有没有“享用”的兴趣或能力。则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在艺术中,音乐又是最脆弱的部分,没有任何物质载体能真正全面、完整地记录它,随着时间的消逝、肉体的消亡,使它一旦在历史中丢失便逝不可追,或成为难以破译的“死去的语言”,目前多数人在早期教育中就已被忽略了艺术思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了一部分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又在理性思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只能毫无选择地被动消费商业化文化产物,把历史留下的伟大创作视为陈旧的精神碎片,在今日泛滥成灾的平庸作品中沉醉,对自己的精神麻木无知无觉,成为在精神文化上没有方向意识的人群。
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人对优秀的传世之作公然表示“欣赏不了”,自谦地声称自己“没有艺术细胞”,殊不知拥有“艺术细胞”和对伟大艺术作品流露出尊敬和震动(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美感”),原本就是人性中最自然、最本真的一部分。是物化了的环境导致了这一部分人性的退化、缺失,而人性退化、缺失了的人又将使整个社会对艺术在人性中的地位进一步漠视,也使艺术进一步沦为多数人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由于缺乏了人性中的“美感”,直接导致了与美感密切关联的情感系统的恐慌——现代社会普遍的对于爱的呼吁,恰恰证明了爱的资源的短缺,个体既缺乏爱他人的能力,也没有被爱的自信,不得不依靠在物质生活中的获得与满足来减轻自己日渐加剧的焦虑,甚至将物质生活视为逃离情感生活的避难所,视为个人完全、彻底的生存根基。这样的人一旦情感生活发生动荡,便没有能力恰当地处理、排遣情感中的消极因素,这又势必波及其物质生活的稳定,而物质生活的动荡更使他们丧失了重新面对情感的勇气,甚至全面关闭个人的情感需求。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社会中的爱的普遍缺乏以及人的情感的空前脆弱,更导致了在强调文明、人性的今天“情薄如纸、世态炎凉”的社会现状。
以情感为根基的人性的衰微,使人在不平衡的状态下无节制地发展并滥用以理性为根基的科学,因此有了现如今这个问题百出的不平衡世界,而不平衡的世界势必导致更多的人的不平衡发展。由此我们提出,建立和发展一个平衡、稳定的世界是人类文明的出路,而这又必须以人自身精神世界的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为基础。先有平衡的人,才有平衡的世界,才有平衡发展的人类文明。
三、教育造就人,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在平衡来自平衡的教育
1.教育在文化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因此教育又对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大本营,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取代、无可撼动的。在如今,已经没有人能不通过学校教育而走入文明社会。
然而,科技膨胀与人文式微所造成的人们文化选择的偏移以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影响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观念,并同时向学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即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某种技艺、某种能力、某种思维的人为其所用。学校教育为适应其要求,也就成了制造具有某种技艺、某种能力、某种思维的人的工厂。这一现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
1978年,英国著名摇滚乐队Pink Floyd推出的
“我们不要教育,
我们不要思想控制,
课堂里不要有讥讽,
嘿!老师,走开!
让我们独自待着,
总之,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总之,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儿童被推上一条传送带,通向一台巨大的搅肉机,在搅肉机的出口处,孩子们血红的肉浆被塑成一块块棱角分明的砖,并砌成高墙。
这首歌以现代摇滚音乐的激烈方式向全社会呐喊警示,现代社会公式化的学校教育对自然人性形成了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个本应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世界观、独立思考方式的孩子最终被变成一模一样、毫无个性的“墙上的砖”,这样的教育,不是培养了人,而是异化了人,是把人变成了“非人”。它一方面造成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人的理性思维之外的情感要求被不恰当地忽视,另一方面,人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生活疲于奔命,却无法从文化艺术中寻求到合适的精神抚慰与激励,更不能创造出与当今科技水平相平衡、相适应的文艺作品。人的理智与情感割裂了、倾斜了。
2.音乐教育与人的智力发展的平衡关系
人的智力发展,是人类文明所依赖的根基。在教育中,人们最关心的应当是人自身智能的平衡发展,这是培养“平衡的人”的基础。音乐教育因其固有的平衡作用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
脑生理科学认为,人脑的两个半球具有基本的分工:左半球“数学脑”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右半球“艺术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左、右两半球的分工只具有相对意义,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关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个半球的长期兴奋、劳累与另一个半球的长期压抑、闲置,将可能导致“兴奋半球”的疲劳、损伤和“压抑半球”的迟钝,退化,使左、右两半球难以协同使用,也难以达到思维分工的平衡。
目前,我国又重新开始重视音乐教育,但这种“重视”往往是建立在诸如“开发智力”等功利目的上的。在学校教育尚不能满足音乐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很多人到社会上自寻出路,甚至把“让孩子学音乐”变为一种时尚,为此,人们大力投资、不惜工本,某些升学录取制度所推出的“特长生”政策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件好事,但问题是重视它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很多父母简单地相信,只要他们的孩子学习了音乐,就能“开发智力”“多掌握一门技艺”“在升学竞争中有额外的优势”……这些良好愿望使得更多的儿童、少年不得不拿出他们少得可怜的最后一点闲暇,用“智育”的方法、“应试”的目的来学习音乐。这使他们被蒙住了欣赏“美”的眼睛、耳朵,感受不到音乐的乐趣,不仅劳累的大脑不能得到平衡与休息,而且他们的心也被推往更加远离艺术的方向。这是使“提倡美”的目的陷入了“开发智”的误区所导致的后果,使得学生们的精神生活雪上加霜。
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有7种: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交往智能、人格智能。前4种智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后两种智能与音乐也有间接关系。没有音乐教育,这些智能将会丧失或部分丧失。由此可见,“智力”是一个多维结构的概念,仅和科学推理、逻辑思维挂钩是不全面的。它不仅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以及灵感、顿悟思维;不仅包括理性概括,也包括直觉综合;不仅包括意识层面,也包括无意识层面;不仅包括科学分析推理,也包括知觉辨别和类似性联想;不仅包括理性维度,也包括感性维度。要全面发挥智力的上述诸多方面,将音乐教育纳入正确的轨道,就不能再将智力的概念局限在逻辑思维的层面上,而要将其放在整个人脑的全面功能上去考量。不可夸大音乐教育在所谓“开发智力”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功能,而要始终把音乐教育的中心位置留给音乐本身,强调人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多从情感、直觉方面去体验、感受,这样才能较为正常地发挥音乐本身的作用,否则的话,将会削减音乐的艺术作用,甚至取消其审美功能。
3.情感是德性的根基。音乐在情感教育、个性培养方面的特殊性与重要作用
对于教育,人们最看重的往往是“智力”。不可否认,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技能。爱因斯坦曾说:“在漫长的生涯中我所懂得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科学发现与真实的物质世界相比,还是相当原始和幼稚的——但它仍然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为珍贵的东西。”时至今日,强调“智”的观念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仍是不可动摇的。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爱因斯坦从未片面地强调科学的作用。爱因斯坦是一位自始至终对自然力量怀有敬畏之心的科学家,他酷爱音乐,能演奏小提琴且乐此不疲,相对论的发现据说也来自于某种从音乐中得到的灵感,他的个人生活平和质朴,一生受到人们的广泛崇敬。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判定,首先应看他能否认同并尊崇人的普遍道德标准,以及是否在情感上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样才能最终决定他智力行为能力的正负价值。爱因斯坦便是这其中的优秀例证之一。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任何伟大的科学家无不具有令人钦佩的道德情感和人格魅力,这是他们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并为人们所景仰、所纪念的原因。
因此说,“德”——即对于人格的塑造,在教育中更当列于首位。而人的情感、个性又是“德”最深层次的基础,是人类道德基础所依托的天然秩序,是“德”的自然属性。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德”的教育,更应落实到人的感性,是对“良知”的培养,是对“情”的引导。
人对于艺术的体验过程,是一种入情入景的感性经历的模拟,人们可以不必切身经历某一种人生道路,而直接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与之相应的人生体验。尤其对于刚刚跨入21世纪的青、少年,这种体验更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的思想个性得以成长,从而肩负人类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
艺术属上层建筑,是社会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富裕的、现代化的社会,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和消费要求也越高。当代社会,文化已形成产业。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成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艺术产品。而艺术教育则为文化产业培养高层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艺术中,音乐是独特而重要的一支,它对表达人的情感、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据调查显示,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的一生,精神大多平和,生活也相对较少波动,对待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成为社会中最稳定的因素。这与他们的情感能相对较好地排遣、安置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接受严肃音乐教育的人,稳定性质更为明显。
人接受音乐影响的最佳年龄为0~30岁,多数流行音乐听众最后能记忆并哼唱的曲调为25岁左右常听的流行歌曲,在此之后便出现“赶不上潮流”的现象,不再热衷于欣赏新的流行音乐。这便是学校音乐教育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的情况下,听众自发选择音乐作品的结果。他们选择的依据往往只是个人的情绪、喜好、印象,甚至唯时尚是从,什么时髦听什么。这里并不是反对、贬低流行音乐,而是反对在文化消费选择上的盲目性。这种没有意识、没有方向的选择,造成了许多人30岁之后便处于与音乐基本脱离的状态,而30岁正是一个人真正面对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个人生理压力的开始,是人的精神最需要激励、慰籍与丰富的时候。因而30岁,往往被许多人看作是灰色人生的开始,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当人的精神享受一旦进入严肃音乐的怀抱,便会一生不离不弃,能不断地从历代大师们的优秀音乐作品中获得精神养料,即使到了晚年也能从音乐中找到崇高、激情、狂喜的精神快慰。
罗曼·罗兰在《论音乐在世界通史中所占的地位》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音乐对于充分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意义。他指出:“音乐的实质,它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在于它纯粹地表现出那些在流露出来之前长久地在心中积累和动荡的内心生活的秘密吗?”
诗人歌德则十分重视音乐在调节人的情绪、以达到心态平衡的作用。他说:“音乐,它能使愤怒的铁拳变得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在他的题为《文学的疗效》的演讲中,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情绪的感染或激奋而使人不安,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音乐艺术中,充满了各种情感的体验与描绘,它既不借助于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象,也不借助于具体而清晰的言语、文字,而是以声音的动态作用于人的听觉,以最直接的形式调动人的情绪,造就情感体验环境,以“美”激发人的感悟,丰富人的情感。属于感性领域的音乐,正是由于缺乏类似“语义”“图形”那样的确定性,反而使它有可能对人的感性形成更为有力的触发,相应地引起人最大程度的感动。因而,音乐教育是一种最重要的情感教育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音乐提供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人建立一个精神、情感的保护地带、缓冲区域,用以化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给予无可发泄、无可排遣的情感一个暂时的栖息地。音乐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这块栖息地。
综上所述,通过音乐教育、尤其是严肃音乐教育来培养、丰富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逻辑。
愿我们以“平衡的教育”为起点,且本着“平衡的人、平衡的自然环境、平衡的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文明”的理念,在新的世纪不断追求与创造更具“人性化”的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