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岛咖啡的杭沪之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战论文,上岛咖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场历时两年的官司,终于在不久前有了定论。著名的咖啡商标--"上岛(及图)"因侵犯他人著作权,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这意味着沸沸扬扬的上岛咖啡"商标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随即浮现:当事双方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与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下一步还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全国近800家上岛咖啡连锁店今后的命运又将如何?这些问题一时间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因为目前的上岛咖啡,在开店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星巴克、真锅等咖啡连锁商新开店数的总和,占据了大陆咖啡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以每家加盟商平均250万元人民币的开店成本计算,这一事件影响的将是1.75亿元人民币投资,涉及营业额数亿元人民币、利润数千万元人民币的生意。
一波多折的商标之争
7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标评审委员会)因商标行政纠纷,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一案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一中行初字第688号行政判决,维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评字(2004)第3115号《关于第1207183号'上岛(及图)'商标争议裁决书》。"而商标评审委员会去年7月2日作出的这份裁决书,以侵犯他人著作权为由,撤销了上海上岛所拥有的咖啡商标--"上岛(及图)"。
这场历时两年的"商标之争"真可谓是一波多折,而涉及其中的各方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在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三方上诉人中,包括了商标评审委员会、陈文敏、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被诉人只有一方--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游昌盛。而其中的两个关键人物陈文敏和游昌盛这两个台湾人,曾在7年前和另外6位股东成立了海南上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上岛咖啡引入内地。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书显示,2003年4月,季红波(浙江省富阳市人)向杭州市工商局举报,陈文敏以杭州上岛公司名义骗其签订许可使用杭州上岛公司享有专用权的"上岛(及图)"商标合同。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予以立案审查。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文敏和杭州上岛,于2003年4月22日就"上岛(及图)"商标注册行为侵犯陈文敏的著作权和杭州上岛公司对"上岛(及图)"作品的使用权为由,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上岛(及图)"商标注册的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法受理。
2003年7月31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处罚决定,认定杭州上岛未经"上岛(及图)"商标专用权人上海上岛公司授权许可生产销售咖啡产品,责令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及包装、罚款10万元。
同年9月,陈文敏和杭州上岛又向上海市二中院起诉上海上岛侵犯陈文敏对"上岛(及图)"商标的著作权。2004年2月24日,二中院判决上海上岛为该商标的合法持有人,不支持陈文敏的诉讼请求。
杭州上岛似已处在下风,但2004年7月2日的一纸判决,一切改变了。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认为:陈文敏在先创用的"上岛(及图)"标识的图案设计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应当视为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宣布撤销"上岛(及图)"商标。
上海上岛公司对该裁决结果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04年7月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上海上岛胜诉。
此后,商标评审委员会、杭州上岛公司和陈文敏均不服一审判决,分别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谈到对"上岛商标之争"几次裁决出现不同判决结果的原因时,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的孙晓青律师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著作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时,上海市二中院依据民事诉讼的原则,自然会支持已经注册的商标,当然会判决陈文敏和杭州上岛败诉,而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据的是'上岛'在大陆注册时,并未得到著作权拥有人陈文敏的授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了撤销'上岛'商标的裁决,而北京市一中院的判决则认为,既然陈文敏对'上岛'商标的一系列转让过程知情,那么,可以由此推断,他也对该商标的注册情况知情,因此撤销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决。"那么为什么高院又最终支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决呢?孙晓青说:"高院的判决理由是,陈文敏对'上岛'商标转让过程的知情,并不能说明他对该商标注册情况的知情,最主要的是没有证据显示,该商标的注册得到了陈文敏的授权。"
孙晓青还介绍:"其实,这个案子最核心的部分在于,陈文敏和杭州上岛要告的并不是通过正常转让得到'上岛(及图)'商标的上海上岛公司,而是最初在大陆注册该商标的天津广泰公司,现在没有证据显示,天津广泰在注册该商标时,得到著作权拥有人陈文敏的授权。"
怎么又出现了一个天津广泰,这还得从"上岛(及图)"商标的渊源说起。
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确认陈文敏为"上岛(及图)"标识的著作权拥有人,各方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这一点也已经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1986年11月25日,陈文敏向台湾"智慧财产局"申请注册"上岛(及图)"商标,该商标于1987年8月予以注册公告。
之后,陈文敏来到大陆发展咖啡事业。1997年6月5日,海南唐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陈文敏订立合作协议书,约定合作投资成立"海口上岛咖啡店"。
1998年,陈文敏与游昌胜等8位股东共同注册成立了"海南上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海南上岛),由游昌胜任董事长,陈文敏任总经理。
而在此之前的1997年7月10日,天津广泰公司就"上岛"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该商标于1998年9月14日核准注册于国际分类第30类"咖啡、咖啡饮料、如奶咖啡饮料、可可产品、茶糖"等商品。后来,据知情者透露,这家天津广泰是游昌胜委托其亲戚创立的,与陈文敏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5月28日,经商标局核准,广泰公司将"上岛(及图)"商标转让给海南上岛公司。2000年7月29日,在海南上岛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上,签署了"上岛咖啡注册商标转移协议",游昌胜在转移人和受益人处均有签名,陈文敏在受益人一栏内签字。
据知情人介绍,与此同时,为了迅速发展全国市场,海南上岛董事会决定由公司八大股东分别经营全国八个区块,在和海南总公司签订商标使用合同后,八个股东各自经营由抓阄决定的经营区域。陈文敏抓到了浙江片(包括浙扛、江西、安徽、陕西和内蒙古)。于是,2001年1月,陈文敏在杭州注册成立了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从事上岛咖啡的连锁特许工作。而2001年8月,游昌胜等台商与内地企业合资成立了上海上岛公司。2002年5月30日,经过国家商标局核准,海南上岛将"上岛"注册商标转让给上海上岛。
一心在杭州发展业务的陈文敏,将海南上岛的股份转让他人,退出海南上岛。他在浙江已经有了100多家上岛连锁加盟店,与上海上岛不相上下。这些加盟店每年需向杭州上岛交纳4万至6万元的加盟费用。因此,有关人士认为,正是这笔诱人的加盟费,成为杭州上岛与上海上岛的利益冲突点。上海上岛方面认为,杭州上岛的商标使用权来自海南上岛的特许经营许可,因此上海上岛成立后游昌胜便认为陈文敏应该重新从上海上岛取得商标使用权,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之后便爆发了这场历时两年的"商标争夺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特许经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显洋认为:"引起这场商标之争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各方难以调和的利益关系,但是这一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特许经营市场的不规范,这一事件影响的不仅是当事双方,还包括了那些加盟商们。"
被动的上海上岛
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判决结果后,上海上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接受该判决结果,将于近期通过司法程序提出申诉,并已组织成立了知识产权专家论坛,进行论证。
对此,孙晓青认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上海上岛有提出再审的权利,但要想胜诉,一定要有重要证据证明上一次的判决是错误的。
而在上海上岛咖啡的网站上还发布了这样几则消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表示,根据法律相关规定,被撤销的商标自始不成立,无法得到注册商标专有权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上岛(及图)"商标可作为"未注册商标"继续被上海上岛使用;广州知识产权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判决结果并不意味着上海上岛公司的800余家加盟店就此"摘牌";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黎叶律师认为,这次被撤销的是商品类商标,上海上岛仍然拥有服务类商标。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上海上岛及其加盟店仍然可以在服务招牌、服务场所以及服务工具上使用服务商标。
对于这些对判决结果的解释,记者咨询了一些法律界的人士,他们认为,"上岛(及图)"可作为"未注册商标"继续被上海上岛使用的作法并不是上策,因为除了上海上岛,包括杭州上岛在内的任何一家公司也可以用这个理由使用"上岛(及图)"商标,如果真是这样,品牌就没有价值了,加盟商的利益该如何保证?
另外,对于上海上岛仍然拥有服务类商标的说法,孙晓青表示:"如果依据这次高院的判决理由:'上岛(及图)'的商标注册未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撤销上海上岛的服务类商标只是个时间问题。"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伟业也表示:"高院之所以没有一次同时撤销'上岛(及图)'的商品类和服务类商标,应该是考虑到要给上海上岛一个缓冲期。"
虽然,上海上岛目前仍然拥有"上岛(及图)"的服务类商标,但有消息说,上海上岛为了预防该服务类商标也被撤销,已经在考虑更换新的商标。记者向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刘主任证实该消息时,他表示:"有可能换新的商标,但一切都要等到马上召开的公司股东大会来作决定。"
在谈到更换新商标的问题时,于显洋认为:"特许经营主要就是出售知识产权,商标的价值在特许经营中的比重是很大的,如果要重新创立一个新商标,不但要加盟商接受,还要消费者接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对于加盟商来说,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他们要求合同无效,上海上岛的损失会很大。"
孙晓青也表示:"根据商标法,商标一旦撤销,就将被视为自始不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盟商是有权提出之前签订的特许加盟合同无效的。"
而对于有业内人士提出的,"现在对于上海上岛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陈文敏及杭州上岛和解"的办法。上海上岛的刘主任表示:"不作评论,要等到股东大会作决定。"而卢伟业则表示:"从保护上岛品牌的角度考虑,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双方和解,坐下来谈。"
卢伟业同时表示:"这场商标之争,最受伤害的就是上岛品牌,而最无辜的是那些加盟商。"
对于这场商标之争下一步的走向,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主动权应该是掌握在陈文敏和杭州上岛这边,陈文敏甚至可以乘胜追击,申请重新注册"上岛(及图)"商标,那样的话,现在的所有上岛咖啡加盟店如果还想继续使用上岛的品牌,就要易帜向陈文敏缴纳加盟费了,不仅如此,陈文敏还有权继续提起民事诉讼,向上海上岛要求索赔。
而这些猜测已经得到了部分证实,有消息称,杭州上岛方面计划在近期,以上海上岛侵犯陈文敏著作权名义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文件,再告上海上岛,并已经有200家左右的上海上岛加盟商和杭州上岛达成意向,计划联手要求上海上岛退还加盟金,并给予加盟商一定的赔偿。如果真是这样,上海上岛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标签:上岛咖啡论文; 商标的使用规范论文; 海南房地产论文; 商标保护论文; 商标申请论文; 法律论文; 陈文论文; 孙晓青论文; 商标评审委员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