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分院 妇产科 36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冷冻疗法在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5 年 2 月至2017 年 1 月接受治疗的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100 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冷冻疗法。在治疗后三个月复查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率是93%(93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排液现象,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冷冻疗法在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冷冻疗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近年来,我国女性宫颈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非常高,而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1]。该病在临床中没有典型症状表现,机体的阴道病变位点使得临床治疗难度较高,若没有及时发现与治疗则易于发生恶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2]。因此,在临床中发现有效地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研究应用冷冻疗法在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本文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5 年 2 月至2017 年 1 月接受治疗的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100 例展开临床研究,具体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 2015 年 2 月至2017 年 1 月接受治疗的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100 例,全部患者需经妇科病理学与影像学检查确诊属于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排除保证如下:(1)伴有宫颈癌与宫颈浸润癌者;(2)伴有盆腔炎者;(3)无法耐受冷冻疗法者;(4)在近期应用其他疗法干预者;(5)处于妊娠期的患者。属于1 级者共有 53 例,属于 2级者共有 47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5 至 57 岁,平均年龄在(35.78±9.13)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应用冷冻疗法,具体方法如下。在消毒后,清除机体宫颈表面的分泌液,按照患者的病灶区域和扩散深度选取适当规格的治疗探头,使得冷冻区域为病灶外两毫米,连接探头,将温度设置为-60℃,冻融周期是三分钟,共治疗两个周期。治疗仪器为冷冻治疗仪,来自于北京威力恒公司。
在治疗后三个月复查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标准
当患者经组织病理学与宫颈涂片检查呈阴性,经影像学检测无病灶残留,则可判断为治愈,当患者经影像学检测病灶范围缩小则可判断属于有效,当患者经组织病理学与宫颈涂片检查呈阳性,经影像学检测病灶范围没有改善,则可判断为无效[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试验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 χ 2 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 t 检验,将 P < 0.05 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93 例),其中共有 80 例治愈,共有 13 例有效,共有 7 例无效;共有 47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排液现象,时间是 4 至 20 d,平均时间是(12.55±3.10)d;共有 25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出血反应,时间是 1 至 2 d,平均时间是(1.54±0.85)d,均可自行恢复,没有严重性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阴道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含手术切除、激光消融、放射疗法与用药治疗,然而手术切除对患者机体的破坏程度较高,术后会产生膀胱破坏、瘘道等不良反应[4],而激光消融与放射疗法无法获取病理组织,存在漏诊的风险性,前者的治疗成本较高,而后者会产生阴道黏膜异常等严重性的不良反应,无法广泛推行。而且激光消融与放射疗法会导致机体的宫颈产生瘢痕组织,不利于宫颈的扩张反应,增加患者阴道分娩的风险性[5]。因此本文分析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93 例),其中共有 80 例治愈,共有 13 例有效,共有 7 例无效,可知应用冷冻疗法在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共有 47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排液现象,时间是 4 至 20 d,平均时间是(12.55±3.10)d;共有 25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出血反应,时间是 1 至 2 d,平均时间是(1.54±0.85)d,均可自行恢复,没有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可知,应用冷冻疗法治疗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冷冻疗法不会产生疤痕组织,维持正常的宫颈管结构,为患者的生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冷冻疗法能减弱机体神经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进一步起到一定麻醉与镇静作用,因此治疗时患者没有疼痛感,依从性较高[6]。冷冻疗法治疗时局部低温可有效促使患者宫颈组织的血管发生收缩反应,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冷冻术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病灶,降低患者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性,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低,安全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综上所述,应用冷冻疗法在残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章文华,白萍,李淑敏等.外阴上皮内瘤变Ⅲ级进展为外阴癌一例[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11):851- 852.
[2]郑爱文,孙海燕,陈雅卿等.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15,(1):18-21.
[3]何玥,吴玉梅,赵群等.Ⅰ期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7):516-521.
[4]齐焕然.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作用分析[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1.
[5]Inaba,K.,Nagasaka,K.,Kawana,K. et al.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correlates with recurrence after laser ablatio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3:A long-term follow-up retrospective study[J].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2014,40(2):554-560.
[6]宋芳,吴玉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48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4):2622-2625.
[5]郭英花,孙霭萍,卞美璐等.冷冻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4):205-207.
[6]石莹,张秀兴,郭芝亮等.冷冻治疗术对宫颈CINI和HPV感染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3):7331-7332,7333.
论文作者:陈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疗法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较高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