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合作学习方式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特征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所在,举例说明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强调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支招。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教学 有效运用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成效的理念与形式。合作学习必须是经悉心考虑与组织并有一定结构的学生集体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习动力与责任感,他们与其他成员互动,达到自己与他人共同提高的目的。
外语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的特点:
1.外语合作学习是在教学阶段经设计、有组织、有目的并按一定的社会与学校准则而进行的集体学习活动,它不是一个教学体系。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外语课堂教学都必须时时、处处开展合作学习;另一方面,几个学生临时聚在一起做作业或者随便交谈,除非是教学计划中合作学习的一部分,否则不能算是合作学习。
2.参加合作学习的成员有着积极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每个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贡献的大小与分工不同,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式的关系,各成员在相互支持与配合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发扬团队精神并提高自己与他人的外语水平。
3.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尽管每个人的收获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在学习中踊跃发言,尽力而为,只有部分人参与而其他人袖手旁观的学习活动不能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4.合作学习是集体活动,个人必须关注他人的学习。在合作中,主动吸取他人所长,弥补自己之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其他成员发挥潜力,提高学习水平,同时提高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他们一改过去仅听老师讲解的被动状态,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合作学习扩大了英语信息资源。过去老师是他们吸取知识唯一的来源,如今在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中,他们还从课外阅读资料与网上信息中以及其他同学提供的教学资源中获取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心理因素来看,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英语时,往往情绪比较放松,产生语言错误的压力也较小,与同学之间的探讨交流更顺畅。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与人交往的极好机会。特别是在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教育既生动又具体,比较容易被他们接受。
三、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1.进行“conversation”语言巩固练习时。在教师呈现对话内容后,若让每个学生在全班表演,课堂教学的45分钟就会明显不足,这时适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将“conversation”中的角色拆分,再按情节组合,让学生分角色合作进行展示,这样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有机会开口,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discuss”和“debate”活动时。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在于语言的应用,并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系列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的内容常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3.在复习课中。当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又缺乏完整的认识,如果紧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因此,在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英语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势更加有效。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即上课前明确学习内容与合作目标。
2.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明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各自的角色和任务。
3.向学生讲述合作任务、目标、结构与学习活动内容,准备好教学材料。
4.监控与干预。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行为,防止偏离教学目标,对任务与合作提供协助、指导。
5.评价。合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评估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数量,评估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运作。这样使得合作学习有始有终,对改进合作学习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左焕琪 《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
[2]王英民 《精彩课堂实施对话》.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陈旭远 黄薇 江华 《初中英语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
论文作者:程娟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成员论文; 语言论文; 过程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