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战”再掀反垄断波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澜论文,再掀论文,反垄断论文,百科论文,大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度又一次被指责“垄断”,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反垄断调查的是互动百科。
“提交申请至今,百度没有就此跟我们进行任何正式沟通。”2月28日下午,互动百科的运营商互动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动百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次不存在调解的可能,也绝不会私了,互动百科会坚持走法律程序维权。”
这家“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与百度交恶已久。
去年10月,互动百科以侵犯版权为名将百度告上法庭,要求百度将百度百科中涉及侵权的词条予以删除、冻结侵权账号并进行相应赔偿。该案经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调解无效后,目前已经立案,预计将于3月份开庭。
去年12月20日,互动百科CEO潘海东在微博上“三问李彦宏”,直指百度竞价排名“挣的是带血的钱”。
潘海东认为,自己并不是在“死磕百度”,而是在“死磕垄断”。
被指滥用市场地位,百度面临7.9亿元罚款诉求
2月18日,律师徐大圣给国家工商总局发了封特快专递。邮件里面装的,是由他代理的互动百科提起对百度公司反垄断调查的申请。
徐大圣是北京市舜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也是中国互联网反垄断联盟副秘书长。由他代理的这桩反垄断调查,被定义为“国内首例互联网同业竞争反垄断调查案”。
“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对百度进行反垄断调查申请,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潘海东告诉本报记者。
“因为我们跟百度百科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同样的一些词条或内容,在其他搜索引擎里面,通过自然搜索,排序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在百度里面,只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就被无情的屏蔽或降权。”
潘海东表示,互动百科“有足够证据”。
针对互动百科的“屏蔽”或降权处理体现为:在百度网站搜索某一词条时,在搜索结果中,百度百科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而互动百科关于词条的解读却没有收录或者虽然收录但被排在数页之外,而一般用户很少去点击搜索结果第3页以后的内容。
“我们跟百度方面有过比较正式的沟通,其实就像刚才讲的,希望百度能够放弃他们的这种做法。”潘海东说,“但是没有结果。”
数日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因B2B公司“中国供应商”部分签约客户涉嫌欺诈批准了CEO卫哲、COO李旭晖的辞职,马云发出致阿里人的一封信,纠结、愤怒、痛心,又夹杂着些许欣慰地重申了阿里的“诚信”价值观。
马云此举对潘海东触动很大:“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另一巨头百度却长期利用其行业垄断地位为所欲为,不断触碰商业道德与社会道义的底线,不曾有自我纠正行为。两相比较,让人感慨。”
在徐大圣递交的特快专递中,申请请求有三:其一,请求依法对被申请人进行反垄断立案调查;其二,请求依法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其三,请求依法对被申请人处以7.9亿元人民币罚款。
7.9亿元罚款的依据是《反垄断法》第七章第四十七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而不久前刚刚发布的百度财报显示,2010年全年,百度的营业收入为79.15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
1月10日,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竞争与反垄断法律事务部律师王俊林也向国家工商总局递交了请求对百度进行反垄断调查的申请书,责令百度立即停止利用“竞价排名”所实施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反垄断调查申请接踵而至,百度公司对此并未明确表态。
当被问及互动百科提起的反垄断调查时,百度公司新闻发言人朱光仅表示,百度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搜索结果和搜索体验,而百度百科作为一项免费的服务,持续以高质量的词条和稳定的服务,获得网民的青睐。百度相信,在互联网这个自由、开放的舞台上,任何对社会、网民有价值的产品,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互动百科被逼走险:被百度扼住利润咽喉
互动百科确实被百度逼到了墙角上。
互动百科在2009年完成了第二轮3000万美元的融资后,一直没有继续融资或上市的消息传出。
此前,潘海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互动百科在尝试盈利模式上的突破,除了传统的广告模式,还有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基于wiki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开源软件模式”。
不过,国内恶劣的版权环境,使得后两种盈利模式成为空中楼阁。而要想走通传统广告的路子,就必须拥有庞大的访问流量,能带来流量的搜索引擎则很容易扼住互动百科的利润咽喉。
2月25日,互动百科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该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百科营销”服务,预计将在2012年启动IPO,并有进一步的融资计划。但是,该公司并未披露具体的投资方和融资金额。
互动百科政府事务部总监刘向锋介绍,百度凭借在搜索领域的市场支配地位,对互动百科进行降权与相关内容的屏蔽:“降权并不意味搜索不到,而是指排名大幅下降、收录减少、搜索引擎快照更新速度降低等。”
根据Alexa数据显示,通过搜索引擎带给互动百科的流量,来自百度的流量比例为10.88%,来自Google的流量为10.53%;根据艾瑞数据,百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83.6%,而谷歌仅为20%左右,但双方所带来的流量却基本相同,这与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比例严重不相称。
如“候鸟儿童”一词为互动百科原创,在谷歌、必应、有道等搜索引擎上都可以在首页首屏看到互动百科的解读,而百度作为国内最大搜索引擎却没有收录。
再如:互动百科关于“3Q战争”一词的解读,在百度百科上要到第12页才能看到。而对比其他搜索引擎,如:谷歌、必应、有道等互动百科的词条全部都在首页第一条显示。
刘向锋称,百度始终对互动百科进行打压降权,百度为互动百科带来的流量一直没有太大波动。2月24日,潘海东在百度上搜索“三呼反垄断”,发现前一天互动百科的链接还处在第一位,而当天就降至第四位,他由此判断:“百度对于互动百科给予权重之低可见一斑”。
“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就会导致事情不公正。”潘海东认为:“作为中国最大搜索引擎,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内容分发渠道,但是百度同时又介入了内容的制作,从产业链角度上看,相当于百度既在产业链上游,又在产业链下游,才导致其做出这样一些商业行为,进而有违搜索引擎的公正性。”
《反垄断法》尴尬:国内无反垄断调查判例
“经过电话交涉,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调查执法局表示刚刚收到申请,他们很忙,会在研究后给出答复。”2月25日中午,徐大圣告诉本报记者,“我们还有补充的证据,希望当面交给执法局,但是他们请我们邮寄。我们会继续交涉,争取能当面交件。”
直到今天,国内尚无一例针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开展反垄断调查判例。
“也很难,但不是说没有可能。”徐大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所有人来说,反垄断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例外。”
其中,对于市场支配地位如何认定,目前就还没有具体规定,导致司法操作上难以进行。
“关于市场地位的数据,应该由谁来发布呢?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还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徐大圣问道,“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大多数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普通专业人士认可的,比如现有的一些民间机构发布的数据,就可以称得上是权威的。”
据悉,此前多项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调查申请并未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立案,而是采用谈话等其他形式进行协调。
徐大圣说:“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垄断调查的认定,态度比较谨慎,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至于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表示“不便评论”。
在去年11月份,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长青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针对腾讯的反垄断调查,国家工商总局就并未正式立案,也没有找李长青“谈话”。
在此背景下,各方对《反垄断法》的希望开始变得更加“务实”。
“《反垄断法》既然是经济宪法,它就不可能像《合同法》一样可以天天下雨,反垄断其实是反大企业垄断行为,大企业毕竟是少数,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它的使用频率抱很高的期望。”李长青认为,“但是目前社会各界所做的所有的反垄断的努力,不管有无结果,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在为《反垄断法》的正确实施积累素材。”
李长青认为,反垄断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工商总局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工作人员仅有7人,仅从人员数量来看就不足以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能。
李长青表示:“由于垄断行为的复杂性,再细的细则都不足以涵盖现实的经济。我不建议目前出台什么细则,而是建议设立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专业委员会,根据第十七条之规定赋予委员自由行政的权力,通过听证会的方式,由它来完成是否构成滥用行为的认定,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和实施处罚。价格和经营者集中方面的反垄断也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无论是反垄断调查的发起人,还是研究反垄断的专家,都认为反垄断过程的意义大于结果。
潘海东说:“我从个人角度发表了‘三问李彦宏’,希望百度从自身行为上做一些检讨,能够更正一些自己的行为,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发起反垄断调查,将个人行为转向公众行为。”
“我们反垄断不只是为了互动百科,我们反垄断也不是为了反对企业本身,我们所反的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争对早,扰乱互联网市场秩序,做出有为社会公德事情的行为。”潘海东告诉记者。
“我希望可以宽容地看待百度,这样百度也会宽容地看待别人对它的指责与批评。”徐大圣说,“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是单单靠几个诉讼、几个反垄断申请就可以达到的,他需要全社会,当然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以更加宏观的立场共同努力。”
近年来,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遭遇了多次诉讼、反垄断调查申请。李长青表示:“他们内心对于《反垄断法》充满了恐惧,但是目前在现实层面对于利润的追逐超越了这种恐惧,可以说是害怕但无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