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门是如何打开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门论文,财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心敲开财富门 介西是美国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一个火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她要出门办事,但怀里不得不抱上自己心爱的小宝宝,舔犊情深,她生怕小宝宝晒得难受,于是准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打遮阳伞。但是,这样一来把自己的双手都占住了,再也不好携带其他东西了。为了能腾出手来提点东西,她只得放弃打伞的计划,改为戴遮阳帽。她试着把帽子戴在怀里的婴儿头上,那样妈妈只好自己挨晒。可是,这样做又太不方便,因为小孩戴的遮阳帽沿不时地碰自己的头,有时还会掉在地上,而且自己又抱孩子,又提东西,加上烈日当头晒得够呛,真是太辛苦了。聪明的介西为解决这一难题,精心制作了一顶有特长帽舌的遮阳帽。在炽热的阳光下,自己戴上它出门,既能空出手来提东西,又能遮住母婴两人头上的太阳光,方便了许多。
介西是位富有爱心的人,没有局限于自己的满足。没想到,世界上的年轻妈妈为数不少,她们夏天出门时都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不方便,因此也一定会需要这种有特长帽舌的遮阳帽。随后,她把遮阳帽申请了专利,并组织批量生产,产品上市后很受欢迎,不久便风靡于世,不尽财源滚滚而来。
舍地创造大市场 法国有一位地产商运气不佳,他有一片土地既远离城市,又非常荒凉,可以说很难卖出去。怎样才能用这块土地换来利润呢?地产商四处搜集相关信息。终于他从一名官员口中得知,当时政府想建一座学校。这个地产商连忙跑到当地政府去讲:“我无偿捐献一块土地给政府盖一所大学好不好?”当地政府求之不得。考察之后,立即调拨资金,并组织人员勘探、设计、施工。
不久以后,一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校矗立在这块地上了。有大学就有学生,有学生就有消费。地产商非常容易就得到政府的支持,在校门之外修建了公寓、饭店、影剧院等,形成了商业一条街。当然,商业街的生意都是由地产商经营。仅仅在不长的时间内,地皮的损失就从商业街的收益中赚了回来。
细微之处见财源 美国有一个青年,在某石油公司工作,他做的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的工作。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溶液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儿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就如此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溶液就滴满39滴。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溶液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减少成本。经过一番研究,他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后来,他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发明非常成功,公司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代替了旧的焊接方式。
虽然一次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溶液,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错能生财 1879年,美国一家生产肥皂和蜡烛的公司里,一个负责操作肥皂液搅拌桶的工人,吃午饭时忘记了关掉机器。当他回来时,看到的不是平时那种正待塑成肥皂块的奶油状物质,而变成了充满泡沫的混合物。他和他的工头经过缜密分析,一致认为这种肥皂应该没什么害处,于是便将错就错,照旧把它做成肥皂拿出去卖。
几个星期后,俄亥俄河沿岸的店主们纷纷向他们订货,要多进些“能浮起来的肥皂”。这使他们吃了一惊,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肥皂。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正是上次错误操作的产物,由于更长时间的搅拌过程,使不少气泡进入了肥皂液中,从而使这种肥皂具有了浮力。当人们在水中洗澡或洗衣服时,由于它能浮于水面,就不用担心肥皂沉到水底找不着。这种肥皂就是后来著名的象牙肥皂,正是因为有了它,这家公司一举成名,走入了全球的千家万户,成了众所周知的跨国公司,这就是我们熟悉的P&G公司(宝洁公司)。
从米店小伙计到台湾首富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首富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但他创业时只有一家小米店。那时电话还不普及,人们买米一定要上街,有时到煮饭时才发觉没米了,很不方便。可多数米店老板往往坐等顾客上门,生意非常惨淡。王永庆看到这种情况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当顾客上门买米时,他就问:“您住在哪里,我把米送到您家好吗?”对这种服务态度,顾客当然乐意。
王永庆送米的时候,总会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详细记下这家人的米缸容量,然后对顾客说:“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些简单资料,像您家里有几口人,一天用米量大概多少?”这些对顾客来说并非难事,他们便欣然告诉了他。王永庆就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这家的用米量,以便在其吃完米前两三天把米送到家中。就这样,王永庆的米店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不久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挣得了万贯家财。如今,他已拥有30多家公司和海外公司,成为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在生意场上,经营者如果都像王永庆一样一切为顾客着想,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其生意必然红火。
财富来自灵感 沈阳市有个捡破烂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会不会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经过熔化得到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王洪怀花了600元钱在沈阳市有色金属研究所作了化验,被告之那块不起眼儿的金属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
王洪怀了解了一下市场,得知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为每吨14000~18000元,他回家算了一笔账:每个空罐重18.5克,54000个就是1吨。卖材料比卖废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并进行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王洪怀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一角多,为了扩大影响,他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名片上,散发给所有收破烂的。过了一周,王洪怀骑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着他,车上装的全是空罐。这一次,他回收了13万个,足足2吨。王洪怀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加工厂。这样,他在一年内,用空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在三年之内就赚了1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王洪怀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机无限,只要有心,敏于抢抓,勇于开拓,成功就会属于你。
标签:正能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