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现实意义。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化”“生活化”模式是幼儿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它是儿童自发的、自愿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并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的需求,最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基础: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经验,在中班幼儿数学活动中进行了数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的初探,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特别是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理论意义:本课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2.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游戏区,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收集有关的生活素材。
(2)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幼儿生活中的场景,设计生活化的操作材料,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3)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运用各种感觉通道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活动。
(4)家园结合,实现共育。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改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挖掘蕴藏在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1.观察法
本研究中我将根据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表现适时调整教材,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
2.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幼儿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课题研究的结论
自课题实验以来,从幼儿的反应,他们非常喜欢数学游戏化、生活化教学方法,真正体会到游戏课堂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游戏化、生活化教学给课堂带来的有效的效果,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半年的努力,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精心设计各种数学活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走进“生活天地”,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中班数学活动“做客”中,主要是要求幼儿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活动中,教师利用游戏区域中“娃娃家”的材料,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边出示立体的人物教具,一边告诉小朋友:“红红家里来了3个朋友,红红忙着招待。后来,又来了一位客人,现在家里有几个人?”幼儿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了5以内数的组成,让幼儿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激起了学习的需要。
(2)数学问题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最直接的动力,要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在实践操作中应用数学,在开放学习中探索创新。如教学“5”后,可让幼儿数家里的成员,研究黑板、桌子、凳子的数量,研究区域活动中小朋友的多少等;学了“数的分成”,可算一算2瓶牛奶加3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3个苹果吃掉2个还有几个……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初步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促使幼儿更自觉地学习。
2.因人施教,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要注重个体差异,公平对待每位幼儿。因为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在操作活动时,投放的材料要有考究,能力弱的孩子要在目标上降低一个档次,或者在形式上简单一些,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并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加以引导,以促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与思考
1.做好家校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有的家长在超市购物时会细心地告诉孩子什么是物品、买几个,这些点点滴滴能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到到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而有的家长却仅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食物,不和幼儿进行沟通,幼儿的兴趣很淡。因此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之重要,让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从而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正确对待数学活动生活化。
在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注重了生活化,却又忽略了游戏化。我们在课堂上有时过份强调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而忽略了对幼儿想像能力的培养。许多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导入,重视了“生活常识”而淡化了生活经验“自然化”,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生活化”与“自然化”的关系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论文作者:李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幼儿论文; 数学论文; 生活化论文; 生活中论文; 游戏论文; 经验论文; 课题研究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