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市高青县人民医院 256300;2山东省省立医院东院区 250000
母乳喂养是产科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产妇母乳喂养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出生后最初几天的喂养。由此可见,早期母乳喂养是纯母乳喂养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352例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辅以相应的技术指导,使早期母乳喂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20014年6月—20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初产妇312例。其中,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4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01例,初中183例,高中以上68例;住院天数4-7,平均6天;阴道分娩264例,剖宫产88例。
2.方法 2.1 产前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系统培训。
2.2产后因时因事进行随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技术指导。
3.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母乳喂养对婴儿身心健康以及建立母婴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①母乳清洁卫生,营养均衡,营养素全面,易消化吸收。而且含有重要的免疫物质,增强婴儿抵抗力。母乳温度适宜,喂养时婴儿感到温馨和安全,有利于婴儿心理和智能的发育。因此增进了母婴感情。母乳喂养是最经济和最方便的喂养方式,省时省力。④母乳喂养能够加快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
3.2促进产妇良好的泌乳,应该做到:①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保持膳食合理平衡,应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早开奶,勤吮吸,按需哺乳。④生活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
3.3 正确的含接及母乳喂养姿势
①正确的含接姿势:一般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此时乳房内的乳量虽少,但通过新生儿吸吮动作可刺激泌乳。张开嘴,嘴唇凸起,吸入奶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时面颊鼓起有节奏地吮吸和吞咽。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母亲的胸部贴着婴儿的胸部,腹部贴着腹部,乳房部与宝宝的脸部相贴。出生后24小时内约喂8-12次,第二、第三天可2-4小时哺乳一次,两侧乳房交替哺乳[1]。
3.4 正确的挤奶姿势
当母婴分离或奶胀影响婴儿含接时则需要挤奶。正确的挤奶手法是应该让大拇指放在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其余四指在对侧向内挤压。手指固定在皮肤上,不能上下移动。挤压—松弛,重复数分钟。沿乳头一次挤压所有乳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产前健康教育培训
孕妇一旦住院,孕妇及家属就由专职护士安排培训。按照健康教育的内容逐一讲解。利用图片、宣传手册讲解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操作技巧。对比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差异和优越性,建立母乳喂养好于人工喂养的科学观念。强调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良好的泌乳状态。示范母乳喂养的操作技巧,充分树立起母乳喂养的信心。特别强调早开奶,是建立母乳喂养的重要环节。重点指出出院后必须按需哺乳,纯母乳喂养必须满足4-6月。
5.产后健康教育的随机宣教和技术指导
5.1 早开奶:自然分娩在产房即实施开奶。剖腹产,当产妇回病房后即指导开奶。护士清洁双手合产妇乳头,轻柔按摩乳房数分钟,置产妇于舒服体位,指导并协助新生儿正确含接和吸吮。
5.2.产妇、家属以及亲朋好友共享健康教育。亲朋好友对产妇的影响不容忽视。他们认为产后三天再开奶,黄色初乳要挤掉。这直接影响产妇早开奶。为了使婴儿安静不哭闹,有些家属给婴儿使用奶瓶,使母乳喂养有失败的危险。我们及时发现这些问题,让产妇家属和亲朋好友一起听健康教育指导,摒弃错误观念,树立母乳喂养的科学观念,自觉遵守母乳喂养的相关规定,相互关照、督促,营造一个健康的母乳喂养氛围。住院时用过奶瓶、奶嘴易形成乳头错觉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危险因素。为此,我们提出“婴儿失败体验”概念。婴儿因饥饿哭闹时只给母乳含接,且反复多次,直至吮吸母乳为止。此后母乳喂养成功,这种潜意识失败体验,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心理发展。
5.3.因知识水平、生活习惯不同采取不同技巧。文化水平较高的产妇,她们已阅读过相关的书籍。培训时的接受能力很强。这类产妇应重点给予技术的指导。如哺乳姿势不正确,及时予以纠正,奶胀时及时指导挤奶的方法。文化层次低的产妇,她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继承了世俗的生活习惯,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培训时接受能力差。这样类型的产妇必须多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使她们认识科学,相信科学。沟通时使用方言交流,鼓励周围的具有健康行为的人对产妇施加影响。特别是邀请哺乳成功的产妇向她们介绍经验,增强她们哺乳的信心。
5.4将随机宣教和技术指导纳入考核范围。我们把母乳喂养知识的内容分散到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中,并纳入考核范围,这样调动了全体护士的积极性,护士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作出及时正确和全面的解答,使孕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有信任感,有利于积极配合和促进母乳喂养。
5.5.出院指导不容忽视。产妇经过几天住院期间成功的母乳喂养指导,基本掌握了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出院后由于脱离了爱婴医院浓郁的母乳喂养氛围,缺乏医护人员的帮助,同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干扰,往往使产妇遇到困难时无所适从,所以出院指导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回访制度,即母婴复诊告知和电话询问制度。同样强调产妇和家属相互支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经过我们的努力,312例产妇纯母乳喂养全部在5个月以上。通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初产妇主动接受了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金凤伟,金凤艳.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0,29(12):5156-5157.
论文作者:李敬秀 董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产妇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初产妇论文; 婴儿论文; 家属论文; 正确论文; 护士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