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与创新论文_彭自强,苏生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与创新论文_彭自强,苏生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摘要:供电企业经营效益与线损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尤其是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较差,优质用户相对匮乏,低压用户分布零散,电网线路绵延曲折,线损率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实时反映供电企业投资成效及专业化管理基础。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已势在必行,基于此,适度创新线损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供电企业 线损管理 全量分区 台区经理制

一、基于综合计划,创新线损管理概念

1.以综合计划为抓手,凸显线损指标重要性

综合计划是对供电企业核心资源和需求进行综合平衡、统筹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统领全局的年度经营发展目标,是全面落实供电企业战略和规划的系统实施方案,是促进供电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线损率指标作为综合计划管控的主要经营指标之一,是发展投入、供电服务等指标管理成效的集成展现,从一定程度能够反映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和供电企业经营工作基础管理的扎实度,同时体验了综合计划范畴内所有指标的均衡度。

2.以线损“四分”管理为根本,重塑线损“分区”概念

目前供电企业基于《国网公司线损管理办法》,开展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管理,但由于供电企业地域差异大、人员配置不均衡、电网发展水平有落差等因素制约,供电企业内部仍未穿透建立起延伸至业务末端的线损“四分”管理流程或可操作性强的线损管理模式[1]。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将线损“四分”管理进行拆解,在一定程度上更便于把线损管理职责横向分解,即针对“分区”线损管理,在综合计划框架中,增加线损电量指标,实现“量”与“率”齐管,同时设置主网综合线损指标,推行市县两级“全量分区”。“量”更多的体现售电量变化和抄表例日变更引起的线损电量变化,线损波动量化分析更为直观;“率”可以更真实的反映供电企业或供电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综合水平,线损波动量化分析更为客观;主网综合线损的纳入,可以对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层层“切块”,便于供电企业内部横向对比,逻辑上也更加清晰,也有助于供电企业决策层直观了解各营业区电网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3.以线损“分区”管理为基础,构建管理层面大网格模式

在供电企业将“分区”概念厘清之后,再进行“分压”线损管理解读,首先是在供电企业内部明确专业部门管理职责,即调控专业负责35千伏及以上分压线损管理,运检专业负责10千伏分压线损管理,营销专业负责0.4千伏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这样一来,既根据职责涵盖了分元件,也根据电压等级明确了分台区,“四分”线损管理至此便清晰分解到了专业部门,也延伸分解到了下级单位,至此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型“大网格化”线损管理模式。

二、基于“末端融合”,打造“全能型”乡镇供电所

一直以来,低压线损管理才是体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尺,而供电所作为线损管理的末端职能主体,对线损管理水平起到根本性作用。因此按照“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原则,针对乡镇供电所及供电区域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行政区划、销售电量、服务半径、客户规模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乡镇供电所布局和设置,形成“1+n”(中心供电所+供电服务站)供电服务网络,对线损管理水平提升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全面拓展乡镇供电所业务范围

在具备条件的乡镇供电所逐步开展电能替代、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服务、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的运维和代维等新型业务,加快“互联网+”及电子渠道推广,全面实现各项业务“一站式”服务。加大营销业务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生产PMS2.0和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应用力度,为夯实营销基础管理、加强线损管理和提升配抢业务响应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2.强化乡镇供电所支撑能力建设。发挥好乡镇供电所基础单元功能,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主动参与农配网规划建设,做实乡镇供电所对农村配网规划的支撑作用。积极培育“零投诉”、“零欠费”供电所,创建星级供电所,提高属地化业务办理水平和现场综合服务能力。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全面处理辖区内所有服务业务及协调任务,着力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

3.做好乡镇供电所基础资料精简工作。以营销业务、生产PMS、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信息系统等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减轻乡镇供电所负担,逐步实现专业类资料自动生成、资料存档电子化、资料编制“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各专业部门要统一建立和优化乡镇供电所资料目录,规范资料格式和填写内容,保留资料范围等。记录资料要做到与工作开展同步进行,杜绝事后补编记录或虚假记录的现象发生,体现工作过程管理和流程管控。

三、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台区经理制”

在“三集五大”体系后,乡镇供电所人员短缺、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为使线损管理概念充斥各层级人员内心,改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固有管理模式,在线损管理末端,形成大网格嵌套小网格的管理模式,责任到人,建立人员梯队,配合营销、运检专业业务推行“台区经理制”[2],全面搭建网格化线损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1.在乡镇供电所推行集农村低压配电运维、设备管理、台区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台区经理制”,以“人员最精化、效率最大化、服务最优化”为原则,实施“供电所、乡镇/线路、村组/台区”三级网格层级考核和负责制,其中三级网格负责人(村组/台区)即为本网格区域台区经理。

2.乡镇供电所网格划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充分考虑村组、台区地域环境、线路设备状况、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以线路或就近连片组合的若干个台区为管理对象,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区域,着力构建“所长全面负责、二级网格包线、三级网格(台区经理)包片”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到位的管理体系。

3.台区经理制的责任主体是台区经理,台区经理由具备营销服务、低压电网生产等专业能力的供电所员工担任,以方便客户、提升服务、促进安全、降低线损、提质增效为目的,充分考虑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以竞聘上岗、分片包干、业绩考核为主要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台区经理,全面负责台区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线路运维、营销服务、经营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等工作。

四、利用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促使线损管理基础夯实

受传统抄表手段制约,引起月度线损率波动,高损点无法准确甄别,窃电、跑冒滴漏等管理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供电企业已着手开展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以达到“全源头采集、全自动生成、全过程记录、全方位监督”的全覆盖全采集目标,实现线损率自动计算的目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使原有的线损管理单一手段多元化,为检查基础管理工作提供了工具,通过同期线损系统指标结果,倒逼专业管理基础夯实,促使营配调真正融合贯通。

2017年,10千伏公网和分台区同期线损建设深入开展,供电企业基础管理问题彻底暴露,针对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发现问题,一是坚持周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出现问题,做到早部署、早动手;二是组织集中办公,借助营销、运检等专业系统后台厂家力量,全面剖析营配调源端数据,专业间协同联动,流水线式作业整改发现问题;三是建立末位汇报制,结合职责分工,对专业部门负责指标排在后三位的,每期任务末书面汇报领导;四是巩固同期线损系统建设成果,深化系统功能模块应用,逐步推动系统实用化,为线损精准管控激励提供数据支撑,为10千伏及以下线损治理做好辅助。

参考文献

[1]祝小丽.线损四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未来规划[J].科技与创新,2016(23):49-50

[2]l梁波,高宁.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定位之思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5):82-83

论文作者:彭自强,苏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与创新论文_彭自强,苏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