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一)_海外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一)_海外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跨国公司全球化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

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统计,世界上现有3.7万家跨国母公司,比1970年的7000多家增长了4倍多,并拥有约20万家海外子公司,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达3250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46%(不包括购买股票和债券的金额),其中仅美国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达970亿美元,约占30%。目前,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值的50%,控制着50%的国际贸易额、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私人企业资产的1/3,其中美国居世界首位,英国和日本居第二和第三。经过几十年国际化经营,跨国公司越来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

从事国际性生产、销售和管理的跨国公司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结构的主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主要原因有:第一,世界经济日趋地区化和国际化,跨国公司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第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资本投资、生产方式和产品销售日趋全球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加速了它的发展。

自80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国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6年7月发表的报告称,1995年度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间直接投资都创下了新记录,其中,发达国家通过国际间的企业兼并与合作所吸纳的资金达2160亿美元,约占67%,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为970亿美元,约占33%。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吸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达380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了42亿美元。随着企业国际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公司把重心转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对于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万家跨国公司及其20万家子公司来说,最大的机遇是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市场。美国《商业周刊》前不久公布了今年全球1000家大公司的排名,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排名第一。这是自1988年举办以公司资产为评价标准的活动以来,美国公司首次排在第一位,资产为1373亿美元,利润为66亿美元。在1995年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422家,为1000家大公司总资产11.2万亿美元的46%,比1994年增加了32%,而日本公司仅占其中23%。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仍然是世界石油行业资产最多的公司,资产为1180亿美元,利润为6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名列第二。美国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表现最佳,这些公司的价值今年上升了45%,达710亿美元。微软公司已由1995年的第20位上升为第12位。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经营正在日趋全球化,该公司目前在全世界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0多个生产子公司,今年头8个月在国外的销售额增长了15%,占该公司总销售额(645亿马克)的60%。法国的家乐福零售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加强了国际化的力度,如今已有5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它的排名已从去年的第188位上升到第144位。凡是公司名次有所上升的公司都是由于这些公司的技术、制造工艺和产品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今年《商业周刊》世界1000家大公司排名充分反映了企业全球化的趋势。近日公布的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度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榜也说明了这一点。1995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的总营业额为11.3784万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1.1%;总资产为32.1365万亿美元,增幅为4.2%。雇员总数为3512万人,增幅为1.8%。在以年收入作为评选标准的1995年度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榜上,日本三菱商事再次名列榜首,年收入为1844亿美元,利润为3.5亿美元,资产为919亿美元。在这500家公司中,美国和日本占绝对优势,其中美国153家,约占30%,日本141家,约占28%。中国有两家公司榜上有名,而且排名都有所上升,其中中国银行从1994年度的207位升到167位(上调了40名),中国浪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从342位升到338位(上调了4名)。过去几年中西方不断兴起的企业重建和兼并浪潮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500家排名榜中有20多家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加入世界500强之列。纵观目前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公司越是走向全球化,发展的机会就越多,收益就越为丰厚。

二、企业重建为跨国公司全球化创造了条件

近几年来,西方跨国公司的决策层不断采取措施,通过企业的内部改造,寻找企业外部发展的新途径。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安排,以着眼于从过程的角度来集成职能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其核心是把原来按设计、工艺、供应、生产、统计、财务、销售等职能划分的管理方式,按“以作业流程为中心”的原则对企业进行重新设计,即在同一小组内进行平行作业。其主要特点:1.在组织结构上,把原来金字塔型的管理层次改变为扁平式的管理,以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在组织形式上,用工作小组替代原有的职能部门;3.在管理手段上,强调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普及和应用。

通过放权和改变组织程序打破企业内部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的隔阂,使企业组织结构“变扁”、“变瘦”,围绕市场和顾客进行结构调整,这些就是跨国公司组织的重新构建。如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是欧洲最大的跨国公司,1994年利润达到创记录的40亿英镑,比1993年增长了24%,当年投资收益率为10.4%。然而,壳牌石油公司并不满足现状,1995年初,它对其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原来的矩阵组织结构,取消地区总公司,减少管理层次,由过去按地区和产品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直接管理,将设在伦敦和海牙两个总部的职员人数由原来的3900名减少到2700名,裁员幅度为30%;取消了四个洲级地区总公司;精减了总部的职能部门。重组后的壳牌石油公司按其勘探开采、石油产品(炼油和销售)、化工、天然气和煤炭五大主要业务建立五大产品集团,负责制定与各自业务有关的重大经营战略和投资决策,由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并按其业务范围直接向相关的产品集团汇报工作。截止1995年底,该公司雇员总数为10.4万人。目前,壳牌石油公司的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壳牌石油公司企业重建的举措增强了它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使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上大大迈进了一步,成为同行企业的排头兵。

又如1993年经营陷入困境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为了应付小型电脑公司的竞争,将原有的7级管理层次压缩为4级,大量削减了中层管理人员,使企业组织结构呈现为扁平状态。通过推行新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收到了精简机构和节约开支的效果。近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该公司的经营活力正在增强,对市场的反应加快,公司总部将主要精力放在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区域扩展方面。1995年该公司收入为71.94亿美元,获利41.78亿美元,资产达80.3亿美元,在全球500家最大企业排名榜上名列第18位,比1994年上调了3位。

再如飞利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器公司,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00多个子公司,职工人数最多时达40多万人。由于总部和子公司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进入90年代以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1990年度亏损额达到42.4亿荷盾。飞利浦的决策者们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对市场的分析,果断地推出企业重建措施,进行了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由于战略重点的突出,飞利浦电气在世界的销售不断回升,顾客满意程度提高,1993年公司纯利润达6亿荷盾。该公司在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度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53位,比1994年上升了5位,获利润15.7亿美元,资产总额为32.6亿美元。目前,该公司7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国外市场。

企业重建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必须要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具有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为纽带,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企业重建是在原有管理基础上的一次飞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内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企业员工们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及管理人员多年已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涉及到这些人的切身利益,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企业重建和管理重建是近些年西方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努力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今天,西方跨国公司推行企业重建的作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路。尽管这些作法刚刚开始,尚没有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了解和研究国外跨国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这一新动态,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从跨国公司全球化纵观我国企业的国际化

(一)关于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探索

当前,我国企业正在深入进行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国营大、中型企业管理现状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能力诸方面综合分析,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仍处于企业发展的国际化阶段。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抓住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目前,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我国大型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外贸专业公司,例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和华润集团等。它们以国际贸易为主体,同时也在海外从事各种类型的投资和经营活动;第二类是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生产型企业,例如首钢总公司、二汽集团、石化总公司等;第三类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金融性、服务性企业,例如中国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等。

上述三类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条件,是我国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的先行主体,但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和确定国际化经营模式时,必须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机会等选择最佳方案。第一类外贸专业公司和第三类金融性、服务性的大型企业在向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综合商社的模式;第二类生产型企业可以借鉴欧美企业走向国际化分五个阶段(内向型、外向型、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的模式。当然,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要根据我国国情,绝不能盲目照搬。

1.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许多欧美的工业企业早已迈入了跨国公司阶段。少数企业正在向全球公司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尚在刚刚开始经营国际贸易和设立海外生产型子公司阶段。到1995年底,我国在国家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约有2000多家,约占全国大中型企业的1/3。其中一些企业规模很大,但技术落后、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机构雍肿、人员老化,企业承担着沉重的债务和“企业社会化”的包袱。有的甚至连年亏损。解决好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搞好这些生产型企业是当务之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生产型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人才优势和经营能力。例如,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长虹公司,1992年彩电产量首家突破百万台大关,达到国际公认的规模经济标准,人围国际产权保护组织,跻身世界彩电生产大企业行列,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长虹公司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长虹牌彩电和红太阳一族彩电质量已超过一些国际品牌,在国内彩电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1994年长虹彩电产量达到190多万台,比1992年增长近一倍,其销量占中国彩电市场的17.27%,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职工人均创销售收入100万元,人均创利税20万元,折合2.3万美元,在世界同行中名列前茅。近10年长虹创利税30亿元,上交利税15.5亿元,等于长虹5000名职工每人平均上交了30万元。

2.外贸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一些外贸公司存在着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经营功能不全的问题,许多外贸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外贸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之路势在必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和韩国综合商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集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综合化为一体的综合商社型跨国公司,走综合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一种以贸易为中心、辅之以生产、投资、金融、信息服务的具有多种经营方式的综合体,以便于从总体上综合运筹,保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畅通,以实现低利润、高周转率、薄利多销的经营目标,扩大经营范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这方面,中粮总公司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开拓,中粮总公司的进出口商品已由几十种发展到2000多种;同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客商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目前,总公司在国内设置了7个本部、31个全资子公司、17个总部管理机构;在国外设置了21个直属机构,并按区域在亚太、欧洲和美洲控股公司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控股经营。1995年国内外经营规模达到123亿美元,同年在《幸福》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大企业中居338位,列全球同类企业第19位。在国有企业500强中列第63位,居经贸行业首位。1995年进出口贸易额达45.9亿美元,在中国500家最大外贸企业中列第二位。

在过去数年中,中粮总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在不断扩大。自1981年在美国设立第一个海外子公司——中粮(纽约)有限公司以来,中粮总公司已在15个国家建立了21个海外全资子公司和代表处,国际化经营从一般贸易扩展到易货贸易、转口贸易、期货贸易、农产品种植、仓储运输、国际金融、房地产开发、酒店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海外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子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开拓能力,推动中粮总公司的国际化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5年中粮总公司海外机构经营额超过72亿美元,约占当年公司总经营额(123亿美元)的58.5%,与1993年和1994年的57亿美元(占60%)和63亿美元(占58%)相比,中粮总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有所扩大。当然,与世界上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中粮总公司无论在资产、营业额和利润等诸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开拓。

(二)我国海外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我国境外投资总额(55.4亿美元)尚不到我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不足110万美元,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0万美元的投资水平,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50万美元的水平。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据外经贸部公布的数字,截止到今年6月底,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在外经贸部备案的我国海外投资项目达4933个,中方总投资额已达55.4亿美元。这些企业中55%盈利,28%持平,17%亏损。我国海外企业的主体为国有企业。从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境外投资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港澳地区,其次是美国、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和巴西等国家。从境外企业的经营形式来看,独资企业占21%,与东道国共同举办的合资企业占70%,与第三国合资的企业占9%。从境外企业的产权形式来看,股份有限公司占64%,有限责任公司占36%。从企业进入的方式来看,中国境外的投资有新建境外企业的绿地投资,也有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参股,同时还有对当地股权的收购。

我国在海外企业的投资方式多为在国外贷款以现汇投入或以我国的技术、设备、材料等折价投资。投资范围主要是开发国外资源,如林业、矿业、渔业及各类加工、生产、装配企业,进出口贸易,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咨询服务,百货商店,中餐馆,旅游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国家对海外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批和管理制度;2.投资规模小,形不成规模经济,使一些企业在当地失去竞争能力,陷入长期亏损的境地;3.海外企业生产型企业少,且不具备产品技术优势和较高的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尚没有进入大规模国际生产、形成规模经济的实质性阶段;4.海外企业仍多为国内母公司的附属公司,彼此缺少横向联系,处于一种孤立、单一和分割式的经营状态。有些企业开办时存在盲目性,规模小,效益低,只起接待站作用或者搞点小额的商品贸易和为国内企业提供信息,没有形成统一的、全球网络系统,因而也就无法实施诸如技术转让和转移定价等国际上通用的、企业内部控制手段;5.投资动机仍停留在开拓国外市场、出口创汇的阶段,缺少公司全球战略意识,未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内部化和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6.海外投资的领域广泛,但多属于资源开发和加工业,例如中化公司的美国炼油厂和磷肥厂、中冶公司的怡那铁矿等;7.经营机制不活,我国海外企业的管理方式大多是参照外交人员的待遇进行人事和工薪管理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待遇不高,经营自主权有限。企业盈亏同自身利益关系不是很大,必然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到海外企业的发展;8.建立海外企业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今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将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中国企业将提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股本投资;第二,有价证券投资(即债券和股票投资)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手段;第三,更多的中国海外企业将采用购买或兼并当地企业的形式进入东道国;第四,中国企业将把发展中国家视为海外投资的第一选择,海外投资将强调服务贸易和高科技领域。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国正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一系列旨在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目前已与67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同美国等46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这些现行的涉外法律框架不仅为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奠定了基础,也同时为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铺平了道路。

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时间比较短,在海外建立的企业投资规模小,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国际管理的经验,投资效益不高。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而,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服务项下的国外投资收益(包括已汇回母公司利润和用于当地再投资利润)分项数额微乎其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常项目收入长期依赖出口创汇的状况。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1995年统计数字,1994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国外投资收益仅为100万美元,而当年我国支付海外投资者的利润为4亿美元。从战略的角度讲,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缩小我国企业和西方跨国公司的距离,尽快改变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过分依赖一般贸易的局面,我们必须抓住国际上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程度。一个国家的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其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由8项基本因素构成,包括内部经济实力(从宏观水平上作出的综合评价);国际化(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程度);政府(政府政策对竞争能力的有利程度);金融(资本市场实绩和金融服务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和基本方法适应经济活动基本需求的程度);管理(以一种创造性的、争取盈利的负责任的方式经营企业的程度);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就);以及人才(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及其质量)。根据这8项基本因素排出有关国家的名次。据1995年9月6日公布的1995年度全球经济竞争力调查报告,我国首次入围,排名第34位,竞争力为46(美国为100),台湾省为11位,竞争力为72.1。美国名列榜首,俄罗斯排名榜尾,为第48位。

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好形势下,加大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力度,增强海外直接投资,加强海外企业的管理,提高海外企业的经济效益显得更为重要,势在必行。(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  

跨国公司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一)_海外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