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世佳

探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世佳

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及处理。农村污水存在分散性大、水量小、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单元技术已成熟,但缺乏系统集成的新技术。针对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纵观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缺乏科学的管控,且在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则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的问题普遍发生,对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农村污水多来源于村民日常生活,比如生活住户用水、浴室排水等等。科学的处理方式下,能够塑造良好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1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高分散性,难于统一收集。我国幅员辽阔,加上农村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影响,污水无法利用市政管网统一收集,农户一般直接将其排放到房外沟渠或泼洒到地面。2)水量小,水量波动大。由于农村分散,常驻人口不多,相应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很少,但每天居民的用水习惯基本相似,在早、中、晚各有一个用水高峰期,其他时间用水很少,用水量日变化系数一般为1.9~2.5。季节特征明显,夏季排放量比冬季大。3)有机物浓度偏高。生活污水中含有COD、氮、磷等元素,可生化性强,COD平均最高浓度可达到500mg/L。但生活污水中不含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利于运用生物处理技术。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

2.1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比较落后,这是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与农村居民环保观念浅薄有关。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收集设备及其落后,主要采用明渠或者暗道的方式,这种集污方式根本无法将生活污水与雨水的收集分开来。使得污水被雨水稀释,水量增多,导致处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处理效果的折扣。此外,这种粗放式的集污方式,特别容易使污水渗透,直接污染地下水。

2.2污水处理方式缺乏因地制宜措施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支持下,部分农村地区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各地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因地制宜措施。有的地方在缺乏配套收集和输送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建设污水处理厂,导致污水厂建成后,水量无法有效收集,进而造成污水处理设施闲置;有的地方为了迎合领导对于“高技术含量”的要求,而不顾实际需求,大幅提升了污水厂造价,以及运行过程中设备的维护费用,由于缺乏持续资金和相关专业人才,从而导致污水厂无法正常运行;有的地方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采用成熟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建成后由于处理规模较小,性价比较低而没有第三方运维公司竞标运营。

2.3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维护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如附近的水体中,对人类的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农村生活污水会使周围农户周围的水源、水塘等水体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威胁周围农民的身体健康,且易于造成各类疾病的发生。水体污染的周围,蚊虫、苍蝇等遍布,也会成为细菌、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是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期间,却多存在着经济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及物力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比较重视农村经济的建设,但是对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科学研究不足。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对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等产生不利影响。政府主体责任不够清晰,相关维护技术比较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持续任意排放污水的情况下,也会致使周围环境持续恶化,不利于周围村民的饮用水安全。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以科学的管理对策,保证环境保护的效果,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3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措施

3.1建立健全完善长效的污水处理机制

要解决农村地区的污水问题,仅靠农村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如环保部门应当勇担责任,研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农村污水处理机制再比如其它相关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为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建言献策。经过各方的努力,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长效的污水处理机制,并且确保机制能够有效运行。

3.2构建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发展模式

我国不同省份的农村因村民生活习惯、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条件不同,导致污水排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生活污水处理发展模式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出恰当的选择。农村污水管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对于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管网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同时要考虑到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波动较大的特点,避免造成管网堵塞、污水收集率不高、雨污混流等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简单实用且易于操作管理,不能生搬硬套城镇污水处理模式。对于居民户内收集和散户收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可采用一体化净水槽技术或地埋式污水MBR工艺进行处理;在欠发达且有土地使用的村庄,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型无动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于多户分区收集和多户集中收集,在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可借鉴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模式;对于欠发达的村庄,可采用多级人工湿地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模式。

3.3适当分散处理,满足农户需求

针对于农村农户比较分散的问题,则可以适当实施生活污水的分散化处理,满足农户的多样化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以土地处理法为例,即为将生活污水通过浇灌、淋潵等方式,直接作用于菜地、菜地或者是林地等等。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包含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和地下渗滤等方式。土地处理的方式优势下,其优势在于操作方式简单,能够再次利用生活污水。但是缺点在于处理的量相对较少,土地类型有所选择。再如小型人工湿地的处理方式下,则是将污水和污泥依据科学比例予以配比,投入到人工湿地中。在土壤、人工介质以及植物共同作用的方式下,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实施降解处理。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其外观较好,建设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在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期间,能耗较小。但是其缺点在于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且占地面的相对较大。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结合农村居民的具体分布情况、空间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现状等科学予以选择。

结语

处理好农村的污水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就优于城市,也应当优于城市,因此必须重视对农村地区的污水的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水污染现状,实现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得以循环在利用,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也解决我国农村部分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比如山西省农村地区用水难的问题,缓解水资源的压力。综上,各方必须重视对农村污水的处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片片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焦建中,王领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技术及利用途径的研究[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7(5):107-109.

[2]杨晓英,袁晋,姚明星,等.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以苏南农村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2):183-188,198.

[3]胡智锋,叶红玉,孔令为,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38-40.

论文作者:李世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探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世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