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批准的几个棉花新品种的引进(续)_棉花论文

国家批准的几个棉花新品种的引进(续)_棉花论文

最近通过国审的部分棉花新品种介绍(续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棉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欣棉6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8。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2003~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4.3公斤、89.2公斤和81.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3.4%、15.6%和16.0%。2005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3.1公斤、103.4公斤、10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5.7%、18.9%和18.6%。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中棉所57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9。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5.6公斤、100.0公斤和93.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0%、21.3%和22.1%。2005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7公斤、97.0公斤和94.3公斤,分别比中棉所41增产9.6%、11.5%和11.6%。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冀杂1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0。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5天。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78.9公斤、108.8公斤和101.6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8增产11.4%、13.1%和12.5%;2002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8.8公斤、94.4公斤和83.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0.4%、1.4%和减产3.0%。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1.1公斤、88.2公斤和79.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7.5%、14.1%和9.5%。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邯棉802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1。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4.7公斤、93.0公斤和89.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13.7%、12.0%和13.7%;2002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1.0公斤、96.3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8.1%、1.4%和7.6%。2003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83.3公斤、71.2公斤和67.1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26.0%、16.2%和23.3%。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鲁棉研28 号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2。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8天。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2.2公斤、96.2公斤和85.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9.0%、15.6%和16.2%。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6.5公斤、95.7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2.1%、20.1%和23.1%。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鲁棉研27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3。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5.0公斤、107.3公斤和102.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23.5%、29.3%和30.3%;2002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9.8公斤、103.6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2.1%、9.1%和13.2%。2003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64.9公斤、67.9公斤和64.1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3.8%、10.8%和17.8%。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豫杂35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4。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7天。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0公斤、98.9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668增产20.0%、18.5%和23.1%。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8.4公斤、98.1公斤和95.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3.0%、23.1%和29.7%。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中棉所58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5。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94.2公斤、67.9公斤和63.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3.2%、9.9%和11.8%。2005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8.1公斤、73.4公斤和70.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0.6%、11.0%和13.2%。属转基因抗虫常规夏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山西南部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续完)

联系电话:0311-85815089

标签:;  ;  ;  ;  

国家批准的几个棉花新品种的引进(续)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