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赣南两县调查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现象的思考_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思考——基于赣南两县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赣南论文,现象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赣南两县“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状况调查

2008年下半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驻赣州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专家工作组与赣南部分研究人员深入赣南农村地区的A、B两县,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进行调研。①

从A县情况看,“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非常普遍。全县现有初中学校16所(其中县城初中3所)、小学33所(不含38个农村教学点),其中县城内小学6所。截止2008年10月份,全县中小学生为35790人。根据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2005年以前,A县农村中小学生到县城就读的人数每年为几百人不等。从2006年开始,全县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超千人,2007、2008年分别为2050人和2534人。其中县三中2007学年在校学生数是1423人,一个学期之间就增加246人,达到1679人。2008年初,全县小学生为24739人,其中县城小学(含A县镇属小学)学生人数达9293人,比上学年增加了2209人。A县实小、二小、三小等3所学校年增加学生都在300人以上,其他学校也都有大幅增加。

A县县城以外的中小学校学生数则出现了“生源萎缩”的情况。全县13所农村初中、32所中心小学都有数量不等的学生进城就读。以某乡为例,全乡2008年有小学生733人,比上学年减少82人;2008年有初中学生456人,比上学年减少102人。

从B县情况看,近年来学生变化情况与A县颇为相似。B县2008年共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7所(其中县城中学2所)、小学30所(不含9个农村教学点),其中县城内小学9所(含城关镇学校7所)。城区小学生、初中生比例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见下表)。

综合分析A、B两县的情况,“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呈现如下特点:

(1)农村学生流向县城的规模大、人数多,且呈持续增长势头,进城时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学期初演变为城市学校随时可能接受进城就读学生。

(2)县城成为县域中小学学生的聚集中心,全县范围城乡学生比例发生很大变化。在县城就读的中小学生人数达到新高,全面超过在乡镇以下中小学校就读学生的总人数。

(3)距离县城较近的农村地区中小学进城就读人数最多,距离县城越远农村学校进城人数越少;初中学生选择进城就读的比例高于小学生,高年级进城就读学生多于低年级学生;进城就读学生中男生占的比例高;能够进城就读的多为家境较为宽裕、个人学习成绩良好的农村学生。

(4)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为了让子女进城就读而选择弃农进城打工。

(5)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过程中,“隔辈租房陪读”现象普遍。许多农村中小学生由隔代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县城租房陪读。

二、“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主要诱发因素

(1)城乡教育质量差异过大是“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受惠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让孩子读好书、有出息”成为学生家长的追求。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中小学虽然通过了国家“双基”验收,办学条件有了较大幅度改善,但与县城学校相比,在师资、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相差甚远。家长们认为“如果不是与城里学校相差太悬殊,谁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陌生的学校去”,但“既然是为了孩子读好书,就要选择教育质量最好的学校”,“多花费一些借读费、生活费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家长举全家之力,宁可在县城买房、租房,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就读,而且这种送孩子进城就读很快形成一股热潮。因此,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送子女进城就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其升学要求。

(2)县级城市大幅扩张是“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赣南地区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国道经济和边际经济,区域发展优势凸显,县城扩张骤然加快,对城区人口数量增长提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对有进城人群实施鼓励政策。A、B两县都规定,对于让子女进城就读需求的非城镇居民,“只要在县城购买了住房,或是在县城承租了住处,其子女都有资格申请在城里的学校就读”。在县城拥有住房成为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基本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A县县城新增的2534名学生中,有1020余名学生家长在县城买了房子,占所有进城就读学生(家庭)总数的40%。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家长选择了在县城租房居住。实际上,进城学生在县城租房求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城市居民购房出租的意向,间接推动了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扩大了城市规模。这种伴随着城市扩张而实施的鼓励政策,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进城就读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

(3)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引发“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的重要因素。

2001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随之赣南地区各县(区)合班并校力度明显加大,农村中小学数量大幅减少。以B县为例,2001年,全县中小学数量为189所(其中初中18所,小学171所)。2006年,全县中小学数量急剧减少到56所(初中11所,小学45所)。2008年,中小学数量进一步减少到49所(初中10所,小学39所)。合班并校后,农村学校数量减少,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需要到新的学校寄宿学习。家长们认为与其让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农村学校就读,还不如把孩子送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县城学校就读。根据调查组的访谈情况,由于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而促成学生家长让孩子进城就读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4)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群众送子女进城就读。

在大规模的农村学生进城现象出现之前,A、B两县在县城就读的中小学生除了具有县城常住户口的学生外,外来就读的基本上是数量不多的农民工子女。2004年,在A县县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780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给予了很大的照顾。农民工子女在县城就读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对于近年学生家长们下定决心送子女进城起到了进一步的刺激作用。

(5)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引发了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高潮。

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明确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在全国任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可入校接受教育。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在A、B两县,农村中小学生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也按规定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由政府统一承担学杂费。免费政策的实施,更加坚定了学生家长们的决心,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2.对城乡中小学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对城乡中小学带来了较大影响。

(1)对县城中小学的影响。

县城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矛盾更加突出。县城中小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现象再现,城市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受到更严峻的挑战。县城中小学在办学条件、师资拥有优势,是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中心,但县城中小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使城市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城市中小学教学场地基本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学校内外空间拥挤;部分学校由于不堪重负,甚至腾出了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辅助用房作为教室;城市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更加拥挤。以A县三中为例,全校1690名学生、96名教师全都住校。学校没有食堂,没有淋浴设施,学生住宿条件十分拥挤。班级平均人数超过71人。

学校安全管理压力巨大。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增加了数量不等的学生。城市学校普遍场地狭小,满足不了学生活动的要求,学生挤踏、冲突事件增加,住宿学校学生宿舍安全、饮食安全让教师提心吊胆,为保险起见,不得不采取更严格的纪律、规定、制度来管理学生。

教育教学难度加大。由于进城就读学生来自全县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习惯、水平不一,教师难以因材施教,难以把握学生个体心理状态;同时,各年级接收进城就读学生人数不同,学校原来年级人数均衡被打破,城市教师出现较大缺口;班额扩大,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加大,负担加重,教育教学管理难度普遍加大,业务进修受到严重影响。

县城学校陷入了扩充建设的怪圈。由于很难预测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县城学校建设只能顾及眼前,解决现实问题。县城中小学基本上都改变了原来的建设计划,把重点放在扩容上;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得不修改原来规划,新建中小学来吸纳农村进城就读学生。很大程度上,新建学校只求容纳就读学生,无法预测未来生源。县城学校建设陷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城市学校建设都在重复着先增加班容量,再扩建、扩展校区,最后扩张校区的规模扩张道路,步入了一条没有限制、没有节制的建设的怪圈。

(2)对农村中小学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致使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在县域范围内,农村学校呈现萎缩的局面。多数农村中小学拥挤不堪的情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相当一部分校舍闲置。笔者调查所到的B县某镇初级中学教室闲置一半,2004年建成的学校,呈现一片冷清景象。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城市学校教师不足,农村骨干教师不断被抽走、调离。加之城市学校往往只接收那些成绩好、有潜力的农村学生,农村中小学留守的大多是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的学生,而且留守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以女生居多。② 面对越教越少、越教越差的学生,留守的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程受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改善付出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应该说,各种办学设施还都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进城就读热潮出现后,农村学校虽然有了公用经费保障,但公用经费只能满足学校日常运转的需要。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全县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城市学校的扩建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设施完善的资金有所削减。所以,很多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的思考与建议

1.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的思考

(1)凸显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影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方向。

农村中小学生大规模进城就读,打破了城乡学生人数的基本平衡,凸显出县域城市化速度加快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农村地区教育的格局。进城就读的随意性、流动性和无序性给地方政府科学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带来了难度,影响到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城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农村地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进城就读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及其引发的问题,正视新问题、研究新策略。

(2)对县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从A、B县的情况分析,每一名中小学生进城,至少会给县城带来平均2人的人口增量(需要亲人陪读)。人口的增多对于县城房地产开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流通、人气积累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教育发展而言,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就读,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的速度,促进了城乡学校校点布局、教育资源配置等调整,加快了现有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步伐。部分农村学生接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为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实施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但必须看到,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县域教育城市化,现有的城乡学校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城乡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将受到巨大冲击;同时,农村中小学生群体成为处于相对弱势的留守儿童、成绩不良、家境贫寒以及农村女生等群体的集合,进一步加大城乡学生群体的差异。而且,随着学生进城就读人数增多,县城学校教师短缺现象日益严重。A、B两县都采取了从全县农村教师中招考优秀教师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使农村骨干教师外流,学科带头人比例进一步降低,城乡优秀教师不均衡配置程度加剧,不利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

显而易见,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将进一步扩大城乡学校办学差距,加深城乡教育不均衡。这种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严重背离的,与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从大局出发,全面、客观地权衡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利弊,做出符合当地情况、有利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判断与决策。

(3)摒弃以城市教育替代农村教育的思想。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实施“农村教育全部积聚到县城集中办学”的策略。这从农村中小学生大规模进城就读得到鼓励的政策中可窥见一斑。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存废不仅关系到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学校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是农村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中心。

放弃农村中小学校不仅会使各级政府多年来对农村中小学建设的巨大投入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背离。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重点发展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核心的农村教育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4)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

目前,农村地区既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到城市就读的强烈需求,又有诸多地方政策鼓励,因此,农村子女进城就读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事实证明,强令禁止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既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与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相悖,更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所以,有关部门应从县域人口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以及教育发展的客观情况综合论证、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地方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尊重农村地区群众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办好城乡每一所学校,使农村中小学生从单一进城就读转化为多重选择,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2.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1)采取积极措施,遏制进城就读中小学生数量过快、过猛的态势。

教育主管部门应审时度势。一方面,要分析县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当新建学校,应对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学籍管理责任,对进城就读学生在人数、取向上做到掌握动向、加强引导;应根据县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严格限定学校规模,明确县城中小学校招生规模上限。同时,各学校也要出于对学生安全、健康发展考虑,限制班级学生人数,限定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标准班额。总之,要多管齐下,减缓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过快、过猛增加的态势,解决县城中小学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

(2)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计划,吸引农村中小学生就近入学。

建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制订本区域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规划和明确城乡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标准,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双基”验收后的巩固提高、补足办学条件弱项层面,把城乡义务教育办学统一到合格学校的标准上来,力争在不太长的期限内以政府力量为主导逐步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为与城市学校相当的合格学校。只有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有序发展,也才能引导农村家长让孩子就近入学。

(3)加强城乡学校互动交流机制,尽快缩小城乡办学质量差距。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可行措施,解决城市支援农村流于形式的问题,让更多的城市名师真正到农村地区中小学轮流任教,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以一定形式实现区域内城乡校长轮换交流制度,切实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另外,要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切实推行城乡学校捆绑办学模式,城市名校与农村薄弱校联合办学,以强扶弱,共同发展,用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留住农村孩子。

(4)提前预测生源流动状况,科学规划区域城乡学校布局。

农村学生大规模进城就读为区域城乡学校发展提出了挑战,也给城乡学校布局、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提出了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应提前预测区域生源变化状况,应对区域中小学校布局适度收缩、调整现有农村中小学资源,适当扩展城市学校的规模数量,谋划现有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方案,使区域内城乡学校配置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平衡。

注释:

① A、B2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南接广东省,是“江西南大门”。A县现辖8个镇、5个乡、17个村(镇、场、管委会),全县总人口31万。B县辖7个镇、119个村、1906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21万。调研组在A、B两县从教育主管部门、乡镇、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层面展开调研,共发放面向教师、学生的问卷800余份;面向不同教育人群进行了10余类访谈,涉及190余人次。

② 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学生家长仍然信守“男孩子要有出息,就需要到大地方读书”,普遍“轻视女孩子”,所以“进城就读”学生以男生居多,据B县3校统计数字,“进城”学生中男生达到70%以上。

标签:;  ;  ;  ;  ;  ;  ;  ;  

基于赣南两县调查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现象的思考_农村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