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张辉宇

建筑工程中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张辉宇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使用混泥土进行建筑的构造,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保障建筑的承压力与质量。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及混凝土的使用成本,使建筑企业实现工程质量和利润的双重收益。因此混泥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材料之一,建筑结构的承重、防渗都离不开混凝土。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过关,不但影响到结构的稳定与寿命,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混凝土各个阶段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质量事故。

1.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较为特殊的环节之一,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的。施工现场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混凝土质量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增大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难度,对于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由于配合比例不当、搅拌不均匀、原材料计量不准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局部结构疏松,形成蜂窝状空隙。

(2)由于拆模是混凝土表面遭到破坏、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失水过多、局部漏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所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浆及部分麻点、凹坑,形成粗糙面。

(3)由于混凝土砂浆分离、离析、严重跑浆、振捣不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较大空隙和钢筋外露。

(4)由于收缩、沉降、温度应力、施工技术等因素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垂直或水平的松散夹层。

2.建筑工程中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在选择水泥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旋窑水泥,若条件不允许可选择成分和性能符合各项要求的水泥。同时还要认真检查水泥的规格、强度、合格证、有效期、保质期等内容;必须检查粗细骨料的级配、质地、泥土含量等指标;严格控制外加剂的质量,在选择外加剂时,首先必须选择和水泥匹配,满足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的外加剂,选择好外加剂的种类后,还要认真检查外加剂的质量检测报告、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2科学配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比决定着其自身的抗压强性。通过对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控制,能够促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质量。对混凝土进行配制,应努力做到:一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会随着运输距离、施工机械、施工环境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坍塌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含水率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二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换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骨料的含水量通常会多于砂石表面含水量,故必须根据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换算。

2.3混凝土的搅拌

在搅拌的过程中,建设人员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添加原材料,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例。为保证用水量符合标准,搅拌机上应该安装上用水表;粗细骨料,不能采用体积估算的方法,而要认真进行地磅秤量,以尽量减少质量上的误差;外加剂的质量也要按照配合比例进行计算,并按照计算好的质量准确称量后加入搅拌机。为了确保混凝土搅拌的质量,还要严格控制原材料投放的顺序和搅拌时间。原材料的投放通常有一次投料和两次投料两种投料方式。一次投料是先将粗骨料投入搅拌机的上料斗,再投入细骨料和水泥,然后将所有上料斗内的原材料一次投放到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二次投料是先把水泥和水充分搅拌后投放粗细骨料后再次进行搅拌。两种投放方法进行比较,二次投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约 1/5 的水泥。

2.4保证浇筑过程中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按照混凝土的伴制性能、稳定性和密实度制定严格的浇筑工艺,并按照制定的浇注工艺操作,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构件是不是符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要密切关注混凝土坍落度等性能指标,如果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出现问题,必须马上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调整;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浇筑厚度、浇筑顺序,保证混凝土各分区和各层初凝之前实现完整搭接;要确保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到位,避免出现麻面或者蜂窝;如果混凝土部件厚度或者体积较大,必须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并认真做好保温养护工作。

2.5做好各种监理工作

为了预防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积极组织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及技术技能,从而在实际施工中注重施工质量,预防质量缺陷;2)指派专人负责监理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等工作,若发现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或质量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3)对混凝土的坍塌度进行检测等。

2.6加大对混凝土的养护力度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进行凝固、硬化以及强度发育,必须保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这就需要按照要求大力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正常进行。对于塑性比较低的混凝土要在浇筑完成后马上进行喷雾养护,并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对于塑性比较强的混凝土要在浇筑完成后 6~18 小时内进行洒水养护。为了保证养护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必须连续进行,必须保证整个养护期内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并给予充足的养护时间。

3.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泥土施工工艺也有了较明显的提升,混泥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处理,不为工程留下隐患,同时施工人员在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改进施工技术,这样在实际施工中,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打造出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16):46-47.

[2]李兵兵.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27.

[3]任非.建筑工程中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探讨[J].西部皮革,2016,38(12):188-189.

论文作者:张辉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张辉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