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谷的朝越老古的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谷论文,越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苏东巨变的冲击浪,使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社会主义地盘减少、共产党数量减少、社会主义影响力减弱。但是,历史的时钟并没有停摆,“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的。”(邓小平)中国以及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的社会主义终于顶住了国际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逆流,经受锻炼,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扬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指引世界无产阶级前进的伟大旗帜。面对国际反动势力的“大失败”、“历史的终结”之类的喧嚣,面对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面对一切善良的人们发出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朝越老古的执政党处变不惊,作出明确而响亮的回答。1919年4月,古巴共产党四大提出拯救祖国、 拯救革命、拯救社会主义的口号。卡期特罗坚定地表示:“我们所作的努力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所希望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我们所捍卫的也正是社会主义。”1990年5月, 金日成在分析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时指出“形势越复杂,反动派的攻势越疯狂,革命人民就要坚持革命原则,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前进!”越南共产党还从组织上采取措施,把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背离社会主义,主张效仿苏东“改革”路子的人,撤销党内职务或清除出党。
这些国家执政党坚持的“社会主义”,绝不是重新回到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思维和做法上,而是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正处在一种新的工作环境下,只有独立自主、积极探索,才能早日摆脱困境,走上社会主义复兴之路。越共1986年召开六大以来,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是要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和国情的道路,确立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党的建设为关键的全面革新路线。朝鲜在复杂的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原则。1994年7月金日成逝世后, 金正日继续坚持进行“主体的社会主义”即“朝鲜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大力宣传这一发展道路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苏东巨变后,这些国家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如果和我国社会主义“巍然不动”联系起来考虑,至少是因为“四个在于”:一是在于这些国家是经过长期的人民革命战争,靠自己打出来的;二是在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很少受到社会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三是在于这些国家保持了政治稳定,没有形成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强大势力,也没有出现民族和宗族上的严重对立;四是在于苏东“改革”的消极后果很早引起这些国家执政党的高度警场,能够采取应变对策,防患于未然。
实行改革战略,促进经济建设
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失败。走改革之路是社会主义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的真正出路和历史选择。越共1986年六大确立了全面革新路线,越共领导人还提出和阐述“革新思维”的理论,强调要以经济革新为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民富国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于1986年11月召开四大,提出了“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1988年经济体制革新全面铺开,政治体制也逐步开始革新。古巴在外援剧减和美国封锁的双重压力下,国内改革呼声甚高:“与其自我灭亡,不如冒改革风险。”古巴改革从“应急措施”发展成“稳步改革”战略。古巴领导人十分强调要借鉴中国、越南的改革经验,而不能学苏联的那种毁灭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朝越老古“四国”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许多领域。总的说,经济体制改革动作大,效果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经济体制模式。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联姻”,是社会主义现代模式的主要特征。越共总结实践经验,六大决议提出“建立符合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体制”,到越共八大正式表述为“形成一个相对配套的、以社会主义为既定方向的、由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培育各种市场要素;完善经济法规体系;继续革新计划工作;革新财政、货币和价格政策;提高管理经济的能力和效益。老挝党凯山总书记尖锐指出,如果禁止人民交换商品、从事贸易,实际上是愚蠢政策,就等于自杀。1989年初提出“逐步把老挝的自然、半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要求,把中央集中计划,转变为国家指导性计划和宏观调控,在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方面取得进展。1997年3月卡斯特罗访问中国后指出:“如果要讲市场经济, 我们也许不得不讲中国人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10月,古共五大决议指出要坚持“计划经济”,但要利用市场。古巴已经开放农牧业产品市场、工业和手工业品市场,取得良好效果。
(二)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越共主张实行多种所有制,即国有经济、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和小业主经济以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现越南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企业比重为45%,非国有企业占55%,但工业总产值国有企业占72%,非国有企业占28%,国内小商业极为活跃和发达,私人企业已近两万家。老挝党认真纠正过去“急于铲除非社会主义经济”的“左”的政策,逐步形成“三多一平等”的经济结构,即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组织形式长期并存的方针;各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使之在某些部门起骨干作用。90年代初以来, 古巴允许150多个行业可以私人经营;私营企业可让家庭成员经营;允许具有大学学历的专业人员从事所学专业以外的第二职业等,活跃了经济。现在从事个体经济的有21万人,占300万经济人口的7%。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搞好国企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越南90年代初开始整顿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取消国家财政对企业的拨款和亏损补贴;国有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允许国有企业兼并、破产或重组、重建。全国约3000个企业被合并,约3500个企业被解散,目前尚有5740多个国有企业。1995年来,组建90多个国家级总公司,占全部国有企业资金的66%,利润的70%,现针对规模小、资金少、缺乏竞争力、效益低等问题,正继续对国企进行分类和整顿,推进股份制等。
除此之外,在农业改革、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等方面,这些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适应发展经济的要求。越南改革从农村起步,特别是1988年4月越共中央的第十号决议后,鼓舞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后几乎每年增加129万吨粮食,使人均占有量从1987年的280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00 公斤,并从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7%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91年的138亿美元增至160多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从1985年的130美元上升到1996 年的312美元。古巴是在最严峻、最困难的情况下,走上改革之路的。 1989 —1993年经济下降35%,改革首先是要制止经济下滑的趋势,使经济增长有所回升,1999年达到6.2%,成为美洲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财政状况趋向好转,古比索与美元的非官方市场比价已从130∶1,回落到25 ∶1。财政赤字从1993年的42亿比索减少到现在14亿索比以下。由于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和公费医疗保险,古巴人民的生活虽说并不丰裕却也比较安逸。
走向开放,融入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社会主义从封闭走向开放,本身也是改革的重要方面。
越南把对外开放叫“汇入国际社会”,相比较而言,开放步子迈得大。在吸引外资方面,1987年12月制定第一部《外国投资法》,后又修改、补充于1996年11月通过《越南外国投资法》、内容更加广泛、明确,条件更加优惠、宽松, 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最自由的投资法。 截至1998年初,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越投资,累计2363个项目,协议金额约362亿美元。1999年4月发布第13号令,允许获准在越活动的外国银行开展存贷款、有价证券、外汇经营等业务。在对外贸易方面,把它作为对外经济工作的优先环节和重心。1986年党的六大以来,制订了一系列扩大对外贸易的政策,包括加快立法,改革进出口经营机制,放宽进出口限制等,外贸出口迅速增长。1991年至1994年,出口总额年均递增高达20%,现已超过36亿美元。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和香港已成为越南的五大贸易伙伴。在发展合资、合作经济方面,通过办出口加工区和集中工业区,吸引国外投资。现已建七个出口加工区和50多个工业区。由中越各投资300 万美元建设的铃中出口加工区被越南有关部门评为“成功的出口加工区”。在与国际社会接轨方面,越南正采取举措,参与东盟10年减税计划,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国家行动计划,参加世贸组织以及与美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越南正一步步地汇入国际社会,尽力把本国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联系起来。
古巴长期在美国的封锁、禁运下顽强地生存着。古巴党和人民“以开放反封锁”,争取到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和发展环境。相比较而言,古巴的对外开放先于国内改革起步。1982年2月, 古巴就颁布关于吸引外资的第50号法令。1991年古共四大正式把对外开放作为国策确定下来,至今形成了对外的“三大支柱”:(一)吸收外国投资。1995年9 月实行的新投资法规定,除防务、卫生保健和教育外,所有经济部门都向外国资本开放。现外资在进入古巴34个经济部门,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建成合资企业超过300家,外资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50 个国家和地区。古巴正着手建立自由区和工业开发区,以进一步利用外资。(二)改革外贸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国家只控制重大的进出口项目,其他的由国营或外资企业自己决定。(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古巴有6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个迷人的金色海滩, 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超过制糖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朝鲜虽不使用“开放”一词,实际上为了克服困难,发展经济,逐步采取着有限度的对外开放措施。从80年代后期起,对外经济联系有所发展。1984年9月, 朝鲜公布《合资经营法》;1993年10月,公布《外国人投资法》等重要法规。现在外国投资者逐渐增多,投资方式包括合资、合作或独资经营,投资领域从工业到农业、能源、通讯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国投资者租用土地期限最长可达50年。另外,1991年12月,朝鲜决定在图门江下游的罗津、先锋地区设自由贸易区,面积为621平方公里, 外商可在这里投资建厂,还可经营服务业。同时,将区内的罗津港、先锋港和毗邻的清津港辟为自由贸易港。1994年12月,朝鲜宣布向世界各国航空公司开放领空。1995年1月,开始允许美国商品进口和船只进港。1998年, 韩国“和平之旅”船满载上千游人到达北朝鲜。
关键在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
苏联东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
鉴于苏东教训,1989年3日越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 明确提出遵循“五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理想、坚持马列主义(后加上胡志明思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实行有集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将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反对政治多元化和西方多党制。1992年的新宪法,重申要“坚持共产党对国家政权和全社会的领导地位”。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某些方面有调整,如把原国徽图案中的五角星、镰刀、斧子改为塔銮佛塔等,但并未放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1989年10月,老挝党在四届八中全会上提出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六项原则”;1991年3月, 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老挝人民党是人民民主政治体系的领导核心”。朝鲜党和古巴党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抵制搞“政治多元化”、“西方多党制”的逆流。
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条件和内在要求。卡斯特罗强调指出:为了防止社会主义“被我们自己摧垮”,“我们应该建设一个钢铁般的党。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始终要保证我们的革命能够得以延续,不误入歧途,能够经受得起内外危险的考验。”
越共继1993—1994年开展规模整党后,1999年1 月八届六中全会第二阶段会议又作出“目前党建工作中一些基本和紧迫问题”的决议,提出开展为期两年的建党整党、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他们认为这是关系越共和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大事。这次运动的目的是:形成党内政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制止部分干部和党员在道德以及生活方式上蜕化变质、提高党的政治本领和领导组织能力等。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越共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斗争,把腐败现象看作社会“四大危机”(经济发展滞后、和平演变、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官僚腐败和道德品质下降)之一,成立政府反贪污反走私工作委员会,制订《反贪污法》,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据统计1992—1996年,有12613各腐败干部受到行政处理。3448 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越共在群众中的威信。
古巴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建设,这是古巴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和优势。古共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教育,使何塞·马蒂表现的民族精神、切·格瓦拉表现的坚定信念,以及卡斯特罗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变成凝聚人心的强大的精神力量。1996年7 月古巴颁布《国家干部道德法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规定26条戒律。由于古共广大干部,廉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它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逆境中坚持、在低谷中奋斗的中朝越老古的社会主义,向人们展现出未来社会主义的希望和前景,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前进的伟大力量。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取得更大辉煌的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