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论文_李高翔

36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论文_李高翔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心胸甲乳外科 445000

摘要:目的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3年内复发率。方法 分析总结36位病人42肢体行分段缝扎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 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3年复发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仍然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静脉曲张;传统手术;分段缝扎术;复发率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该病较为常见,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久坐少动或体力劳动强度高的人,传统治疗为高位结扎主干剥脱与分支分段剥脱。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的不断发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越来越多,可谓百花齐放,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100年来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需多处切口,创伤相对较大,遗留瘢痕较重,许多病人不愿接受。因此有人提出许多新的手术方法。现将本院2013~2016年36位病人42肢体行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分析总结如下。

本院2013~2016年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共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45~78岁。36例病人42肢体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术前所有患肢均经超声和顺行静脉造影检查,确定深静脉通畅并瓣膜功能正常,同时注意有无功能不全交通枝静脉。

1.手术方法

术前立位标出曲张的隐静脉主干、静脉团块及交通支可能存在处(结合查体,影像检查),有小腿溃疡者先清创覆以无菌纱布,小腿出血者初步加压包扎或缝扎之。

拟选择“四点处”切口加以标记。分别卵圆窝隐股接点处(纵行切口2 cm),大腿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髌骨下缘平面小腿内侧约10 cm和15 cm处的大隐静脉走向上横切口1.5~2.0 cm。全组分次局部皮肤皮下浸润麻醉,防误注血管。高位离断结扎大隐静脉及五大属支(或3~4支);在拟切切口处依次垂直大隐静脉主干切开皮肤至深筋膜显露之,尽可能上下游离主干,于结扎前用纱布团由近向远端逆向挤压近段隐静脉主干,尔后结扎切除迂曲静脉段,同时结扎术野中发现的交通支;最低处切口(第四点处)多位于小腿静脉团块(或溃疡)上方,多采用半弧形切口,游离静脉团块,切除迂曲静脉及局部皮神经。切口均缝合一针,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5 min,术毕覆无菌纱布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维持2~4周。小腿溃疡者再次清创后涂红汞并包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患肢抬高30°,注意足趾活动及小腿部肌肉舒缩,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辅以低右、丹参静滴3天。术后8~10天拆线。

1.1 观察指标

手术后3年内肢体(大腿和小腿)静脉曲张复发率。

2 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后进行不定期门诊或者电话随访,3年内下肢静脉曲张无复发。

3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属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分段剥脱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隐静脉主干结扎加电凝术及激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传统术式,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小腿切口多,一般10~30个切口,术后疤痕多,影响美观,特别是中青年女性,不易接受。(2)大隐静脉主干结扎加电凝术,不切断属支,自属支以下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内踝处切断主干后,主干内放入电凝导管电凝,主干不抽出,小腿静脉穿刺电凝,切口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但因主干切断位置低,属支保留,易形成属支扩张及残端血管内形成血栓,有肺栓塞可能性,主干不抽出有部分再通可能性,术后需穿到大腿根部弹力袜,时间长,费用高。(3)目前,国内新开展的微创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无疤痕、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此术式存在属支保留,存在远期局部属支,交通支或主干复发可能,且费用高,要求设备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

近百年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均沿用上世纪初Babcock高位结扎加剥脱大隐静脉的传统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需多处切口,创伤相对较大,遗留瘢痕较重,许多病人不愿接受。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高位结扎剥脱加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血管不开口经皮分段缝扎术,由于手术方法简单,创伤相对较小,遗留瘢痕较轻,受到一部分人的推崇。虽然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需多处切口,创伤相对较大,遗留瘢痕较重,但是其目前仍然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但需要强调的是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一定要彻底,静脉主干剥脱要完全,曲张的静脉团块及交通静脉去除要干净,这是手术成功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所在。

本组采用高位结扎及分段切断结扎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由于采用局麻,创伤少,分段结扎切断彻底,无需特殊器械,尤其适应麻醉风险较大、手术耐受力极差、硬化剂注射等失败、并发症发作期者。在解剖上:采用的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四点处1.5~2.0 cm微创切口及其部位分别是解剖学上大腿卵圆窝处;大腿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的Dodd和Hunter交通支分布处;小腿Boyd处和Cockeet III、II交通支处,距足底分别约24.0 cm和18.0 cm处。在病理上: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并分段结扎切除一段曲张静脉,同时结扎处理交通支,有效消除了主干血液反流和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术后绷带加压,致使壁薄内无流动血液,而失去弹性的扩张静脉连同其周围组织易致纤维化;小腿最下位置半弧形切口切除静脉迂曲团块及切断该处皮神经消除了小腿酸胀感等症状;并发的溃疡由于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减少,营养得以改善,术后辅助换药得以较快好转至愈合。在临床上:临床资料显示,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切口参考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交通支解剖部位施行此术式,安全简便、损伤轻微、恢复较快,术后绷带加压、抬高患肢、辅助以抗生素、改善微循环和换药,随访病例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

本组资料表明,高位结扎及分段切断结扎术式简化了经典的术式和先进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麻醉及手术方法安全简便经济,损伤轻微,特别是年高体弱并存多个重要脏器疾病、手术耐受力极差、麻醉风险较大者尤为实用,患者更易接受,宜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曾庆黎,周凯,劳学军,等.下肢浅静脉曲张点式剥脱术[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7:315-316

[2]高鹏展,谢高鹏.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分段缝扎手术的临床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6,2(35):196-197

[3]黎洪浩,曹海玲,陈建宇,等.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2):133-135

[4]王福民.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普外临床,1988,3(2):104-108.

[5]黄志强.理解微创外科.微创外科新概念.中国工程院2001年工程科技论坛微创外科新概念论文集,4-13.

论文作者:李高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36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论文_李高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