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为满足现代大众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外在体现。构建地下建筑的趋势呈现出不断加深的局面,许多发达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下五层甚至六层的情况,因此,对于建筑基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进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性就逐渐的凸显出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求
首先,运用的技术必须要先进,且结构简单,应具有良好、可靠的负载性能,保证基坑的维护体系拥有良好的挡土功能,能够保持基坑的四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要确保基坑相邻的地下建筑、建筑以及地下管道等不会因为基坑的开挖而受到变形、坍塌以及沉陷等的影响与损害,保证建筑物以及道路、管道的安全;再次,利用降水、排水等相关的手段与措施,确保基础的施工工作在地下水位之上进行;最后,在经济方面要做到节约合理,做好环境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2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地上5层、地下2层,基坑原开挖深度8m。场地内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回填时间1年左右,填土最深达10m左右)、粉质黏土、卵石土、泥岩。基坑东南角土层为淤泥质土,土类比较复杂,岩土工程力学特性如表1所示。
2.3方案加固
2.3.1加固原因
由于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基坑加深,导致边坡不稳定,不得不采取加固手段对已支护部分进行加固处理。
(1)基坑加深基坑已开挖且按原支护方案支护过半,设计变更,基坑加深2.5m,基坑深度由8m变为10.5m。(2)开挖坡比不够基坑开挖没有严格按设计图,导致基坑开挖时坡比不够。边坡设计坡比与开挖坡比分别为:东、南侧由原1:1.5改为1:0.75;西侧则由原1:1改为1:0.5。(3)北侧基坑侧壁渗水基坑北侧为填土最后区域,厚度达10m左右,此侧从基坑开挖开始就不断向外渗水。
由于以上原因,在基坑侧壁坡面和坡顶出现贯通裂缝,裂缝最大达到2cm,并且裂缝宽度在不断增大,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提出了两种处理方案。
2.3.2加固处理措施
(1)锚索加固
由于基坑支护已经完成,在不破坏现有支护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加固处理,在最严重的北侧基坑侧壁在开裂区域加格子梁+锚索加固处理,避免基坑侧壁突然垮塌,如图2所示。此方案为在原设计图纸上的加固,此方案安全、施工工艺简单。
(2)削坡卸载
现场具有条件开挖,经过经济考虑,将一级边坡开挖,采取卸载处理,同时将边坡坡比减小,从而减小基坑侧壁土压力,增大安全储备,从而得到安全目的,确保工程安全,如图3所示。
3结语
1)基坑支护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土层、不同区段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2)放坡支护边坡在基坑边坡支护上首先要确保的基坑侧壁稳定,只有在稳定的情况下支护才能有效。放坡+土钉支护土钉注浆后与土体形成有效整体,对土体形成了被动支护,确保了基坑安全。3)施工是动态的,因为施工的动态造成了设计的动态,设计必须及时进行调整。4)深基坑通过监控手段来诊断基坑安全性,对基坑的稳定走向趋势进行判断,预防基坑突然垮塌,危及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凤丽.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J].河北煤炭,2014(2):34-38.
[2]张俊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论文作者:宋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基坑论文; 侧壁论文; 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方案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