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_思想政治课论文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_思想政治课论文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应该说,与每一位一线教师直接相关的莫过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教学行为的重建。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应采取什么样的探究式学习?如何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探究式学习呢?本文试从这些方面谈几点思考。

一、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学生围绕着问题,从现有的资料或现有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所、专家或有关人员)中直接搜集相关资料或对现有资料稍加整理,对问题加以解答;也可以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实验、文本解读、研讨等过程,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出结论或建构起意义和理解。课堂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中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亲身观察、调查和实验,因此,探讨课堂探究式学习显得尤为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一种探究的形式:

活动探究一→问题1、2……→合作探究,讨论发言

……

下面以高一经济生活“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例,对上述探究式学习作简要说明,具体设计如下:

探究活动一: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5年,中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位次从1995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4位,中国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但也要看到,中国为多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6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改经济增长“又快又好”发展为“又好又快”发展,“好”在“快”前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让“好”与“快”比翼双飞。

问题1:“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

问题2:2005年中国GDP持续增长,能否以GDP持续增长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问题呈现给学生后,全班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发言。通过问题1的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引出科学的发展观。通过问题2的探究,使学生在解读文本和分析材料的过程中真正懂得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是有害的。然后,推进到探究活动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探究活动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一,扩大消费,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民消费。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

第二,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第三,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攀升,要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

问题: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学生探究、分析、发言,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分析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课堂探究式学习的设计和实践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流程分解为:课前准备→创设探究情景,设置问题→合作探究,讨论发言→得出结论。那么,如何对这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呢?

1.课前准备

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老师提供的探究情景,学生总是无动于衷,老师的用心良苦换来的却还是自问自答,这种尴尬的局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经过多次体验和分析,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对社会生活,对文本已有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才有能力、有根基开展自主探究。比如,在上“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先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一,预习课文,让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列出提纲,并提出疑问;第二,搜集材料,组织时政演讲,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搜集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内容,并整理好材料,在课前选一位同学进行时政演讲;第三,组织学生观看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视频资料,加强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学会关注时事政治,了解时政背景,提高其关心时政的敏锐感和积极性,从而为课堂探究活动创造新鲜的源头活水。

2.创设探究情景,设置探究问题

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情景和探究问题,才能是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应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或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一,情景或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解,而且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效的。比如,“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教学设计,恰好可以联系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就要求教师对国内外大事以及身边的相关的事情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引领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情景或问题应具有启示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情景或问题的探究,掌握可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具有一般意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设计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探究中实现了归纳与演绎思维的结合,在探究中不仅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第三,情景或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一方面,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胜任且经过努力可以胜任的;另一方面,情景或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开放性,要能够显示学生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允许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甚至出现答案的多样化。比如,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有两种设问方式,现比较如下:

(1)知识: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错误的

设问一:为什么说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错误的?

设问二:2005年,中国GDP持续增长,能否以GDP持续增长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2)知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设问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设问二: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设问二比设问一更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学效果是明显不同的。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在教学时特别要提倡多重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正如苏格拉底说的,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更有效的对话呢?

第一,增强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在探究式学习中,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探究式学习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在合作探究中缺少思考,照搬组内其他同学的看法,这种“等”“靠”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根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特点,对各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整合,给各小组设立目标,使其形成“学习共同体”,并使各组成员个人责任明确,使每一个人都有表达和享受成功的机会。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当中,教师要关注并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反应,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比如,提供一些建议、暗示和必要的信息等),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或直接告诉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他们忽略了哪些方面,在讨论交流时,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鼓励以及提供及时、中肯、客观的评价。

标签:;  ;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