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忍”文化哲学辨析论文

中国传统“忍”文化哲学辨析论文

【文化哲学 】

中国传统 “忍 ”文化哲学辨析

李次春

摘 要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和人生价值内涵,甚至在现代社会亦被人们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然而,从“忍”的基本内涵来看,“忍”既有屈从、柔弱、麻木的一面,也有谦和、坚毅、精进的一面,只有辩证地看待“忍”的消极面和积极面,弃“忍”之糟粕,承“忍”之精华,方为上策。

关键词 中国;“忍”文化;哲学

“忍”,从其文字构造来看,是在“心”字之上加一个“刃”。毫无疑问,“刃”是和“刀”同意,因此,“忍”,古人意指即使是把一柄锋利的刀置于心上,也要能够做到视而不见,泰然处之。当然,对于“忍”这种思想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的解读不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和价值内涵,甚至在现代社会还被人们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和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但至近代却有人对之提出了疑问,认为“忍”不仅没有任何德性之意和价值之蕴,而且有违民主真理和人性尊严,诛之而后快,唯恐弃之而不急,由此对“忍”褒贬争论之声鹊起,然而,从“忍”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客观事实来看,“忍”既有屈从、柔弱、麻木的消极面,也有谦和、坚毅、精进的积极面,只有秉着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厘清“忍”的应有内涵,辩证地分析“忍”两方面的意义,弃“忍”之糟粕,承“忍”之精华,方是应然之为。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一个编码器如果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其码盘就一定要有N条码道,码道数量和分辨率成正比。因此,绝对式编码器的精度取决于码道的位数。图3中(a)是编码器主要结构的图示,(b)是二进制码和格雷码码盘的图示。

同样,类似的手段也被上海陶艺家李游宇先生所应用。他将陶瓷作为一种材质处理后,用手、脚做出粗陶壁画,整体搬到室内装饰墙上。这种装饰方式带着明显的人工痕迹,又因未施釉,而显示出一种原始的古朴与粗犷,具有不事雕琢的质感,使得环境氛围没有丝毫压抑感,具有一种打动心灵的亲和力。他还将数量众多的陶瓷造型花瓶捏扁,喷上彩釉烧成后,镶嵌在墙面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有诸如欧洲古典风格的瓷雕,古罗马故事里的陶瓷等等。这些别具匠心的陶瓷设计与所处空间达到和谐统一,魅力十足。

一、“忍”的屈从与谦和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这些社会的枷锁之中,人也不得不屈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规则,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都必须选择忍。如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所言:“物有尽而欲无穷,为了共同生存或者均衡发展,社会文明发展出各种有形无形的规则,针对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方面进行各种意欲的限制。要遵守这些规则,就要不同程度作忍的功夫。”[1]人的欲望和自由总是不自觉地被无限放大,从而必然要与他人或社会的规则相冲突进而产生矛盾,虽然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毫无隐忍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和自由,但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必须屈从于一些限制和规则。例如,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统治下,虽然有很多人不满于某些对人性压抑和扭曲的封建伦理规范,但为求自保与活命,也不得不以忍待之,屈从于这些规范之下,甘愿充当封建统治的顺民。

符合率=明确诊断例数÷该病病例数×100%,总符合率=明确诊断总例数÷总病例数×100%。67例中,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不全流产宫腔残留、完全性葡萄胎、剖腹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子宫内膜息肉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85.7%,总符合率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检查分别为49.3%、73.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屈从之忍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由于外在力量过于强大,而不得不忍,因而暂时屈从于这种外部的力量,这类屈从的忍是暂时的也是被迫的,而一旦条件变化,时机转换,就会转变成反抗与不忍。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意思也就是要忍得一时之气,暂时屈从于外在的压力与胁迫。这类例子在古代乃至今天可谓数不胜数。二是出于自身利益或目的考虑,心甘情愿地屈从。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会坚持委曲求全的为人处世原则,以无限制的忍让妥协和屈从折服换取尽可能的安宁。例如,著名的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也是由于宋江这位大哥的义气,最后忍而屈从于朝廷的招安;清朝末年,对于外敌的入侵,清政府所采取的就是一味忍让和屈从,甚至不惜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换取统治集团的统治利益。

其实,忍除了有柔弱的一面,还有坚毅的一面。许多表面看似柔弱之忍,其背后却是坚毅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从古人对忍的解释也能说明这一点。《说文解字》对“忍”的解释是“能也”,《广雅·释言》认为“忍,耐也”。两者合之则为忍耐之意,忍即是受得住,耐即是经得起,所以忍耐本身就包含一种韧性。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孟子经典语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荀子·儒效》中也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可见,作为能耐之忍,既体现一种自我克制的能力,也包含一种坚毅的人格力量。这种忍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处事的权宜之计,是将坚毅的力量隐藏于柔弱的外表,以便寻求在恰当的时机有更完美的表现。正如诗人杜牧高唱的“包羞忍耻是男儿”。很明显,他所说的“包羞忍耻”绝不是胆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更为坚强的人格品质。其忍辱退让不是由于惧怕和柔弱,而是出于更远大目标与理想的考量,这才无怨无悔地忍受当下的屈辱与磨难。尽管这种忍受形似懦弱,但其底蕴却是明确的人生信念,刚强的人格精神和强大的抗打击能力[2]。还有我们家喻户晓的韩信忍胯下之辱,终封王拜将;勾践卧薪尝胆之忍,而后以三千越甲吞吴;关公忍刮骨之痛,谈笑自如,成世人标榜;蔺相如忍廉颇,避车礼让,千古佳话;玄藏忍万里艰难,终取真经;张骞忍大漠跋涉,不辱使命,青史流芳……这些无不表现出忍的能耐和坚毅。

二、“忍”的柔弱与坚毅

忍,从表面上看,多为柔弱的表现,也正是因为从态势上看处于柔弱一方才要忍或不得不忍,否则就会招致利益的损害甚至性命之危。因此,忍总是发生在弱者身上,即使是强者的忍也常被误视为柔弱无能。俗话说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样逆来顺受的忍,还有影视剧中常见的善良柔弱的正义之士忍受恶人的胯下之辱,等等,都是因为事态双方不处在同一个势力强度上,因而忍常常发生在势弱的一方。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的铁蹄之下,不得不忍辱割地赔款,也正是因为国家处于弱势才不得不忍。所谓“弱国无外交”,就算在当今开明世界,同样有一些弱小的国家不得不忍受某些强国的欺凌。久而久之,忍在某种意义上就被看作是柔弱的代名词了。

从忍的目的来看,与盲目屈从之忍相反的还有谦和之忍。这种忍既非面临强势不得不忍,也非阿谀奉承屈从退让,而是一种理性的处事态度,尤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的是一种礼让与谦和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很多年轻人,血气方刚,很容易因为某些小小的矛盾就大动干戈,认为“人活一口气”,这样不仅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还会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必要的恶果。例如,《忍经》中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意在告诫人们并非是说刚强、好胜不好,而是说做人应当有容忍的心胸和谦和的精神。历史上将这种宽大谦和的精神用于处理家庭关系而被视为典范的大有人在,比较出名有唐代的张公艺,他家九世同居,“唐高宗临幸其家。问本末,书‘忍’字以对。天子流涕,遂赐缣帛”(《元·吴亮忍经》)。对于今天而言,我们在处理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家庭的各种关系的时候,如果能像陆游诗所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内有期颐”“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又能如省心子“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保持一种谦和的容忍精神,便可“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这样的忍不仅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促使其良性发展,甚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忍”的麻木与精进

没有原则和限度的忍,认为凡事都得忍,时刻都要忍,就会导致麻木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忍耐固然不会激化任何的矛盾与冲突,但却是彻底放弃了人的主体性。如果因为忍耐而完全失去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那么忍耐也就成了一种麻木的心理。鲁迅先生也曾经为中国人的麻木呼吁呐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认为“中国的一般趋势,都只在改良之类——‘静’的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3]陈独秀也认为如果面对外辱,国人还是以一种无限忍让的儒礼精神待之,而不敢有半点前进的思想,那么整个民族唯一的一点抵抗力也会从根源上断送了。时至今日,仍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忍耐品质其实是权利意识淡漠的表现。林语堂说:‘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在四川的一些地方,人民已经被提前征收了今后三十年的赋税,但是他们除了私下在家里发出几声别人似能听见又听不见的咒骂外,再无任何有力一些的反抗。’”[4]可见,当忍耐转为麻木并成为一种风气,一种“行为准则”,一种明哲保身的真理时,也就真的可能国将不国,人将不人了。

当然,我们也知道从忍道、忍法和忍度上来看,适度的、合理的、正确的忍耐又是另一种情况,“忍耐不是麻木,沉默不是懦弱”即是此种意思。一种合乎道、法、度的忍,就是包含着自主意志以及一定思想和情感的忍,这种忍乃是一种精进的智慧。如孔子所说的“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忍是为了更大的谋略;“两敌相对,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忍,是以胜耳”(《晋书·宋伺传》),忍是为了最后的胜算。《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也说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种以退为进的兵道之忍更体现了其精进的智慧。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版了《忍字辑略》,其中说:“金入火生光,草入火生烟,苦难一也。此言耐苦犹耐火也。善忍者成如金,炼去心渣益明,不善忍者反是,怒气所薰,无不染也。”又云:“古圣贤豪杰所以立大德而树大业者,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能忍。”[5]其意也即把忍当作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现今,许多商界成功人士也正是借鉴了古人的这些忍的智慧。《忍的智慧》作者侯清恒先生认为,忍让“人可以免受外界袭扰,不夹在矛盾的风浪尖上,不陷入无聊的人事中,有充分的时间了解社会,感受职场,有饱满的精力思考人生,谋划事业”[6],因此,能够忍耐的人,犹如潜龙在渊,静心平气,洞察人生,窥探机遇,不发则已,一发必胜。忍者,不争鸡毛之利,不抢琐屑之功,胸有百万雄兵,方有战略之举。忍在这里不是柔弱之举,也非麻木的心态,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战略胸怀,是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

四 、弃 “忍 ”之糟粕 ,承 “忍 ”之精华

从以上对中国传统忍文化思想的粗浅分析可知,忍有其屈从、退让、柔弱和麻木的消极面,也有其谦和、坚毅、精进的积极面,其性质的划分与判定,可从忍之道、忍之法、忍之度来考察。因此,对忍文化思想之态度,应如对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坚持科学的批判与继承。不因忍之阴暗、颓废的一面而掩盖、遮蔽忍的智慧和积极面,也不因其精进、坚韧和厚德的一面,漠视其负面的、消极的内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国人在现代化文明进程中,因我国饱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之苦难,将中国传统“忍”文化与没落的封建文化混为一谈,视之为屈国丧权之祸根,大加诟病,完全将“忍”所包含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智慧否定掉,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越是在当今社会文明高速发展、利益竞争日益剧烈、全球合作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忍”文化包蕴涵着的谦和、坚毅、精进的精神和智慧愈加显现出必要性和价值性。在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一种坚毅、精进的勇气去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尤其是中国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林立的时代环境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忍辱负重的坚毅民族品格和精神信念。另一方面,对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民族而言,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观念标准的不同,利益的竞争难免会给合作带来一定的摩擦,甚至导致各种矛盾与冲突,“忍”之谦和与包容的精神,则是化解矛盾,平和冲突,达到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精神利器,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乃至提出要构建和谐世界之际,倡导谦让、优容的传统之“忍”,是有利于和谐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有利于构建人际间和国际间信任和融洽的。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弃“忍”之糟粕,承“忍”之精华,我们就能从这种“忍”的文化思想中汲取滋润心灵、启迪智慧和激扬意志的精神和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少明.忍与不忍——儒家德性伦理的一个诠释向度[J].学术月刊,2007,(1):60-65.

[2][3]胡发贵.论中国传统文化之“忍”[J].社会科学战线,2003,(4):20-24.

[4]肖群忠.孝与中国国民性[J].哲学研究,2000,(7):33-41.

[5]东郭逊.忍学大全: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2.

[6]侯清恒.忍的智慧·前言[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78.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725(2019)02-0062-03

作者简介 李次春(1979-),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周 丹 】

标签:;  ;  ;  ;  

中国传统“忍”文化哲学辨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