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艺辉[1]2003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脂质代谢及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脂质代谢及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体重大小随机分成五组,A组行假手术,B组去卵巢(OVX)+高脂饲料,C组为OVX+高脂饲料+20mg·kgbw~(-1)·d~(-1)大豆异黄酮,D组为OVX+高脂饲料+60mg·kgbw~(-1)·d~(-1)大豆异黄酮,E组为OVX+高脂饲料+180mg·kgbw~(-1)·d~(-1)大豆异黄酮,实验期60天。实验第30天取血测血脂及SOD活力、MDA含量;:第61天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血清分别测血脂、SOD活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测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及MDA;取胸主动脉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 [结果] A、C、D、E组大鼠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MDA以及肝脏湿重、肝脏指数、肝脏TG、MDA都显着低于B组,血清SOD活力显着高于B组(P<0.05):实验末期C、D、E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着高于B组(P<0.05);B组大鼠动脉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及血清NO含量都显着低于A组,C、D、E叁组血清NO含量及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都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高血脂状态,抑制血清TG、TC、LDL-C的升高,同时升高HDL-C,提高机体的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保护动脉内皮的正常功能,且能抑制肝脏指数增加及肝脏中TG升高,从而有益于预防绝经妇女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臧晶[2]2003年在《大豆异黄酮类成分对去卵巢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绝经是女性一生当中极为重要的生理过程,占据女性近一半的生活时间。随着卵巢功能停止,雌激素代谢失调,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导致一系列激素相关疾病的产生。例如冠心病(CHD)、骨质疏松症、肥胖、高脂血症以及绝经期综合症等,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CHD是威胁绝经妇女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绝经以后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继而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诱发CHD的危险性增加。目前,多用补充外源性雌激素的方法治疗绝经期综合症及其相关疾病。尽管,雌激素替代疗法已得到认同,但是由于其副作用较多,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很少有女性愿意接受。因此寻求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雌激素替代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瞩目的热点。据报道,在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绝经女性患CHD的人数明显少于西方国家。分析原因,可能是与他们长期食用大豆有关。而其中有效成分就是大豆异黄酮——一种天然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与17β-雌二醇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能与雌激素受体微弱结合,因此,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它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主要包括:异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等。尤其以大豆异黄酮含量最多,它也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植物雌激素成分。经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治疗绝经期综合症、抗癌、防治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由于脂质代谢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大豆异黄酮降血脂作用已成为防治CHD的切入点。大豆异黄酮主要含有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甙元(daidzein)及其糖苷(大豆苷 daidzin和染料木黄酮 genistin)。能被机体吸收、利用的主要是苷元部分,即genistein和daidzein。本实验选用genistein、daidzein和它们的糖苷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经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选用去卵巢大鼠模型模拟绝经妇女的病理变化,观察大豆甙元(简称D)、染料木素(简称G)和大豆总黄酮提取物(简称T)对去卵巢大鼠能量代谢、胆固醇代谢、甘油叁酯代谢的影响,并比较长期使用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对机体的影响,目的在于明确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脂代谢、能量代谢的作用,同时比较不同成分的作用差异,并根据子宫、阴道内膜形态学的变化,证实大豆异黄酮的安全可靠性。实验选用雌性Wistar大鼠,共分为12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大豆甙元(D)高、中、低剂量组、染料木素(G)高、中、低剂量组、大豆总黄酮提取物(T)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雌激素为阳性对照组。实验除假手术,其它各组均双侧切除卵巢,口服灌胃给药12周后,观察D、G和T的作用。实验分为四部分:①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②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③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甘油叁酯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种苷元的作用差异;④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阴道的作用,比较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对性器官的影响程度。<WP=4>本实验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进食量最多,腹部脂肪严重堆积,食欲旺盛;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清甘油叁酯无显着变化,肝脏甘油叁酯含量升高;子宫、阴道萎缩。大豆异黄酮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a) D、T均可以抑制体重、进食量增加,减少腹部脂肪堆积,抑制食欲,但是,G对这些病理现象无影响;b) D、T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含量,降低LDL-C和LDL/HDL的比值,而G可以降低肝脏胆固醇的堆积,降低LDL-C的浓度和LDL/HDL的比值,但是对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无明显抑制作用;c) D、G、T均能抑制去卵巢大鼠肝脏甘油叁酯的堆积,差异极显着,但是对血清甘油叁酯浓度无影响;d) 与雌激素相比,D、G、T虽然不能使子宫、阴道萎缩的现象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它们均能改善子宫阴道的萎缩,增加它们的重量,并且发现,D和T的作用强于G。综上所述,根据以往针对骨质疏松的研究,去卵巢大鼠所呈现的体重增长、进食量增加的现象,本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异黄酮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并辅以电镜观察线粒体在雌激素匮乏时和用药以后呈现的形态变化,更好的说明大豆异黄酮对能量代谢的作用;同时,从去卵巢大鼠肝组织切片脂滴空泡的出现中,得到启示,首次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将去卵巢大鼠的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有机联系,共同说明大豆异黄酮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具有新的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去卵巢大鼠能量代谢、脂代谢的紊乱,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出现。大豆甙元(D)是降脂的主要有效成分,作用程度强于G。
葛喜珍[3]2003年在《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变化及大豆异黄酮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机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失调,引起脂代谢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使冠心病(CHD)的发生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绝经后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包括各种因子在内的多因素之间交叉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AGEs能启动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因此AGEs与衰老、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关系正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AGEs生成路径复杂,主要与糖代谢紊乱、氧化反应、自由基的发生有关。女性进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否能促进AGEs水平升高及其在主动脉积累?AGEs与绝经妇女脂代谢紊乱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有研究表明,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AGEs水平明显升高,故本实验借助卵巢切除模型,模拟绝经后状态,重点观察AGEs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主动脉累积情况,并探讨AGEs与脂代谢的关系。实验选择AGE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作为对照,探讨AGEs在卵巢切除大鼠动脉损伤中的病理意义,以期阐明绝经妇女冠心病发生率增高的部分病理机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长期食用大豆的东亚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这与大豆中的异黄酮密切相关,因此大豆异黄酮在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方面倍受世人瞩目,但确切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食物本草》对大豆“补肾”作用加以描述,《别录》谓其“下瘀血”。《中药大辞典》记载大豆中的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痰浊"、“血瘀 ”有关,属于“痰”、“瘀”的范畴,其病机多与肝肾两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脉络瘀阻有关。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多含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后者是补肾方药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本研究利用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从补肾入<WP=5>手,解决“痰”、“瘀”问题,使脉络通畅,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研究发现黄酮类,如水飞蓟宾能抑制AGEs的形成,大豆异黄酮对AGEs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阐明卵巢切除对大鼠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主动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合理分析和评价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妇女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意义与应用提供依据。第一部分 卵巢切除对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影响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对大鼠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去除双侧卵巢3个月2周后,所有大鼠禁食24小时,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血清用于AGEs、血脂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取主动脉弓及部分胸主动脉行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其余主动脉用于组织AGEs测定。结果:1.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假手术大鼠主动脉壁各层结构完整,内膜光滑,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局部内膜不完整,内皮有脱落,表面有单核细胞粘附现象;主动脉弹性纤维紊乱,局部内膜明显增厚,有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数目增多,排列紊乱,细胞核肿胀,有向内膜迁移的迹象。2.血脂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血清甘油叁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或P<0.01)。3.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大鼠血清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P<0.05或P<0.01)。4.血清NO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着降低(P<0.01)。5.血清和主动脉AGEs及血糖的变化<WP=6>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血清和主动脉AGEs明显升高(P<0.01)。各组大鼠血糖差异无显着性(P>0.05)。6.主动脉AGEs与血清OX-LDL呈直线正相关,相关性系数r=0.941(P<0.01)。小结:卵巢切除大鼠除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外,血清和主动脉中存在AGEs显着升高的现象。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AGEs与血清OX-LDL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AGEs水平升高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损伤。第二部分 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影响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氨基胍组(OVX+AG)和卵巢切除+大豆异黄酮组(OVX+ISO)。去除双侧卵巢2周后治疗3个月,实验结束时,所有大鼠禁食24小时,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血清用于AGEs、血脂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取主动脉弓及部分胸主动脉行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其余主动脉用于组织AGEs测定。结果:1.主动脉形态学变化与卵巢切除组比较,大豆异黄酮治疗组主动脉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内皮较完整,单核细胞粘附现象明显减少;无明显的内膜增生现象,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未见明显的细胞增生。氨基胍组与卵巢切?
李晓玲[4]2016年在《大豆异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的一种,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生理阶段不同,其可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目前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多集中在抗肿瘤、抗氧化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对蛋鸡脂类代谢及蛋黄品质等方面研究较少。本试验采取超声辅助提取豆粕中总异黄酮,并进行蛋鸡饲养试验,探索大豆异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为将来超声波萃取法的工业化生产及大豆异黄酮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本试验采取超声辅助提取豆粕中总异黄酮,并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提取温度40℃、液料比24:1g/ml,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量可达0.45mg/g。试验二、大豆异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海兰褐蛋鸡192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g/t、800g/t、1200g/t大豆异黄酮,第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果如下;1.在生产性能方面: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只有在试验期的前3周有显着的变化。试验期的第1周和第2周,试验2、3组的产蛋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3周,只有试验3组的产蛋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鸡的平均蛋重与对照组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试验期的第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平均蛋重均显着提高(P<0.05);试验组蛋鸡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试验期的第1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料蛋比显着降低(P<0.05),在试验期的第2周,3个试验组料蛋比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期的第3周和第5周,只有试验3组料蛋比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都有显着的提高(P<0.05),但对蛋黄颜色无影响(P>0.05),另外试验2组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着降低(P<0.05),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在脂类代谢方面: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蛋鸡血清和蛋黄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丙二醛(MDA)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含量(P<0.05),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添加量为800g/t的大豆异黄酮能显着提高蛋鸡血清脂蛋白酯酶(LPL)活性(P<0.05)。
刘瑞玲[5]2006年在《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选用不同植物来源的异黄酮(大豆异黄酮、葛根素、葛根异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8~42日龄不同性别的樱桃谷鸭,研究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比)、屠宰性能(屠宰率、瘦肉率、腹脂率、皮脂率等)和脂肪代谢(血清TC、TG、LDL-C、HDL-C的浓度、LPL的活性和肝脏MDH活力、肝脂率等)的影响。本研究由叁个试验部分组成:试验1:采用4×2两因子析因试验设计,A因子为大豆异黄酮不同添加水平(A1、A2、A3、A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mg/kg、5mg/kg、10mg/kg、15mg/kg的大豆异黄酮),B因子为不同性别(B1为公鸭,B2为母鸭),共组合为8个处理组。试鸭16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2:除将A因子换为葛根素外,其余与试验1完全相同。试验3:采用4×2两因子析因试验设计,A因子为不同来源的异黄酮(A1为基础饲粮组,A2、A3、A4分别为基础日粮加10mg/kg的大豆异黄酮、葛根素和葛根异黄酮),B因子为不同性别(B1为公鸭,B2为母鸭),共组成8个处理组。试鸭16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研究表明:①添加15mg/kg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肉鸭的日采食量(p=0.000),但叁个剂量组对日增重都没有显着影响。葛根素叁个剂量组使鸭后期日增重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随着日龄的增加,葛根素有促生长的趋势,10mg/kg对公鸭的效果相对最好。叁种添加剂的比较可见,全期葛根素组公鸭日增重显着高于本组母鸭和葛根异黄酮组公鸭(P<0.05),高于其它各组(P>0.05),葛根素促生长的趋势最明显,且对公鸭的效果好。②前期添加10mg/kg大豆异黄酮对母鸭的降皮脂效果最好。葛根素叁个剂量组的添加都有降低21日龄鸭腹脂率的趋势(P=0.443),10mg/kg的效果最好;15mg/kg组的皮脂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导致瘦肉率增加。叁种添加剂比较,21日龄降低腹脂的效果葛根异黄酮>葛根素>大豆异黄酮,降低皮脂的效果葛根异黄酮>大豆异黄酮>葛根素,42日龄大豆异黄酮和葛根素组的皮脂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降脂效果大豆异黄
宋立华[6]2004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迄今为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时仍首选手术治疗,如不能手术则用放疗或化疗,或在手术的同时加放疗或化疗。对于不能手术,或化疗有禁忌征时,70%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要接受放疗,但放疗使患者产生恶心、食欲不振等效应,并伴有白细胞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等并发症,导致部分患者不得不放弃放疗。另外,有一部分慢性职业受照者如长期从事放射工作者和计算机操作人员也长期处于辐射之中。可以说辐射对人的威胁和影响已相当广泛,被公认为是继水、大气、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因此,加强辐射防护,预防或减轻放射病已成为当今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根据自由基辐射生物学理论,生物体内70%~80%为水,当机体受到辐射时,引起水分子的活化和自由基的生成,产生大量自由基及其活性物质,可导致包括抗氧化防御系统在内的所有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损伤,氧化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平衡被破坏,使机体处于氧应激状态,造成机体在分子、细胞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因此,放射损伤主要是体内自由基堆积所致。自由基作为对靶分子的致伤因素一直是辐射化学防护考虑的重要问题。 大豆异黄酮属生物黄酮类,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功能,而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与其显着的抗氧化活性有关,抗氧化作用表现通过为清除、熄灭自由基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另外还可诱导抗氧化酶的活性。Wei H等人研究发现,金雀异黄素对紫外线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临床放疗常用X线或γ射线,由于能量高,穿透力强,产生的效应不同于紫外线,大豆异黄酮能否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来减轻放射性核素诱发的损伤,从而降低放疗的副反应?能否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利用辐照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并利用基因芯片筛选不同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重要基因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同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部分未知基因进行同源检索,以初步探讨大豆异黄酮抗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开发功能性食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品提供依据。二、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体内实验一一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 方法:S0只雌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阳性对照(单纯辐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实验组。正常对照、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每天分别以溶剂0.5%梭甲基纤维素钠(CMC一Na)和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50、100和400m眺gBw)连续灌胃14d,灌胃至第7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接受5Gy600。Y全身性照射1次,照射后继续灌胃2d及7d后宰杀,取血和肝、脾组织标本。分别从如下几个方面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l)抗氧化系统:①分别测定不同组小鼠辐照后第Zd和第7d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肤甘肤过氧化物酶(GSH一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并用RT一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中剂量大豆异黄酮对CAT和GSH一Px表达的影响;②病理形态学光镜检查: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2)血液系统:观察各大豆异黄酮组对辐照后第Zd和第7d小鼠外周血WBC、PLT、既T、HGB、RBC数量的影响;,(3)免疫系统:用3H一TdR法检测辐照后第7dPH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初步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受辐照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结果:(1)体重:实验结束时,正常对照及中、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小鼠体重均极显着增重(尸<0.01),而D组显着增重(P<0.05);(2)肝抗氧化系统:照射后第2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辐照组和各大豆异黄酮干预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均有所升高,其中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升高幅度较中剂量组大,但组间无明显差别;各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CAT活性均高于单纯辐照组,其中中、高剂量组CAT活性显着高于单纯辐照组(P<0.05);低、中剂量干预组GSH一Px活性高于其他各组,但组间无明显差异(乃0.05);各干预组T-SOD活性均低于单纯辐照组,但除低剂量组(丹:0 .05)外,均与其无显着差异。照射后第7d:低、高剂量组MDA呈显着降低(爪0.05),但仍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中剂量组呈极显着降低(凡0.01),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显着低于单纯辐照组(只0.05),而单纯辐照组则无显着降低(乃0.05)。MDA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含量变化不呈效应剂量依赖关系,各干预组MDA含量在辐照后初期和后期均以中剂量组为最低;单纯辐照组肝CAI,活性在各组中仍然最低,3个干预组CAT活性均与之呈显着差异(只0.05),中、高剂量组CAT活性高于低剂量组;与第2d相比,各干预组GSH一Px活性均极显着上升(凡0.01),单纯辐照组显着上升(六0.05),干预组以中剂量组上升幅度最大,且与单纯辐照组有显着差异(六0.05)。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也不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单纯辐照组相比,各干预组CAI,及GSH一Px活性在辐照后
张霞[7]2005年在《补肾方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更年期是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阶段过渡的时期,其间卵巢萎缩,卵巢机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含量明显下降,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协调功能改变。一部分妇女在此期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以阵发性潮热、汗出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症候群,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虚为主,肝肾不足为其主要发病机理。补肾方由菟丝子、雌性柞蚕蛾等组成,具有补肾养肝,调和阴阳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菟丝子、雌蚕蛾对生殖内分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又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保护肝脏和调节肾脏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鉴于导师在临床上应用菟丝子、雌蚕蛾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的良好疗效,本课题将进一步从性腺轴角度探讨补肾方对去势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雌性成年未孕SD大鼠76只(体重250g~290g),随机抽取66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分为模型组、已烯雌酚组、大豆异黄酮组、补肾方高剂量组、补肾方中剂量组、补肾方低剂量组6组,剩余10只作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进行同样操作,只是不摘除卵巢。造模成功后,各组行相应治疗。末次给药后禁食12小时,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的含量;光镜下观察大鼠阴道脱落上皮细胞变化情况;摘取大鼠子宫进行组织学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精确称量大鼠子宫、胸腺、肾上腺重量,计算各脏器指数;取适量血清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 结果:1.血清性激素变化: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血清E_2、P显着下降(p<0.01),FSH明显上升(p<0.05)。已烯雌酚组与模型组相比E_2极显着升高(p<0.001),P显着下降(p<0.01);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大豆异黄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补肾方各剂量组有升高E_2、降低FSH的趋势,叁个剂量组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且高剂量组比大豆异黄酮组E_2略升高。 2.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的变化: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雌激素水平显着低落,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程度明显下降。补肾方各组与大豆异黄酮组较模型组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程度明显升高。已烯雌酚组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程度最高。 3.大鼠脏器系数的变化:大鼠子宫重量系数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下降极显着(p<0.001)。已烯雌酚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极显着(p<0.001);大豆异黄酮组与模型组相比亦显着升高(p<0.01);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各剂量组与大豆异黄酮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 大鼠肾上腺指数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着下降(p<0.01)。己烯雌酚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极显着(p<0.001):大豆异黄酮组及补肾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升高(p均<0.01),补肾方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升高(p均<0.05),补肾方各剂量组与大豆异黄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大鼠胸腺指数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已烯雌酚组与模型组相比下降
句连云[8]2006年在《大豆复合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大豆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大豆复合物是以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为主要活性物质的复合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的保健功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对大鼠的体内实验,观察了大豆复合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喂养高脂饲料形成的脂质代谢紊乱,不仅导致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Ⅱ(HDL2-C)水平显着降低,还可造成全血低切变率粘度、全血高切变率粘度升高,肝脏总胆固醇(TC)水平和甘油叁酯(TG)含量明显升高,引起肝组织脂肪变性的病理改变。大豆复合物可减轻摄入高脂饲料造成的血清中多种血脂水平的升高;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流变性的改变;降低肝脏中TC和TG的含量,减轻摄入高脂饲料引起的肝组织脂肪蓄积,因而对脂质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本实验结果提示,含有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大豆复合物与等剂量大豆异黄酮对脂质紊乱的干预效果可能基本接近,可作进一步研究。
马丽娟[9]2006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大豆中重要的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增殖、抗肿瘤、心血管疾病防护、抗衰老、抗疲劳、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防治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作用。整体动物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以及脑缺血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论文采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测了大豆异黄酮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了大豆异黄酮对培养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L-型钙通道电流及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电流的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其离子作用机制;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了大豆异黄酮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抑制了培养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开放,进而使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各参数值降低;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减少氧化损伤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缺氧的组织细胞,正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其中所涉及的离子通道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为开发新的有效药物,并应用于临床发挥重要作用。
汤阳[10]2013年在《大豆提取物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大豆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所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预防或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大豆提取物低剂量组:30mg/kg、中剂量组:60mg/kg、高剂量组:180mg/kg)、治疗组(大豆提取物低剂量组:30mg/kg、中剂量组:60mg/kg、高剂量组:180mg/kg),除对照组外,模型组、预防组及治疗组经皮下注射甲硫氨酸,诱导家兔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饲喂普通兔颗粒饲料,预防组饲喂不同剂量的含大豆提取物的兔颗粒饲料,均饲喂12周。检测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情况,确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已经形成后,治疗组改饲喂不同剂量的含大豆提取物的兔颗粒饲料,继续饲喂12周。实验结束,处死各组动物并采集主动脉及颈动脉血管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甲硫氨酸后,模型组及治疗组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增高,预防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亦有增高,标本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大豆提取物干预后,预防组及治疗组家兔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模型组相比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模型组相比,数量少、病变程度轻。且大豆提取物含量越高,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低,动脉内膜厚度增厚越不明显。预防组与治疗组相比,预防组家兔血半胱氨酸含量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量少。随着大豆提取物剂量的提高,预防组及治疗组家兔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叁个亚组,其血液中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依次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量依次减少,动脉内膜厚度依次变薄,其两两比较存在组间差异,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1.大豆提取物可延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形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但不能阻止其发生;2.大剂量大豆提取物能一定程度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形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大豆提取物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预防作用比治疗作用显着;4.大豆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延缓、减轻作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脂质代谢及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D]. 凌艺辉. 中南大学. 2003
[2]. 大豆异黄酮类成分对去卵巢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 臧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3]. 卵巢切除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和血脂的变化及大豆异黄酮的干预作用[D]. 葛喜珍.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4]. 大豆异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D]. 李晓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5]. 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D]. 刘瑞玲. 甘肃农业大学. 2006
[6]. 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D]. 宋立华. 第二军医大学. 2004
[7]. 补肾方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D]. 张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8]. 大豆复合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的研究[D]. 句连云. 吉林大学. 2006
[9]. 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马丽娟. 吉林大学. 2006
[10]. 大豆提取物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D]. 汤阳. 遵义医学院. 2013
标签: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论文; 大豆异黄酮论文; 雌激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论文; 雌激素受体论文; 补肾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