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策略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又见论文,树木论文,试卷论文,评课论文,高中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试卷讲评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高质量的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把脉”,有的放矢,总结方法,延伸发散,并及时巩固,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试卷讲评的目的。而当前试卷讲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把试卷讲评课上成了答案核对课,热衷于单向的向学生灌输正确答案,学生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录。有的教师满堂灌式的讲评,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不分主次,只注重正确答案而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等。实践证明,这种机械地从头到尾以题论题,全体核对答案的做法其效果是事倍功半的。原因何在?
讲评课未能靠船下篙,对症下药,未能以新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讲评课教学,要留住学生专注的眼神,就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一、作统计,巧把脉,明重点——突出目的性
试卷分析是一项繁琐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试卷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只有做好分析和统计,才能做到“开良方,配好药”。所以,每次测验或考试之后,我们都必须迅速及时地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1.考试结果的统计
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率、区分度、难度系数及每题的得分率。
2.错误类型的统计
主要是统计学生每题出错的人数及类型,对选择题要找出学生错误的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3.考查类型的统计
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占分比例和得分率,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进行统计。
4.按考点分布统计
统计每个考点或章节题目的数量、占分比例和得分率。努力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乃至“死角”。
有了上面的统计分析,就能把握住每份试卷评讲的重点和难点,为顺利开展评讲活动指明了方向,就能避免教者评讲中“盲目性”所引起的学生的“厌倦心理”。由于评讲内容都能切中大多数学生的“病症”,所以学生不会有丝毫松懈,始终专注于课堂。
以2008年慈溪市高三物理期末测试分析为例,从答卷和数据统计中不难看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透;二是审题不清,对题给信息不能正确捕捉;三是思维缺失、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重要解题方法掌握不到位;四是表达能力欠缺,物理术语使用缺乏规范意识。因此,笔者在备课和讲评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
二、归课本,立典型,引发散——形成网络性
我们常说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可见试题的根在教材。但平常教学中,经常见到一些学生舍本逐末,“脱课本,扎题海”,学得苦,学得累,最终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实,课本习题体现着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理念,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有目的设置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手经典资料。因此,试卷讲评时,教师若能指出试题在教材中的出处位置,对完成知识的迁移、发展延伸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还可以借一题所考察的知识点,让学生回忆、联想相关知识点,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形成结构网络,真正达到做一题,温一章的目的。
【例1】某实验小组拟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图1
(1)在图2中,从______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
(2)用该方法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有______和______(写出2个即可)。
图2
学生碰到这道题,往往感到“似曾相识”,却又“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切题。通过题目所给的信息,此题源自课本中用沙摆显示单摆的振动图像这一演示实验,充分体现了“跳出题海,回归教材”的特点。
单摆摆动过程中,每经过半个周期单摆经过中心线一次,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必然是中心线与曲线的交点长度后段大于前段的,故B纸带显示的是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B纸带中痕迹与中心线的交点类似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测量滑块的加速度,需要测出单摆的周期和痕迹与中心线(虚线)的两个交点的距离。测量单摆周期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摆长测量、由于有色液体流出导致漏斗重心变化;液化痕迹偏粗导致痕迹与中心线(虚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出现误差;漏斗漏出液体到纸带上,导致纸带受到的阻力发生变化等都可能产生误差。
因此对于此类以课本演示实验为原型的考题,在教学中要注重弄清演示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说明的物理问题,揭示的物理规律,便于进行广泛的联系和引申,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完整化,具有发展功能。
三、授思路,给方法,促“自悟”——讲究技巧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这个层面来讲,讲评课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应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真正做到解之所惑,释之所疑,补之所缺。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诱导和激发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强调学生的共同参与和注重对学生的暗示激励。对于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的“盲点”、思维的“短路”,教师要适时渗透学法和考法的指导,努力纠正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填补他们的知识缺漏,引导其步入“正轨”,使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图3
【例2】如图3所示,顶角θ=45°,的金属导轨MON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ON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沿导轨MON向左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m,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和b,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处,求:
(1)t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和电流方向。
(2)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的表达式。
(3)导体棒在0~t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4)若在时刻将外力F撤去,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该题属于滑杆类问题,它把感应电动势、安培力、物体的运动直流电路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设问灵活,综合性强。尤其在第四问中求撤去外力后,提取题中的隐含信息:导体棒所受到的安培力是变力,求导体棒最终静止的坐标,对于变力的解题给学生的思维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诱导和激发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探究解这类题的思路方法。
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计算变力做功,都运用了“微元法”,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解题技巧。在解题中应注重对“微元”的选取,通常选取的微元有:长度元△l、角度元△θ、时间元△t、面积元△S、质量元△m、电荷元△q等。由此此题我们可完成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微元法”来求解。
图4
(4)撤去外力后,设任意时刻t导体棒的有效切割长度为l,速度为v,取很短时间△t,在t~t+△t时间内,由动量定理得
如此师生的共同参与,将大大加快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小结,求变式,提能力——发挥主体性
分析错例,进而纠错并不是终极目的,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讲解规律方法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挖掘错误率偏高题的构成要素,认真分析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时,试题的指向性、开放程度、难易程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加深或扩展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了巩固评讲结果,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变换角度出题,“即讲即练”,便于师生及时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例3】如图5,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及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在教学中,该题我们可以做个螺旋式的变化。
图5
变式1:分析在上述过程中,小球达到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的条件。
变式2:小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大小及动能大小如何变化。
变式3:试分析小球从A到O的过程,从O到B的过程及从A到B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的正负情况。
变式4:试分析小球从A到O的过程,从O到B的过程及从A到B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与弹力做功的大小关系。
变式5:试比较AO和BO的长度关系。
变式6:设小球经过B点时加速度为a,比较a和重力加速度g大小关系。
题目经过如此加工和挖掘,极大地丰富了原题的内涵,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深化了所学的知识。所以在讲评课时要注意到由点及面,延伸辐射,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会迎刃而解了。
五、择练习,勤拓展,固成果——注重实效性
“温故而知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试卷中出现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往往不可能一节课就能解决。课后复习既是对已学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巩固,又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了及时巩固,反复夯实,与之配套的跟踪训练必不可少。跟踪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一定要像考试一样求题型全、覆盖面大,但要把主干知识、共性问题、易错问题作为设计重点,力求给学生提供充分透彻的练习和巩固机会,形成持久的学习能力。
布鲁纳有句名言:“我们教一个科目,不是去建立一个该科目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要学生自行思考,像一名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史学家那样去探索历史,投入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如果教师在准备一堂试卷讲评课时,精心优化教学结构,充分信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引领他们步入探究的殿堂,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驾驭课堂,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再学习、再认识的动态过程,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化解为学生自己的思维,学以致用。试卷讲评课就能“风景这边独好”。
标签: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