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加强矿产资源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秋菊

从源头加强矿产资源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秋菊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队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为经济社会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矿产资源大规模开采的同时,特别是不合理、无序开发,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保护

1 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问题的特点

1.1 严峻性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逐年严重。目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快速增长,居于世界排放量第一位,每年碳的排放量在10亿吨以上,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其中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所占比例为85%左右,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能够看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将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

1.2 低效性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许多小型的矿产,这种类型矿产对矿产资源的应用效率并不高,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更大,因此整体上的使用效率较低。与其相比,规模较大的矿产企业设备技术较为先进,开采的效率较高,在此过程这种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较小。但是由于小型矿产企业的影响,导致整个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开采效率并不高。

1.3 紧迫性

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物的生产数量不断增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环境保护的难度也逐渐提升,因此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问题形式较为严峻。我国每生产出1吨金属,就会同时产生100吨的废石,废石对地质的破坏程度也较高。例如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程度和范围较大,近几年不断出现地质问题。在陕西省,共具备200个左右的煤矿,但是其中采空区域以及塌陷区域的面积已经达到了99.12平方米以及27.78平方米,塌陷区数量在19个左右,另外在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经常出现地面凹陷、树木干枯等现象,以上情况都说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环境治理问题较为紧迫。

2 矿产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

2.1 矿山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开发强烈影响和改变区域地质环境,引发多种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露天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露采场、排土场滑坡)、泥石流、地下水疏干等;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滑坡、泥石流、矿震、地下水疏干等。矿山地质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并影响生态环境,造成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

2.2 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矿业活动容易造成土地(植被)资源影响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貌景观,以及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露天开采破坏了景观资源、地质遗迹等,特别是道路沿线矿山开采对区域植被景观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破坏了土地资源及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引发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2.3 水生态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产生的坑涌水、淋溶水、选矿废水等大部分就近向区域沟谷、河流排放,以及采矿废石、煤矸石、尾矿渣等露天堆放,成为区域水生态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源,对水生态环境及水生动植物等产生影响。矿山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最常见的是在采矿过程中,大量的矿井水和采矿废水直接排入周围的河流、沟渠或水库,使区域水体受到污染;由于河流成为矿山废水的排放通道,河流两侧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破坏区域水资源

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包括水资源浪费、水平衡破坏、水环境变化等。排水过程会影响地下水的排放条件,降低区域水位,从而改变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这些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平衡和集排水条件,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流量下降甚至干涸,地表水流量减少或中断。

3 从源头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物。我国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高度。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不同于一般的末端治理,具有预防性、根源性、全面性等自身特点和一般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所不具有的优势。这就需要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加强源头环境保护工作,从源头进行环境顶层设计、区域总体规划和绿色清洁生产,合理划定生态红线范围,采取有效的生态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源头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绿水青山。

4 从源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4.1 划定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指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严格保护土地生态空间。这些空间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环境极其敏感或脆弱,主要包括河流源区、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科学绘制生态红线是优化土地空间、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措施。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4.2 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生态补偿应坚持“谁污染、谁控制、谁发展、谁保护”的原则。生态补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区之间的关系,分水岭,不久的将来,现实和未来作为一个整体,制定平衡的环境和生态补偿政策和环境治理策略,和转移支付应生态红线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提供重要的生态产品。生态补偿与红线区域相连。建立和加强生态补偿制度的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矿业的源头监管,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谁受益更多的指导,具体的分布保护资金使用渠道,确保实现补偿和保护。

4.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加强新技术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业化,重点研究措施,生态和环境变化引起的采矿和污染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恢复和矿山清洁生产。同时,引进开发适合矿区受损土地的土地复垦和区域生态重建新技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和土地复垦。选择一些起步早、基础条件好的矿山集中区作为目标区。根据不同类型和地区大型矿业基地的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绿色矿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探索建立绿色矿业示范区。

4.4 以人为本,严格准入

人是生态环境的主体。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矿区周围环境群体的切身利益。矿山建设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首先,矿山应远离居民集中区,并在健康保护与安全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第二,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矿山建设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应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如何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静,王明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5):145-149.

[2]何汇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4):76-80.

[3]张玉韩、侯华丽、沈悦、董延涛.乌蒙山片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分区及扶贫政策探索.资源科学.2018,40(9).1716-1729.

论文作者:陈秋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从源头加强矿产资源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秋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