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杜文伟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 内科 8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状况都得到缓解,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HR 和PP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症状改善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呈进展性发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为有害的气体或有害的颗粒引发产生异常炎症。本文主旨探讨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特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在2002 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机使用禁忌症、气道分泌物过多、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年龄41岁到72岁,平均年龄(59.11±2.68)岁;男性20例,女性18例。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44岁到76岁,平均年龄(58.87±1.69)岁;男性19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都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电解质支持、支气管扩张剂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选用合适的鼻罩或面罩,选取S/T 模式,正压通气,呼气压力保持6cmH2O到8cmH2O,氧气流量设定为3L/min到6L/min,呼吸频率设定为14次/min 到18 次/min;吸气压力保持在10cmH2O到20cmH2O;注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保持在90%以上,监测血气分析,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调整,患者病情好转可以下调参数,通气时间一般为4天到6天,每次1小时到2小时。患者情况稳定可以撤下机器[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值,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均数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实施X2检验,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 两组患者的状况都得到缓解,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pO2、PaO2指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的指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pO2、PaO2指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的指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对照组治疗后HR 和PP的数值都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HR 和PP的数值都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HR 和PP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于有害的气体引发的异常炎症,其特征是肺部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并且为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3]。临床常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祛痰平喘、纠正电解质平衡、支气管扩张剂等。无创呼吸机是目前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指患者通过鼻罩或面罩等无创介质对肺部进行机械通气[4]。无创呼吸机操作时不用插管,简单方便,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调节,对患者损伤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血气变化、呼吸频率、心率都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求医问药,2012,15(9):176-177.

[2]钱利华.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243-2244.

[3]开赛尔·艾则孜,木尼拉· 亚尔买买提,杨晓红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5):2371-2372.

[4]何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5 例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23(11):102-103.

论文作者:杜文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杜文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