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宋小梅

宋小梅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山东安丘 262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二手足口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针对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斑丘疹及疱疹[1]。会损伤患儿机体的各个系统,可合并脑炎,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54例小儿手足口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08例,所选病例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规定的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2.76±0.6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7±0.4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常规隔离消毒、注意饮食营养等。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患儿由于肢体的疼痛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而出现紧张、不安、哭闹等现象,不配合甚至不接受治疗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儿家长交流,运用专业且通俗的语言实施健康宣教,结合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音乐、网络等形式给予患儿心理支持,使患儿心情愉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今后的治疗及护理工作。(2)口腔护理:患儿口腔内由于疱疹、溃疡存在,造成的疼痛使其拒绝进食,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保持其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予以漱口,年龄较小患儿进行口腔清洁时可用生理盐水棉签进行,注意操作轻柔,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患儿痛苦。(3)皮肤护理:嘱咐患儿家属给患儿穿棉质的宽松衣物,床单、被罩及时更换,保持患儿的皮肤干燥、清洁;为患儿剪短指甲,以免损害皮肤导致感染。(4)发热护理:嘱体温<38.5℃的患儿家长多给患儿喝温开水.无需特殊处理;体温>38.5℃的患儿可用温水擦浴,遵医嘱应用退烧药物,注意水分的补充;定时测量患儿体温及脉搏。(5)饮食护理:嘱患儿家长多给予患儿清淡温凉、无刺激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给予患儿鼓励,以激励其适当饮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4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2]:(1)治愈:患儿治疗48h内体温恢复至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可以玩耍、进食、无流涎现象;(2)好转:患儿治疗72h内体温恢复至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开始玩耍、进食、无流涎现象;(3)无效:患儿治疗>72h仍发热,皮疹未见减少甚至增多,进食少,流涎,口腔疱疹出现细菌感染或破溃。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由患儿家长填写,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三档,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高热,出现消化道症状,常见有疱疹、斑丘疹出现于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少数患儿会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及心肌炎等。患儿大多数症状较轻微,治疗上无特效药,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一般7-10d患儿可自行痊愈;但是当患儿合并脑炎、心肌炎及脑膜炎较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本研究通过对54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但密切监测了患儿病情,而且对其临床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如: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口腔、发热、皮肤及饮食等护理,使患儿得到了充分的营养支持,心理上得到安慰,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二手足口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娟.319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3(2):1184-1185.

[2]李学敏.小儿手足口病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4,(4):71-72.

论文作者:宋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8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宋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