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在人事部人才战略研讨班上的发言(二○○一年五月十七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事部论文,一支论文,高素质论文,班上论文,人才队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着眼于新世纪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的发展事业如何向前迈进,深刻阐述了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本身的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就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了五点主张。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抓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就领导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建设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所说的领导人才,主要是指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领导人才虽然是少数,但他们是关键的少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去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这一重要论断,高屋建瓴,深刻阐明了建设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都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建议》特别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各级各类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这还是第一次。我理解,这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完成改革和建设的繁重任务、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加强人才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领导人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人才承担着领导职能,起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的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靠他们来贯彻落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许多问题,包括一些重大的问题要由他们去研究,去决策,去解决,其他各级各类人才也要靠他们去选拔,去培养,去使用。抓住了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人才素质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中,领导人才一般都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他们的素质提高和作用的发挥是同领导班子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领导人才的个体素质是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基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从提高领导人才个体素质入手;另一方面,领导班子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是领导人才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载体和环境,提高领导人才素质,必须着眼于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把加强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以及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现、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能力,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出发,提高领导人才素质,第一位的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看一个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否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否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重大问题的关键时刻和政治斗争的风浪中经得起考验;是否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特别是能否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密切服务群众,等等。对那些背离党的路线,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关键时刻政治上摇摆不定、经不起考验的人;缺乏大局意识、纪律观念差、严重闹不团结的人;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精神颓废、贪图享乐、对党和国家利益与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的人;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的人;拉拉扯扯、搞小圈子、跑官要官的人,不仅不能提拔重用,已经是领导班子成员的还要坚决调整下来。
提高领导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前几天,中组部召开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胡锦涛、曾庆红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十五”期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是高级干部、各级党政“一把手”和年轻干部。“十五”期间,中组部计划每年安排400名,总共安排2000名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参加培训。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学历教育与干部培训、国内培训与国外境外培训以及培训与使用的关系,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抓紧培养选拔年轻优秀的领导人才
抓紧培养选拔年轻优秀的领导人才,是当前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年轻领导人才是领导人才群体中最具生机,最富发展潜力的部分。年轻领导人才的素质与水平,不仅直接关系整个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素质与水平,而且事关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去年初,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正处在又一次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地方省级党委将集中换届。省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也将陆续换届。当前,从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状况看,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同志,已基本上退出省部级以下领导岗位;改革开放之初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一大批年轻干部,也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大批年轻干部接班的问题,已日益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必须加快年轻领导人才的培养选拔步伐,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人才资源。
一是抓住领导班子调整和换届的有利时机,把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应占的比例,已有明确规定。总的看,各级党委、党组对这项工作是重视的,落实得是好的。但发展还不平衡。在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班子换届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我们还考虑,下一步要从基层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政主要工作部门任职;从地方选拔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年轻优秀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任职;从中央、国家机关选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到地方任职。要有计划地从企事业单位挑选一批熟悉经济、金融、科技、外经外贸、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补充进党政领导班子。同时,大胆地把一批50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到省、市、县三级党政正职领导岗位。要注意选拔年轻优秀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好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真正把那些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上来。
在强调培养选拔年轻领导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各个年龄段同志的积极性。领导班子中既要有年轻的同志,也要有老一些的同志和中年的同志,以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使老中青优势互补,增强整体功能。
二是切实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年轻干部,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出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与老同志相比,他们有许多优势,但不足也比较明显,比如,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党性修养不够,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除了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三讲”教育中形成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到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中来;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等等,这些好的做法,需要继续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实践中去,放到艰苦环境和情况复杂、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中组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采取挂职、任职、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使他们靠得住、有本事。同时,把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分期分批选派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以及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优秀年轻干部到西部地区挂职和任职。今年先从中央、国家机关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西部10个省区市挂职锻炼。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三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这一工作中,一是要通过扩大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认真考察,集体研究,选拔大批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二是根据拟任职务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三是坚持备用结合,对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提拔使用,特别优秀的要破格使用。四是实行动态管理,对那些不适合的要调整出后备干部名单,并将新发现的年轻的优秀领导人才及时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四是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有的可以担任领导职务。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既要立足于国内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国外、境外的高层次人才包括领导人才。近年来,我们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探索。这里关键的一条是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学习并借鉴国外在人才培养、使用和人才资源开发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并从实际出发,结合我们的国情,研究制定吸引领导人才的一套制度和办法,以促使这项工作健康、有效地开展。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这些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绩。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要求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去年6月,中央批准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今后1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规划。中组部接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围绕贯彻落实《纲要》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两个体系”,即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完善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形成一套制度”,即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分类管理、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创造一个环境”,即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
近一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从目前情况看,推行最快、力度最大的改革措施不少,比如,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探索,比如,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积极试行干部考察工作预告制度,推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等等。今年,中组部还将选择若干地方或部门进行差额考察制度、省部以下党委讨论决定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选拔省以下党政“一把手”由上级党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的试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了用人视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今后要继续坚持并不断扩大范围。目前,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的测试和评价还不够科学、准确,程序和办法还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是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考察工作的质量。当前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方法不够完善,形式单一,有的不按程序办事,甚至弄虚作假,致使考核结果有时失真失实,导致用人失察失误。中组部已经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考察干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做,并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研究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做到考核指标符合实际,力求准确反映干部的品行、才能和工作绩效,既科学合理,又便于操作。还要注意扩大考核范围和改进考核方法。去年以来,中组部在考察省部级后备干部中,不仅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还特别注意考察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了解干部在本单位的工作表现,还注意了解干部在原单位以及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不仅听取同级和上级的意见,还注意听取下级和群众的意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从我们这段工作的实际看,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对领导干部的深入了解有一定困难。如何使干部考察工作科学有效,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三是进一步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一个干部一旦被提拔担任领导职务,除非犯有严重错误,否则就下不来,直至退休。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领导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必须从制度入手,逐步加以解决。经中央同意,中组部已经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下一步还要着手研究制定领导干部任期制、聘任制、辞职制度及其他各项配套措施。推进干部的“能下”,必须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一些地方对在民主测评和干部考察中,按规定及一定程序确认为不称职的干部,采取免职、降职、待岗、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多种办法予以调整,反响很好。解决“能下”的问题,还有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四是加大领导人才交流力度。继续推进领导人才的交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干部交流的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市(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等要害部门的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已形成制度。目前,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实现了易地交流任职。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部委内设机构之间领导人才的交流进展很快。下一步,中组部将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加大西部与东部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与西部之间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当前,跨地区领导人才的交流也有一些问题,如住房问题、家属子女随迁问题、不同地区工资待遇差别问题等,需要研究一些配套政策,切实加以解决。
五是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制约机制。当前,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是造成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做好干部监督工作,需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去年,中组部在郑州召开了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对如何抓好对领导干部及其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了全面部署。中央纪委和中组部将联合成立巡视办公室,派出巡视组,重点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政勤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继续对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研究建立干部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选拔任用干部决策责任制、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等,以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口。
以上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讲的一些看法,介绍的一些情况,不一定全面、准确,仅供参考。关于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有的仅仅是提出来了,如何解决,还需要大家一起研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