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湾镇葛埫小学,730600)
摘要:农村地区受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影响,在教育方面与城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成效受到影响。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实施,针对农村教学方面也开展了大量探索,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随后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新要求,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也积极响应政策变化,在教学环境、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有序提升教学成效。但是总体上看,农村小学受到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影响,教学资源与城镇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小学数学作为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效率直接影响教学成效,加强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策探究,对促进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生活实际充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实践创新水平。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实用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教学活动方法探究性不足,教学模式比较固化
新课标提出想要提高数学学习活动成效,需要注重探索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模式,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些新的教学活动形式的本质缺乏深入的了解,片面地曲解教学方法的意义,盲目引入一些和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形式,甚至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面否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现有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教师还是依然习惯于延续传统的机械讲解的教学模式,提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教学,但是没有根据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没有做到灵活应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3.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而开展相应的活动,没有从本质上进行资源开发,虽然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但是在实际开展活动中害怕学生听不懂,造成反复强调相关的知识,教学活动整体时间安排打乱,教学时间、讨论时间和自学巩固时间等没有做到有效分配,导致教学资源浪费,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4.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教学反馈评价模式比较单一
一方面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变,没有真正将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参与过多的教学活动,没有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开展知识测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学生合作意识较差,自我评估不够客观,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持续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迅速地开展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了解现代数学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意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尽量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利于学生开展思索,教学内容既要注重结果,又要强调课程,应注重层次化、多样化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想要持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探索:
1.转变教学理念,并加强实践探索应用
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对小学数学理论体系的学习认知水平,同时要注重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总结教学经验,大胆创新探索,从而形成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反复实践应用来不断总结,更好地巩固教学基础,促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从兴趣入手,正确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旧知识,设计更多的动手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增进理解和应用能力。要善于应用农村资源,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动态和灵活。农村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就地取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相应的实物模型,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互动成效
教师在总结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应的优势的基础上,可以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技术,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习的代入感,更好地激发学习潜能。比如目前比较适用的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技术、辩论赛、小组合作讨论、案例故事等,教师在提前备课阶段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针对性进行设计,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更加有利于学生讨论互动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情境,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4.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关联教学,引导学生多表现自己
一方面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在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都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认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提高数学学习潜能。
5.多元化开展教学评价
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教学过程,将学生日常表现等全面纳入到考核评价中,做好总结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向他人学习,不断努力,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从而不断拓宽思维,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三、总结
总之,在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时想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立足实际,结合农村具体情况和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实践创新,才能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尹秀丽.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
[2]邵奎芳.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热情[J],吉林教育,2017(11)
[3]郑欢欢.关于提高农村学校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5(08)
[4]闫少驷.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
论文作者:黑生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效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