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旭

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旭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的技术也在随之创新和变革中。其中,电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能源之一,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企业生产效率等等的提高都举足轻重。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在我国的电力工程体系里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力系统的创新速度。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

1 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系统的作用包括:将自然界中的能源转化为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电能,然后再通过输电设备、变压设备以及配电装置将电能及时输送到每一个用户家中。在整个输电系统里各个环节和层次都会有很多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要进行准确、科学的检测,以此达到对电能的调节、控制以及保护等的一系列操作,才能使用户用电的安全得到保障,并且获得经济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在无人干预的环境下按照自身设定好的程序对电力系统进行操作,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会自行解决,达到准确、可靠、迅速的要求。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使用自动检测、决策、控制功能的设备,并通过数据的传输将信号传递出去,通过传递出来的信号对系统中各个元件以及整个系统进行远程调节、控制以及协调来确保用电的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逐渐变得广泛,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也不再单一,而是采取了将自动化技术与各个领域的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监测,使用电网络得到了优化,用电的安全指数增加。

2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具有规模较为庞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特点,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管理问题。比如,对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和仪器的运行情况加以控制和管理、对线路的连接情况加以控制,在这样的情形下,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智能管理与控制的要求

自动化的智能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成本。但要实现自动化的智能管理和控制,必须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可以及时搜集相关数据,对正在运行或使用的设备及元件实时监控,并在出现异常情形时,通过系统的控制仪器加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2.2 安全稳定性的要求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关乎我国各行各业的稳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必须确保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及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查找故障并进行恢复。也就是说,电力系统要实现随时对监控中的变电站或者电网进行故障排查和恢复的功能,减少人工检查的难度,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把电网用户的数据、 在线和离线的数据以及电网的构成结构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达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控制、 监测和管理。

3.1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的含义是指在电力工程中把自动化的装置以及仪表监控的设备进行衔接,构成多站多方向的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对智能控制、计算机的设备以及数字通信等,从而达到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几种典型的主要的现场总线有 CAN、LONWORKS、HART、PROFIBUS 等等。此类技术是借助相关的设备以及传感器,把电阻以及电流等信息参数传输到主机上,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些数学模型实现对数据的研究分析以及整理,并且最终能够把指令传输到控制设备上去。这些年来经过对级变电站等自动化系统的一系列改造, 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突出地表现在能够节约硬件的数量和投资、维修保护以及安装等,它的另一个好处还表现在能够给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的主动权,能够给用户提供自动。

3.2 自动化的电力补偿技术

以前传统的无功和低压补偿技术是利用单一的信号以及三相电容器相互补充。通常这种补偿的方式对于那些主要采用电线负荷的用户,可能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欠补或过补的情况,并且这种补偿技术并没有分析和考虑电压的平衡问题,甚者通常没有配电检测的功能。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是采用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相结合、三相共同补偿和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的补偿和迅速的补偿相互配合的方式,它克服了传统技术单一固定补偿的不足,能够很好地适应负载的变化。而且运用先进的投切的开关、对电压进行科学的限制等技术模式,进而达到对电容器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的精确度,并且具有缺相保护的作用。

3.3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促进软件工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给软件的开发、设计以及封装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现在的电力工程中,自动化的监控电力系统已经广泛地采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此类技术在对象技术和功能的主动支持方面,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引入了触发机制以及对象技术,实现了数据库自动监测控制,并且数据处理后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利用价值也得到了提高、可以为相关的操作提供一些可信赖的数据参考。伴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对监控系统中对象函数的功能和触发子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希望达到对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自动监视的更为复杂的功能。通过借鉴国际上比较领先优秀的技术和国内专家的完善和研发,使得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很大程度地满足了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4 电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每个部门的资源管理不统一,各个体系之间的信息不共享,致使在供电过程中的马虎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在电力自动化进程中,要对电力各部门的资源进行整理,逐渐改变这种情况。将原来分散、成果单一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转变为信息共享体系,使数据和配电体系、监测控制体系、办理体系、高级的应用软件包、通信体系的集合和馈线自动化整合成一个体系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开放、方便和高效的信息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电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将得到不断提高,新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就是智能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应用。下一步的配电自动化体系增加了智能配电的成果,实现了对电路网络的科学管理。智能配电体系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出现妨碍时继续工作,而且还能在配电网正常工作时,给电企业带去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结 语:

根据上述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一定会带动电力工程的发展,随着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会朝着供电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供电设备得到更好地利用、促进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的方向发展和推进,此技术的运用对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成浩. 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2(03).

[2]胡瑞华. 浅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J].科教导刊,2010(33).

[3]程鹏. 电网中变电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3).

作者简介:陈旭,男,工程师,身份证号码:3707241988****2677

论文作者:陈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