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泛阿拉伯主义分析_阿拉伯论文

伊拉克泛阿拉伯主义分析_阿拉伯论文

伊拉克泛阿拉伯主义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论文,伊拉克论文,探析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上,伊拉克曾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奥斯曼帝国在一战的隆隆炮声中灭亡后,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虽然1921年伊拉克从英国委任统治下获得独立,1958年成立了共和国,但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没有随着伊拉克国家的建立而销声匿迹,它在伊拉克的政治生活中一直占居支配地位,甚至影响到伊拉克的对外政策。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和1990年的海湾危机都与伊拉克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有关。

一、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13世纪以后,显赫一时的阿拉伯民族开始被异族统治,但他们不甘沦落和屈辱,为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到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期,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出现了萌芽,其基本主张是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建立统一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一战前,阿拉伯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进行革命,推翻了素丹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恢复了1876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府。这次革命唤醒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掀起了要求废除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阿拉伯民族运动。他们成立了一系列民族主义组织,最著名的有1908年成立的“阿拉伯—奥斯曼友好协会”、“文学俱乐部”,1909年成立的“青年阿拉伯党”,1912年在开罗成立的“地方分权党”,1913年成立的“盟约会社”和在巴黎成立的“阿拉伯祖国同盟”等组织。

一战爆发后,战前成立的许多民族主义组织猛烈抨击青年土耳其党。由于阿拉伯人对把他们的土地卷入战争极为不满,一些阿拉伯民族主义领导人为脱离帝国统治,开始寻找独立途径,为达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寻找外国的帮助。一战期间,土耳其政府加入德奥一方,引起了英国对土耳其的政策变化。英国的战略要地多在阿拉伯地区,为了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保护它的中东利益,它鼓动阿拉伯世界最大、最有势力的哈希姆家族(注:哈希姆家族是伊斯兰教最尊贵的家族,源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哈希姆·本·马纳夫。该家族积极支持穆罕默德先知的传教,由于意志坚定,笃信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人中极受尊重,被视为伊斯兰圣地的保护人。分别建立过阿拔斯朝和法蒂玛朝的阿拔斯家族和阿里家族均属哈希姆家族。)领袖、麦加的伊斯兰教长谢里夫·侯赛因起来反对奥斯曼帝国,以作配合。为了报答哈希姆家族的合作,英国答应战争胜利后在奥斯曼境内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由侯赛因和他们的儿子们担任领袖。侯赛因要求英国承认一个北以默西纳和艾达纳为界,东以波斯为界,南以印度洋为界,西以红海、地中海到默西纳为界的独立的阿拉伯王国。(注: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巴勒斯坦问题参考资料》,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1916年6月,侯赛因率领他的三个儿子阿里、阿卜杜拉和费萨尔以及1万多名贝杜因人举行起义,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了麦加和亚喀巴。费萨尔率领的贝杜因部队攻进了大马士革,解放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的统治,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战争对英国人来说是胜利结束了,但诺言并未付诸实施。他们先是推卸责任,后来则完全背弃诺言。实际上,英法早在1916年5月,即阿拉伯人举行起义前夕,就秘密地订立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单方面瓜分了阿拉伯世界。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复国,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在中东地区制造民族和宗教纠纷。英国背信弃义的殖民主义行径使以哈希姆家族为代表的阿拉伯人非常气愤,立即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英运动。为了安抚哈希姆家族,平息阿拉伯人的反英起义,维护殖民统治,英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划出外约旦让给侯赛因的二儿子阿卜杜拉。1920年3月8日,费萨尔的阿拉伯军团建立了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阿拉伯王国,自任国王。正当阿拉伯人民为胜利欢呼的时候,4月圣勒摩国际会议再次打破了他们实现独立的梦想。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外约旦的委任统治权,法国取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费萨尔国王被赶走。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渴望建立统一阿拉伯国家的正当愿望被英法殖民者强加给他们的人为边界撕得粉碎。处于英法委任统治和保护下的、被分封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外约旦等新名称下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坚决不接受这一结果,他们朝思暮想的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注:George Antonius:The Arab Awakening:The Story of the ArabNational Movernent,Hamilton,New York,1938,P109~110。)因此,从20年代到40年代,要求英法撤走,要求独立、统一的反殖反帝斗争在阿拉伯地区一直持续不断。这种爱国热情和要求独立统一的愿望最先在知识分子身上反映出来,最终形成了被西方称之为“泛阿拉伯主义”的政治思潮。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推广和使用,使横亘在大马士革和巴格达之间的叙利亚沙漠不再成为障碍,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决心跨越西方国家强加于他们的地区界限,并采取一致行动。1937年和1938年,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分别在布鲁丹和开罗召开了两次会议,讨论1936年以来因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和英国人的起义而日益尖锐的巴勒斯坦问题。1939年初,英国政府邀请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以及巴勒斯坦代表团参加伦敦圆桌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对叙利亚、黎巴嫩力图摆脱法国统治、争取独立表示极为关心。

30年代伊拉克与沙特、埃及签定友好条约,为阿拉伯各国的对话打下了基础。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犹太复国主义的冲突,把阿拉伯国家的民族感情凝聚了起来。阿拉伯国家以巴勒斯坦问题为纽带,将阿拉伯民族统一事业提上了议事日程。伊拉克的努里·赛义德首相和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分别提出了以“肥沃新月地带”(包括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巴勒斯坦)为基础,吸引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建立阿拉伯联邦的计划,但响应者寥寥,因为这时已有一些阿拉伯地区摆脱了英法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主权国家或取得了自治地位,他们担心失去已经取得的利益,结果是埃及提出的在各国间建立协调性质的“亚历山大方案”占据上风。1945年3月,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也门、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七国建立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此后,其他阿拉伯国家陆续加入联盟,把泛阿拉伯主义运动推上了一个新高潮。

二、伊拉克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

在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伊拉克一直是它的中心。这里不仅有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盛誉的费萨尔国王和被称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之父的萨提·胡斯里,而且还有大批盟约会社的成员和来自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义活动家。伊拉克首任国王费萨尔一世是一个温和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直幻想建立一个圣裔领导下的大阿拉伯君主国,由他统治的伊拉克是他实现这一理想的政权依托。1932年秋,他计划在巴格达召开泛阿拉伯会议,讨论由他提出的阿拉伯联邦计划。(注:[英]S.H.朗格里:《伊拉克1900~195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71~572页。)这次会议因法国人从中作梗而告流产。30年代中期,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又有发展,出现了政府官员参加的“穆桑纳俱乐部”(注:穆桑纳是公元7世纪征服伊拉克的穆斯林领袖。该俱乐部于1935年成立,是个泛阿拉伯主义组织,其领导人有当时伊拉克军队总参谋长的弟弟塔哈将军和一些高级政治家。参阅[美]萨米尔·哈利勒著汤玉明等译的《萨达姆的伊拉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和几名议员组成的“阿拉伯复兴”协会,积极进行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宣传。时任首相的亚辛·哈希米德积极推进伊拉克与阿拉伯邻国的政治军事合作。1936年4月2日,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签定《兄弟团结条约》,试图统一两国文化,联合两国军队和经济,遇到战争威胁采取共同立场。这是阿拉伯国家之间第一个带政治军事结盟性质的条约。1938年,伊拉克、叙利亚等地青年在布鲁丹建立的青年组织宣言书中写道:“民族主义的目标是解放和统一阿拉伯土地,创造比目前更有效的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并为民族的智慧、道德和进步而努力”。(注:Sylvia G.Haim:Arab Nationalism:An Anthology Berkeley Calif.and LosAngeles.1976,P101~102)1939年,伊拉克教育总监萨实·谢瓦卡特在讲演中指出:“阿拉伯人的历史并不始于先知传教,而是已延续了几千年,可追溯到摩苏尔、巴比伦时代。”(注:Sylvia G.Haim:Arab Nationalism:An Anthology Berkeley Calif.and LosAngeles.1976,P35~36)

二战期间多次出任伊拉克首相和外交大臣的努里·赛义德,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温和派的先驱,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这一事业。(注:Sylvia G.Haim:Arab Nationalism:An Anthology BerkeleyCalif.and LosAngeles.1976,P212~213)他和巴勒斯坦的一位阿拉伯民族主义领导人达成一致,要英国人作出比1939年关于巴勒斯坦的白皮书更大的让步。1940年初,能言善辩、勇往直前、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拉希德·阿里·格拉尼接替努里·赛义德任首相。他与逃亡到伊拉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哈吉·阿明·侯赛因一起,试图以伊拉克参战为砝码,要求英国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1940年7月,这一建议向英国正式提出,8月29日遭英国政府断然拒绝。(注:J.C.Hurewitz:The Struggle for Palestine,Nortor,New York,1950,P149~150页。)拉希德·阿里受挫后便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希特勒。1940年10月,德国向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作出承诺,支持他们的独立斗争,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利用德国和意大利的武器与金钱来达到他们民族主义目的”(注:[美]西·内·费希尔:《中东史》,姚梓良译,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1页。)的计划。1940年底,拉希德·阿里在英国的压力下被迫辞职,但他并不甘心束手就擒。在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和以“四大金刚”(注:“四大金刚”(Golden Square)指的是四名伊拉克军方上校:第三师师长萨拉赫丁·赛巴格、第一师师长卡米尔·沙比布、机械化部队司令赫米·赛义德和空军司令司哈茂德·萨尔曼。)为首的军队的支持下,他于1941年4月1日发动政变,重掌大权。英国不能容忍在中东腹地出现一个亲德政府,遂于4月18日派军队登陆巴士拉,镇压了这次政变。激进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

1952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立并在伊拉克建立支部。1953年,他们出版了伊拉克首份宣传复兴党主张的报纸《新阿拉伯》,后易名为《社会主义者》。1954年,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成立,召开了第届代表大会,宣告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正式成立。该党从此成为伊拉克泛阿拉伯主义势力的政治代表。

三、伊拉克复兴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

从1968年7月开始执政的伊拉克复兴党政府一直坚持泛阿拉伯主义主张,将党的创始人阿弗拉克提出的“统一、自由、社会主义”三大口号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党的领导人,特别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就是忠实的泛阿拉伯主义者。他们根据国内、国际社会条件的发展对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进行充实和发展,并努力付诸实践。1979年6月,贝克尔总统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巴格达签署了《政治宣言》,宣布成立“两地区政治统一指挥委员会”,实现党政、司法、国防、军事指挥、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的统一决策。1980年2月8日,在纪念复兴党1963年首次夺权的大会上,新任总统刚8个月的萨达姆发表了著名的《民族宣言》,提出并阐述了关于发展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8项原则。(注:《阿拉伯民族宣言》8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拒绝任何外国军队和外国基地在阿拉伯地区的存在;2.禁止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使用武力反对另一个阿拉伯国家,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间可能发生的争端;3.第二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阿拉伯国家的邻国;4.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反对任何一个外国侵犯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的主权;5.恪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6.坚持完全中立和不结盟;7.阿拉伯国家间应建立积极的、发展的经济关系;8.伊拉克准备对每一个阿拉伯国家和遵守这一宣言的任何一方遵守这一宣言。)执政后的萨达姆一直高举泛阿拉伯主义大旗,在中东乃至世界备受瞩目。

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提出的、复兴党领导集团继承并发展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主要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民族高于国家。这是复兴党创始人阿弗拉克最早提出来的观点,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基石。萨达姆认为,在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各国自身利益和阿拉伯利益”两个范畴,“民族责任高于一切个人或地区的利益”。二是复兴阿拉伯。这是泛阿拉伯主义的重要内涵,它基于古代阿拉伯历史辉煌所产生的民族优越感和对复兴这种辉煌的强烈渴望。三是统一阿拉伯。这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几代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梦寝以求的目标。萨达姆时代,复兴党领导集团意识到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并非易事,因而把这一理想定为长远的终极目标,采取局部统一向全面统一的渐进方针加以实现。四是在对外政策上主张维护阿拉伯民族的利益,尤其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此外,强调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要求阿拉伯世界一致对外,认为经济合作和均贫富是阿拉伯统一的基石,(注:王方:《巴比伦战车伊拉克》,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9页。)伊拉克复兴党政府处处以阿拉伯民族的代言人出现,极力维护阿拉伯民族的利益,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伊拉克与巴勒斯坦并不接壤,以色列的一系列扩张之举也未直接侵犯伊拉克的利益,但伊拉克一直强烈关注巴勒斯坦问题,对犹太复国主义恨之入骨。二战前伊拉克政府就曾积极参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战后从费萨尔二世到阿里夫政府基本持这一立场。他们不仅派兵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而且一直奉行强硬路线,反对与以色列作任何妥协。复兴党领导集团将巴勒斯坦事业当成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共同事业,萨达姆表示,巴勒斯坦的解放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共同目标。他甚至主张解放巴勒斯坦应不择手段。伊拉克也因支持巴勒斯坦的极端激进组织被西方国家指责为“恐怖主义”国家。1977年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1978年签定《戴维营协议》后,伊拉克联合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巴解组织组成“拒绝阵线”,主张制裁埃及。在1978年11月和1979年5月举行的两次巴格达会议上,作出了中止埃及阿盟成员国资格和各阿拉伯国家立即从埃及撤回大使的决定。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伊拉克要从伊朗手中夺回海湾三岛和胡齐斯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居住的大多是阿拉伯人。萨达姆说:“对伊朗的战争是为了保卫伊拉克的尊严、主权与合法利益”,“也是保持海湾的阿拉伯性质。”(注:路透社贝鲁特1980年9月28日电。)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也与伊拉克的泛阿拉伯主义政策有关。伊拉克认为,科威特在历史上是伊拉克巴士拉省的一个县,吞并科威特是实现阿拉伯统一的一个重要步骤。对泛阿拉伯主义的过分追求,导致了两次海湾战争。

复兴党领导集团所坚持的泛阿拉伯主义涉及国家建设、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等重要内容。它倡导的独立自主、反对大国干涉阿拉伯内部事务,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要求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追求社会平等,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都代表了阿拉伯人民的根本意志,因而是积极和进步的。但是复兴党的泛阿拉伯主义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在阿拉伯世界主权国家已成现实的情况下,它所倡导的阿拉伯统一有明显的超现实性,即使是平等协商式的“统一”也很难行得通,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计划多告失败即是证明。从理论上说它也存在一个重大弊端,即过分强调“阿拉伯利益”而忽略阿拉伯各国的利益和主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正当的利益界限。如伊拉克把自己当作阿拉伯利益的代表者,事实上是把自己置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上,这显然违背了“相互尊重主权”这一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在实践中极易导致践踏他国主权的强制统一。其次,复兴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民族高于国家”,这一观点在二战前阿拉伯各国尚未独立的情况下,有它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对于指导阿拉伯民族各个分支加强团结,共同开展反对西方统治的斗争,有其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二战后阿拉伯国家纷纷独立,国家主权已由自己掌握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民族高于国家”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就明显违逆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错误,实践上危险,极易导致对其他阿拉伯国家主权的漠视。一遇合适条件,便可能转变为践踏他国主权的行为。这种思想必定导致对国家利益空间的超现实界定,为侵略扩张欲望的滋生提供丰沃的土壤。

四、泛阿拉伯主义为何在伊拉克经久不衰?

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何在伊拉克经久不衰?伊拉克为什么能够长期成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从历史上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所处的地位来看。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伊拉克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以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令人神往的古迹著称于世。公元7世纪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创造了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的兴盛和辉煌,对两河流域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给现代伊拉克民族留下了一份珍贵而又沉重的历史遗产。这份遗产,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留给现代伊拉克的全部遗产中占有极重的分量。首先,阿拉伯帝国奠定了现代伊拉克的种族基础和宗教基础。大批阿拉伯人的移入及他们与当地居民的联姻,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种族结构,阿拉伯血统的伊拉克民族,成为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帝国推行的伊斯兰化政策,确立了伊斯兰在伊拉克的权威地位,给其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及社会生活带来浓重的伊斯兰色彩。其次,阿拉伯帝国在伊拉克民族的心理上培植了强烈的阿拉伯共同体意识。帝国宛若一个巨大的熔炉,把西亚、北非众多不同的民族、国家,熔铸成一个庞大的种族、宗教共同体——阿拉伯民族。以后,帝国虽然解体,分化为几十个国家,但这仅仅是政治联系的解除,种族、宗教的联带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认同心理依然存在。这种心理积淀使现代伊拉克民族产生了强烈的阿拉伯共同体意识,国家意识则相对淡薄。其三,阿拉伯帝国还在伊拉克民族的心理上培植了强烈的阿拉伯领袖意识。伊拉克在阿拉伯帝国600多年历史中的500年时间里,一直是帝国的中心,而且正是在这500年中,帝国国势达到颠峰。(注:王方:《巴比伦战车伊拉克》,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1页。)因此,它滋生出强烈而恒久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以上这些因素促使伊拉克长期成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使泛阿拉伯主义在伊拉克经久不衰。

标签:;  ;  ;  ;  ;  

伊拉克泛阿拉伯主义分析_阿拉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