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应激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瑛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甘肃临洮 730500

【摘 要】目的 探讨探讨心理应激对策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在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应激策略护理,对照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案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感情、心理指数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应激对策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心理应激;护理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一般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患者体质较弱的情况下病程迁延引起,也可以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白带多、下腹坠涨、不孕、腰骶部酸痛和月经量增多等症状[1]。除了药物治疗还应加强护理干预,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5.51±3.48岁,病程0.2~4.5年,平均病程为2.11±0.34年;对照组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5.29±3.61岁;病程0.3~4.6年,平均病程为2.24±0.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应激的方法进行护理,首先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由于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的负面心理,针对该这种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心理上的沟通和疏导,使患者的内心想法和疑虑表达出来,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细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多鼓励患者进行集体活动,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加强起治疗的配合程度,调节患者身心,有利于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再者,增强环境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耐心向患者介绍环境,缓解其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确保其可以住在安静舒适的病房中;最后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使患者学会用一年改变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患者机体对身心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可主动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

1.4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和体征均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恶化的判为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经B超检查,盆腔中的包块缩小33.33~50.00%判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缩小程度>50%判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和指标恢复正常,在停药半年后未复发的判为痊愈;临床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指数、感情指数和心理指数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或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感情、心理指数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情况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反复发作,除了小腹持续性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症状之外,还会引发患者不孕或者异位妊娠,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加剧心理负担[2]。

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中药灌肠为主,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方剂组成: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黄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中药可口服或灌肠;此外可配合物力疗法增进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3]。但是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资料显示,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刺激有很大的相关性,会对患者的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工作都造成影响,进一步加剧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针对这类患者实施心理应激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信心,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应激对策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雪润.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6):232-232.

[2] 杨利芬,杨学芬.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5,9(6):222-223.

[3] 许向红.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7):248-249.

[4] 董艳霞.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 2016,16(3):159-159.

论文作者:张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探讨心理应激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