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呼伦贝尔学院2017年教研课题“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成果。
摘要: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是他哲学和伦理学的核心观点,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源泉,一切美德都来自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存在于一切美德之中。既然美德就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可以教授的,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再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领悟从而获得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成为合格的治国人才。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考察高校德育工作,无疑会对当前高校德育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美德;知识;高校德育;启示
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这对高校德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直面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从而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源泉,一切美德都来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存在于一切美德之中,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再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领悟获得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成为合格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德观点的提出尽管距今已经2000多年,但对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因为其中包含的美德、善、知识都是高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德育的现状
(一)“知识”与“美德”背道而驰
在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受教育的机会极其宝贵,因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人类知识的积累,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了,但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着知识的增加而增长,反而出现了大量的“不道德”现象,甚至许多高学历、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却做出了违背社会公德、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如损人利己、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违法犯罪等等,这些人的知识不但没有使他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从而做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反而成为他们堕落的帮凶,这都说明“知识”和“美德”并不总是协调发展的,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的论断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二)缺乏理想、价值观扭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精神生活却逐渐落后,尤其是道德出现滑坡,拥有财富的多少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否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的精神逐渐迷失在物欲和金钱之中,金钱至上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还远远没有成熟,缺乏准确判断是非和严格自控的能力,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只顾眼前利益,奉行“金钱至上”的错误理念,追逐奢侈的生活,出现盲目攀比和“炫富”的现象。有些学生是非不分,对老师的教育出现逆反心理,不尊重甚至辱骂、殴打老师;诚信缺失,在考试中作弊、替考等。
(三)传统的德育方式存在弊端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中,很多高校没有考虑到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固守传统的德育方式,造成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听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传统德育的目标定位是以社会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这是传统德育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我国从建国以来就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强调德育的目标就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事业的接班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只有适应和了解社会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德育以社会为本是正确的,但是要注意,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了解社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是主体,社会是客体,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让主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强调人适应社会的同时,更应该把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基础的位置上。正是因为我们过于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因此德育过分强调政治性、方向性,缺少基础性和现实性,目标过于理想化,因此很难起到实际效果。
第二、德育教学形式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输式”德育就是教育者无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情况,通过简单强制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认可的思想观点、政治信条、道德和行为规范,试图使受教育者无可选择地接受这些观点和价值规范的方法。有人概括了“灌输式”德育的三个特征:封闭性、强制性和单向性。所谓封闭性就是在灌输过程中,教育者只向受教育者传递固定的德育内容,不介绍分析与此相反、相对的任何信息。受教育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对照材料,无法进行比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所谓强制性就是不顾学生理解与否、认同与否,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径直强加给学生,或从教育者主观意愿出发制定规章、条例、纪律、要求学生不加理解地、不加思考、无条件地遵照执行;所谓单向性是指道德信息的传递只有从师到生的单一流向,没有师生、生生的多向渠道;只有“听话道德”,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没有对道德进行选择、解释、质疑的权利。
二、“美德即知识”的内涵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而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关于美德是否可以传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可教,也有美德教师,比如他自己就是。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人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对其进行教育和训诫,并且延续终生。总之,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而且美德教师不止一个,包括保姆、父亲、母亲、老师等。
三、“美德即知识”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德育主体
要改变目前高校德育的尴尬局面,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是为了人的生存,人的享受,人的发展。高校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次必须改变德育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德育中地位平等,在此基础上学生与教师展开讨论和对话,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分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二)要将美德付诸实践
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知行不一”现象,这说明拥有知识不一定具备美德,有了美德的知识也可能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课堂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知行和一”,鼓励学生将美德付诸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如组织公益社团,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善行义举进行宣传,树立道德模范并给予表彰奖励等,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不能仅仅存在于思想观念中,而要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美德”。
(三)坚定德育工作者信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旧的道德观念逐渐没落,而新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逐渐抬头,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导致许多教师对德育工作丧失信心。苏格拉底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尽管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但他至死都没有改变他追求善、建立理想社会的初衷,苏格拉底在逆境中进取,坚持真理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当前德育工作者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黎方军.传统德育的基本缺陷与德育创新.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增刊.
[2]色诺芬.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贺敏敏.从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看中国德育.哲学研究.2014年底5期.
[4]刘小枫.美德可教吗.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论文作者:黄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美德论文; 德育论文; 知识论文; 苏格拉底论文; 社会论文; 高校论文; 道德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