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产品一乡一业”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的现实出路_农民论文

“一村一产品一乡一业”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的现实出路_农民论文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的现实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一品论文,出路论文,一村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场经验交流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落实省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决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介绍和交流的以阿城市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经验,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实现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乡镇企业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乡镇企业的地区来说,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乡镇企业是一条现实的出路。

一、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一村一乡或更大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按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要求来组织发展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以迅速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增加农民收入,这既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坚实基础,也是其有效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现阶段农产品供给已结束了长期短缺,出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局面,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必须面向市场,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但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主体分散、信息不灵、实力脆弱,开拓市场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与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容易发生农产品积压卖难问题。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生产更多更好的市场适销对路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生产和加工业、运销业的发展更广泛地与大市场对接,这就为分散的农民开拓市场、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二是有利于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由于农业的发展已由受资源的单一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因而农产品增产不一定能带来收入的增加,长此下去,必然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使农民在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利益。在这方面的典型很多,阿城市亚沟镇下苇屯发展的豆包加工、海伦市乐业乡发展的粉条加工、双城市五家镇的糖化饲料加工等都给农民明显增加了收入,带来了实惠。三是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据测算,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1382万人,其中从业人员仅950 万人,富余劳动力达430多万人,占1/3。而且随着发展, 农业从业人员中还将有一部分人逐步分离出来。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城镇下岗职工将不断增多,仅去年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达55万人。怎样使产业开发与劳动力的就业更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个现实问题。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乡镇企业,由于产业链延长、产业规模扩大和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大拓宽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空间和领域。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各业发展,活跃和发展整个农村经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一种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在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过程中,带动了相关各业协调发展。如肇东市宋站镇,就是通过养奶牛上加工,带动了肉食冷冻加工、制革、服装鞋帽、饲料、运输、饮食服务等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乳制品为龙头的“牛经济”。现在,全镇各业兴旺,奶、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 牛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8家,年创产值1.85亿元,上缴税金255万元,占乡镇企业缴税额的71.3%,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五位,已经形成了较高层次和规模的“一乡一业”。五是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改变了过去农村传统的单纯以种植业为主和“大一统、大路货”的生产结构和模式,使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为重点,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大“龙头”培育力度,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中的带动作用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一种产业化经营,其发展的关键是要有“龙头”的带动。“龙头”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其实力的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和成效。目前,尽管全省也涌现出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但总体上的“少、小、弱”的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加大培育和发展的力度。一是发展壮大加工型龙头,发挥其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要按照“大(规模大)、高(科技含量高)、外(外向型)、活(有活力)、多(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育壮大加工型龙头。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不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着眼于覆盖面大、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项目;在产业结构上,要突出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我省农产品附加值;在产品结构上,要把名特优新产品作为重点,科技含量要高,规模要适度,产品要有特色和优势;在组织形式上,按照“谁有本领谁牵头”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特别是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办龙头企业,鼓励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办龙头企业;在利益联结上,引导企业通过预付定金、贷款贴息、发放生产扶持金、赊销种苗和饲料、提供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和联营、返利、股份分红等多种形式,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培育市场型龙头,发挥其导向、辐射、带动作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是紧密相连的,其发展成效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和实现。因而,培育市场型龙头对带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作用最为直接和有效。在培育市场型龙头过程中,要把培育市场和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有形市场拉动无形市场,以无形市场促进有形市场的形成。要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分布合理的经营网络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三是积极发展经贸型龙头,发挥其导向、销售、服务的带动作用。在培植“龙头”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加工型、市场型龙头的培育,也要重视经贸型龙头的培育,因为经贸型龙头要适于广大农民的参与,与千家万户联结的更为紧密和直接。从我省实际看,要突出发展“公司+农户”的组织经营形式,发展各种形式的购销组织,特别是公司制的购销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供购销服务,发挥销售龙头作用。要鼓励信息、技术等服务型组织的发展,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快村级公司化管理的步伐,增强村级组织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服务能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尽管目前全省各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长远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优势,最终要靠质量、品牌、规模和科技含量。一是加工型企业首先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加工龙头企业要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以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作为加工型龙头企业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要通过推进资产重组,促进龙头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具备条件的,要依托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组建企业集团,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和带动能力。不具备条件的,可组建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协调组织生产和营销,逐步走向联合,以解决规模偏小、能力分散、竞争无序的问题。要集中资金重点改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提高其科技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排头兵。要积极扶持各级各类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引导其加强管理,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特别是在设备、卫生、环境、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各地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把分散、零星的生产组织成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商品批量、加工批量、销售批量,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带动农民实行定向种养,形成专业化基地;要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档次,提高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单位产出率;要加强农科教各方面的协调,合力开展科研攻关,加快农技推广应用,推进种养业向现代化迈进;要突出特色,抓好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形成质量优势、品牌优势、特色优势;要加强用于农业的有关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引导各种专项资金对专业化基地生产给予扶持;要加强规划、组织和管理,提高生产基地的管理水平。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市场占有优势。名牌是实力的象征,名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经济扩张的资本,是对未来发展的基本投资。现在,不仅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我国企业也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没有名牌,很难占领市场。乡镇企业要增强品牌意识,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过程中,注重品牌的开发、培育和保护。不仅龙头企业要培育名牌,就是生产基地和农户也要培育名牌。通过名牌的培育和创建,带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名牌的开发和培育上,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积极开发、培育自己的名牌,另一方面通过联营合作等方式,向名牌靠拢,走“借船出海”的路子。

四、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健康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符合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全省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阿城市为代表的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乡镇企业的经验,值得全省各地借鉴推广。由于我省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除了大中城市郊区、交通沿线和小城镇的乡镇企业较发达,具备了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条件以外,对乡镇企业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乡镇企业的地区来说,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乡镇企业是一条现实的出路。一是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把它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摆上日程,加强规划和指导,并在工作考核导向上,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乡镇企业的内容。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当前发展乡镇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现实措施来抓,真正抓出成效。各地要从本地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挖掘、培养、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诸多部门。因此,必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信息、流通、技术、生产资料、运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既要发展有偿服务的组织,也要发展无偿、低偿服务的组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重点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对重点龙头企业在资金、税收、工商、用电、用地等方面要给予扶持,要进一步落实好省政府出台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各市、县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发展的“小气候”,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生产基地的发展也要给予扶持,在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流转机制,鼓励农业资源向能人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形成。四是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组织,形成一体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做好产、加、销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重点研究解决“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一村一产品一乡一业”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的现实出路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