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假设的现代修正与理论创新--基于劳动条件假设的分析_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假定条件的现代修正及理论创新——基于劳动条件假定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经济学论文,条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科学体系时,其若干假定前提都是通过科学的抽象法,从资本主义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抽理出来的由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性原则组成的。然而,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一现实经济活动抽象出来的具有一定经济规律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现时代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这一理论体系只能说明它在这一假定条件背景下的经济现实状况,而无法说明这一假定条件之外的经济现实状况。

这样,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不能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去庸俗或牵强附会地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应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假定条件入手,遵循其基本原则,使用其基本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重新抽象出新的假定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另一状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框架,以期用此来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变化,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在既定背景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理论创新,而这个既定的背景条件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定前提。经济学的假定前提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臆想,而是对现实经济活动的高度理论抽象。

经济学假定前提条件对于经济理论创新至关重要,它是经济学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经济理论体系是否科学,主要还在于它的出发点(假定前提)是否正确,否则会发生南辕北辙的事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完整的两大理论体系,都具有各自的假定前提条件,而且这些假定条件并不是一个或几个条件,而是一个系列。一个经济理论发展历史越长,创新程度越高,其假定条件就一定越丰富、越系统。

经济学的假定条件一般被放置在经济学方法论范畴内,这是因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高度理论抽象是一种对复杂事物的简单化过程。马克思曾提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①

抽象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用来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理论抽象的方法,也就是应用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大量琐碎的经济现象的细节描述中经过分析演绎、判断推理,提取某种共同的东西,形成经济理论假定条件。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力与西方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力有着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力是建筑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它能够深入到经济事物的本质形态、找出其必然联系;而西方经济学的抽象力则是建筑在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基础之上,它对现实经济活动抽象往往只能够进入其表象形态,找出其表面、部分的联系。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是源于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本质形态的抽象与提炼,因此,它就更具有一般规律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相对比而言,西方经济学的假定条件就更多地表现出外在性、直观性和变化性,其共同性也往往是局部共性。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西方经济学更科学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列宁在构建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科学体系时,其若干假定前提都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要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总趋势,通过科学的抽象,从资本主义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抽理出来的由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性原则组成的。其中,马克思在构建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基石时,对劳动客观条件、劳动主观条件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等经济范畴作出了种种假定:

1.马克思承认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受到劳动客观条件(包含自然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影响,但是,在分析价值决定时却暗含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仅是劳动客观条件变动的结果。

2.虽然马克思看到了劳动密度时间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作用,但是他仍然假定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自然劳动时间。

3.马克思在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分析时,虽然也看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但是在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分析时,仍然假定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是一定的。

在这些假定条件下,马克思构建了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地租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些经典理论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只有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包含剩余价值),死劳动(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转移旧价值。那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物化劳动增加,活劳动减少,从而价值和剩余价值也相对降低的现象,却无法解释现代社会自动化机器设备和机器人的广泛使用,物化劳动大幅度增加,活劳动急剧减少,但是全社会新增加价值和剩余价值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的这种实际形态。

挑战之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之间关系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劳动生产率仅与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相关,而与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使用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而价值总量则不会,所以,商品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在现代社会,马克思这一规律可以解释,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但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却在不断下降的事实,可无法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另一种状态,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了,而且价值总量也在增加。

挑战之三,关于劳动时间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价值量也不变,从而社会劳动时间与价值、剩余价值量成正比。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现代社会工人劳动时间缩短了,工资降低或不变,但相对剩余价值或利润却提高了的情况,可无法解释战后欧美国家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了,但是工资和利润却在同步增加的事实,也没有办法说明超额剩余价值究竟是本企业创造还是外企业转移来的问题。

挑战之四,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关系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总资本构成中不变资本增加,可变资本减少。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科技进步在短期内可以导致失业率提高的现象,却不能说明西方社会在科学技术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失业压力的状况。

挑战之五,关于扩大再生产或经济增长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生产理论逻辑,技术进步会使代表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量增加,而代表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量不变或减少,所以,经济增长会出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生产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提高,而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不变的经济增长状态,而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会同时影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发生的变化。

挑战之六,关于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等量资本所拥有的活劳动就越少,所创造的新价值就越少,剩余价值也越少,剩余价值与资本相比得出的利润率也越低,所以,资本主义利润率不断下降是一个规律,它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这一理论仍然可以解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的原因,但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增长的实际情况。

挑战之七,关于绝对地租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绝对地租是在土地所有权垄断的条件下,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构成。这一理论可以说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构成的绝对地租情况,但现代西方社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高于平均资本构成,这时如果完全用农业以外价值来说明绝对地租的来源,也难以贯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可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实经济活动中关于活劳动与新价值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而非全部状态,也就是说,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只能说明它在一定假定条件背景下的经济现实状况,而无法说明这一假定条件之外的经济现实状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假定条件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

经济理论的使命是用于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活动,如果当一种经济理论只能解释现实经济活动的一种或几种状态,而不能解释其全部状态,就表明这一经济理论所根置的现实经济已经发生变化了。当现实经济变化后,抽象地反映这些发展变化了的经济事物的思想、概念、原则的一些经济学假定条件也就要被修正,这也是经济理论能够不断发展的内在原因。

所以,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应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假定条件入手,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重新抽象出新的假定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来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假定条件的抽象,是基于一百多年前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这一时期的经济现实特征表现为:

1.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劳动的客观条件(包括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带来了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而机器的广泛使用,迅速改变了劳动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依据的典型社会英国是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在基本工业部门,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已经占据明显的优势,成为了工业强国,随之法国也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开始大规模地使用蒸汽机。

2.科技进步对劳动的主观条件要求并不高,这一方面是机器的机械运动把工人劳动变得简单,使体力劳动者、妇女、儿童都可以胜任,对工人脑力劳动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圈地运动又将大批农民圈进了工厂,这些迅速积聚包括农民和妇女儿童的雇佣劳动群体本身受教育程度就比较低,而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这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的主观条件相对客观条件而言变化不大。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动态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即一单位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下一阶段一单位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在差异并不大。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就劳动整体而论,工业革命时期劳动的教育含量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且变化也比较慢;就劳动结构而言,19世纪初期物质生产领域内体力劳动占的比重较大,脑力劳动占的比重相对小;就劳动差异来看,这一时期,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虽然有倍数关系,但差距并不是很大,一个修表匠的劳动也就是几倍于一个砍柴人的劳动。

所以,在这样现实条件下,马克思考察劳动条件时:(1)自然更多地关注劳动客观条件变化,很少关注劳动主观条件变化,以致在他的理论框架暗含着劳动主观条件不变的这一假定前提;(2)自然更多地关注劳动自然时间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很少关注劳动密度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以致在他的理论框架里将劳动时间定义为自然劳动时间;(3)自然更多地关注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析,而很少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以致将他所考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定为确定的。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条件假定的现代修正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自马克思时代以后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多年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同时开发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这不仅带来了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等这些劳动客观条件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对劳动者本身以及劳动时间等这些劳动主观条件以及相关条件具有极大影响,表现为:

1.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科技进步在带来劳动客观条件提升的同时,也要求劳动力改变知识技能,其主要途径就是教育,为此,现代西方社会教育费用在不断提高,一是个人教育费用增加,在美国此项费用已经占据中等家庭收入的10%以上;二是教育社会化程度提高,即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延长教育年限和大量教育、卫生及其他福利费用支出,承担了部分个人教育费用。

2.脑力和智力劳动力比重大大增加。与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发展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已经由体力劳动为主转为以脑力与智力劳动为主,如美国1900年白领工人占17.6%,蓝领工人占35.8%,到1980年前者已提高到52.7%,后者则降到31.1%。智力劳动比重提高更快,1981年,美国电子行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就由经典行业的1:12,提升到1:2。

3.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距扩大。随着新技术革命进程的推进,劳动力之间掌握科学技术和技能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现代工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劳动的复杂程度不仅远远高于19世纪一般脑力劳动复杂程度,就是当代劳动复杂与简单程度的差异也不是几倍的概念,如比尔·盖茨的劳动复杂程度不知要高于普通劳动多少倍。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速度很快。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条件下,劳动技术密度水平提高的速度更是惊人,并开始大规模地由简单向复杂转化,由低级向最高级转化,这就可能出现今天与昨天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但内涵则大大不同的情况。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往往不是体现在外延的变化上,而更多是内涵的变化。如马克思时代工人周工作日是60小时左右,现代则缩短到了40小时左右,但是劳动力价值却并没有下降而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美国工人实际工资从1951年到1970年的二十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日本制造业工人实际工资从1961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增长6.4%。

可见,在现代西方社会经济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仅局限于经典理论框架之内是无法解释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实际,而必须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实际情况,重新抽理出新的假定条件,并在新的假定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期更科学、更实事求是地解释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首先,根据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际,要将劳动的主观条件变化引入马克思劳动条件假定之内。

劳动的主观条件是指劳动的熟练程度、劳动复杂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在劳动力中运用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劳动的客观条件是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自然条件等。劳动生产率“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而科技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渗透到劳动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之中对劳动生产率起作用,这其中劳动的主观因素——劳动者是决定因素,没有劳动者就没有人类劳动,也就不能创造出任何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只不过马克思在界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之间关系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没能将劳动主观条件变化这一背景条件抽象出来,而是将劳动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割裂开来了,以致经典理论体系对当代经济活动的解释力具有一定局限性。

为此,本文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根据现实经济活动的实际,将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作为了一个重要假定条件从现实经济活动中抽象出来,并假定劳动客观条件变化必然会引起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两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可能是不同的),即:

这一假定条件将更符合西方经济发展实际。

其次,将计量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区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自然时间(外延尺度)和劳动密度时间(内涵尺度)。

劳动自然时间是用年、月、日、时、分、秒为单位进行计量的时间,其特点是:(1)是有长度限度的时间,如一天就是24小时,不能无限延长;(2)同一劳动的6小时中每1小时质量都是无差别、均等的;(3)劳动时间的延长是外延性的,主要体现自然劳动时间的增加。

劳动密度时间是倍加的劳动自然时间,表现为相对一定的自然劳动时间,其劳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强度都发生变化,其特点表现为:(1)时间程度是无限的,它可以成千上万倍于劳动自然劳动时间,即:密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t: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α:倍数关系)。(2)同一劳动的不同单位自然劳动时间的劳动密度是不同,即1小时自然劳动时间与另一小时自然劳动时间相比,其密度时间可以是不同的。(3)劳动时间延长是内涵性的,即自然劳动时间不变,主要体现劳动密度的提高。

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受到劳动主观条件变化的限制,只注重横向的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密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而没有注意到纵向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密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以至于其理论只能解释一定时期内静态劳动价值决定问题,而不能解释长期和动态的劳动价值理论问题。为此,本文将根据现实经济变化的情况,从动态角度考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为了分析方便,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为自然和密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假定社会密度劳动时间是倍加的自然劳动时间。

三、另一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框架

在上述新的劳动条件与劳动时间假定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以此为核心构建的理论框架会出现另一种状态: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理论。在上述新的假定条件下,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运动规律就会出现另一种状态,即两者可能会出现正向变动的趋向。即劳动生产率提高,表明劳动者在单位自然时间内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由于劳动时间密度的提高(即劳动复杂化和强化程度提高)也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此,马克思主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可以包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如果劳动生产率变动是由劳动的客观条件变动而引起的,劳动的主观劳动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是反向变动关系,即:

(2)如果劳动生产率变动是由劳动的主观条件变动引起的,劳动客观条件没有变动,那么,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动是正方向变动。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外延增加或减少);另一种情况是自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但是,密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即在同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劳动复杂程度和强度提高,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即:

(3)如果劳动生产率变动是由劳动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共同变动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动方向不确定,也可能是正方向变动也可能是反方向变动。

一般而言,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商品价值总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是因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劳动生产率提高或多或少都会伴随着劳动的复杂化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所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趋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量变动规律的另一种状态,即:

2.剩余价值理论。在上述新的假定条件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也会出现另一种状态。即:

(1)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自然劳动时间不变,甚至缩短,如果劳动密度时间提高了,绝对剩余价值量仍然会增加。即:

(m[,A]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在自然劳动时间长度已定的工作日里,如果劳动密度时间提高了,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之间存在共同增长趋势的状态,即:(m[,B]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如果两者仍然存在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关系,则是因为生产劳动力价值与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密度时间重新分割了。

(3)如果超额剩余价值生产不是自然劳动时间减少,而是劳动密度时间提高的结果,那么,超额剩余价值就是本企业工人生产的,而不是外企业转移过来的。即::超额剩余价值,àl: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上述新的假定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积累理论也会出现另一种状态,即资本有机构成就要区分为资本绝对有机构成和资本相对有机构成。

资本绝对有机构成是指在劳动客观条件、自然劳动时间发生变化,而劳动主观条件没有变化,密度劳动时间也没有变化条件下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即:

因此,资本绝对有机构成提高,表现为,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变资本减少和不变资本增加的资本结构状态。

资本相对有机构成的变化是指劳动主观条件、密度劳动时间与劳动客观条件、自然劳动时间一起发生变化后的资本有机构成。主要表现为,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可能没有发生变化,但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上一个时期却是提高了。即:

(这里的可变资本实际是密度可变资本,即:,它这部分资本表明转化的活劳动密度增加了。)

这样的结果则是: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一定会减少就业率,反而会保持或提高就业率(变化比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这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c与υ一起发生变化的结果,而不是c单独发生变化的结果。

4.扩大再生产理论。在上述新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也会出现另一种状态。

如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中,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在剩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年生产结果是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即:

其中第一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增长速度快于整个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即:

从而得出,生产资料的更快增长是在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

可见,这里的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绝对有机构成,如果我们假定这里的资本有机构成是资本相对有机构成,其结果就可能是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会相对上一个时期同步增长,因为,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上一个时期提高了,即:,以致经济增长了,即,但是由于资本绝对有机构成可能并没有变,所以,生产资料不一定会优先增长。

5.平均利润理论。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如果资本相对有机构成没有变化,只是资本绝对有机构成变化了,资本会流向资本绝对有机构成低、且剩余价值率或利润率高的部门,在市场供求变动的调整下,形成平均利润。如果资本绝对有机构成没有变,只是相对有机构成变化了,资本则会流向资本相对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因为,资本相对有机构成提高后的这个部门的劳动主观条件和劳动密度时间都提高了,会生产出更多剩余价值或利润来。如果资本绝对和相对有机构成都发生变化,情况就不确定了。

资本相对有机构成提高后,生产价格与价值并不一定会出现较大的背离,而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平均利润率也不必然出现下降趋势,会出现利润量与平均利润率同步增长趋势。

6.绝对地租理论。在现代社会绝对地租实际就是一种生产成本,也就是使用土地的费用,就这一点上它与其他成本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绝对地租的价值补偿与一般成本不同,它是通过对绝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扣除来补偿的。以农业为例,马克思认为农业的绝对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后获得。那么,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或等于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就只能来源于垄断利润。在上述新的背景条件下,绝对地租理论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不论资本绝对有机构成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是农业资本相对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值,那么,绝对地租仍然来源于农业超额剩余价值,即:。因为,这表明农业劳动的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劳动强度都高于社会平均值,农业工人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四、另一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代价值

在新的假定条件下构建的另一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可以解释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

第一,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的规律可以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国民生产总值也在增长的实际。因为,我认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剔除了币值变动因素和非价值表现的价格之后,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其基础仍是价值。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劳动生产率变化是由劳动客观条件引起,而劳动主观条件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劳动生产率变化只会引起社会财富的变化,而价值总量不变,单位价值量减少。如果在一定时期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由劳动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劳动生产率变化后就会带来社会财富总量和价值总量共同变动,当然,它们变动的幅度可能不一致。

第二,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价值同步增长理论,可以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在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过程的背景下,大量物化劳动代替了活劳动后,生产和新创造的价值却在增加的事实,可以解释战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人劳动时间缩短后,工资和利润同步增长这一普遍情况。这是因为,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社会自然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变化,但是,密度必要劳动时间却是增加了,也就是活劳动密度增加了,因此,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量自然会增加。不仅如此,就是劳动自然时间缩短了,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分配比例不变,由于劳动密度时间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也都可以同步增长。

第三,资本绝对有机构成与相对有机构成区分的理论,可以解释科技进步也可以提高就业率的事实,同时也证明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局限性,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可以同时体现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与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上面。这是因为,相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不变资本增加,也意味可变资本增加,这时如果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提高幅度基本一致,就业率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可变资本的提高的幅度高于不变资本还会提高就业率。

第四,平均利润率提高与利润量同步增长规律可以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利润率与利润量都在不断提高的情况,如美国采矿业及原油业1961-1970年的利润率为12.3%,1970-1980年利润率却提高了17%。这是因为,在劳动主观条件变化的假定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由于劳动密度的增强(密度劳动时间提高),在单位自然劳动时间里,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同方向增长的,那么,在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利润量以及平均利润率不仅会增进,而且将增加得更快。

第五,资本相对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比资本相对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可以创造出更多价值的理论,可以科学地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后,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因为,农业资本相对有机构成高表明农业劳动的密度程度提高了,在同样劳动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超额剩余价值,但由于农业土地所有权垄断的限制,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转移出去而是留在了本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由此可见,在新的假定条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及相关理论体系可以解释西方社会在新的现实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然,这也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另一状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来状态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仍然可以解释满足其假定条件的一切问题和情况。这一状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和原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框架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自19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过,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未来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变化,其假定条件还会被不断修正,其理论框架也还会出现另一种或几种状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本条件。

注释: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经济假设的现代修正与理论创新--基于劳动条件假设的分析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