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为大众文化范本的美国电影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范本论文,美国电影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随着美国的流行音乐、电视传媒和时装等大众文化的日益发展,作为其大众文化代表的电影更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所向披靡。我们应该承认美国电影在世界范围里的流行,不仅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小影响,而且也对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美国电影的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同样,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滥觞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正在进行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繁荣民族电影之时,我们应对美国电影文化的本质及影响做出深入的分析,并进而探寻民族电影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对策。
一
美国电影从其诞生时期起就是以大众文化而著称于世的,早期的好莱坞就已经形成自 己的制作模式和风格,他以工业化的大制作、商业性和娱乐性奠定了自身的鲜明的特点 。在此后的岁月里,美国电影逐渐发展成为独霸世界的垄断状态,它的范围之广,影响 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实属世界之首。
美国电影的发展一开始就走的是工业化、商品化和大众娱乐化的路子。大发明家爱迪生1893年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这一年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最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化娱乐方式。1899年美国人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1908年,为了统一专利和生产,美国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了电影专利公司,使电影产生了诱人的商业价值。但一些独立制片商为了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控制,纷纷从纽约、芝加哥等电影集中地移向洛杉矶。这里自然条件极好,是理想的电影外景地。此后电影专利公司也陆续搬来,逐渐形成了繁荣的“电影城”,并命名为“好莱坞”,成为美国的影都,此后,便成为了美国电影生产、发行的基地。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复杂化促使电影的制作日趋专业化。最终,制片人决定采取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方式制作电影,这就产生了制片厂制度。这一制度的中心人物是制片人,他一边控制影片的拍摄费用,一边对影片应该如何拍摄实施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早期美国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就已消融在制片厂的风格之中了。另外为了加强影片的制作进度,也为了让导演集中精力于影片的艺术制作,制片人对影片的创作班子进行了明细的分工。如布景、美工、服装、特技、录音等部门等都有着自己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在一部影片的制作中他们专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为一部影片的整体创作服务。为了提高影片的号召力,好莱坞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行明星制。电影制作公司发现一些明星的魅力和对票房的巨大影响后,决定实施明星制,突出著名演员的个人作用。制片人雇请编剧为特定明星度身量衣,编写剧本,使演员定型化。于是出现了童星邓波尔、好姑娘玛丽·壁克馥,性感的大众情人丽泰·海华丝等大明星。在美国,影片真正的主人是制片人。制片人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诸种因素的主宰。在幕后指挥一切的是制片人,但在幕前露面的却是众多好莱坞的明星们。这一大批好莱坞明星们成了美国电影征服世界的基础。再次,随着美国电影节目的进一步丰富繁荣,好 莱坞电影逐渐形成了众多类型片的模式,比如西部片、爱情片、恐怖片、战争片、喜剧 片、音乐片、歌舞片等等。美国的类型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化的电影样式,它指的是 一些人物、情节模式和影片的故事环境造型类似的一种电影。它的特点是:具有重复的 情节动机,循环的类型形象,标准化的叙事模式和特定的表达内涵。如美国的西部片, 其人物就是开发西部的牛仔、土著的印第安人、边境骑警;环境是西部广袤的荒原、突 兀的山岭,故事情节无非是叙述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愚昧,爱情与美色等等。类型 片的产生是电影制片商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最大限度地取得利润的结果。由于好莱坞电 影业的繁荣,到三四十年代,有声故事片的创作和发行达到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创造了 在全球影片发行量和卖座率的空前纪录。好莱坞电影在制作质量上也达到世界领先的高 水平。不少影片,如《大独裁者》、《乱世佳人》、《魂断蓝桥》、《蝴蝶梦》、《公 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等,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好莱坞电影的题材广 阔,风格迥异,形成了通俗的受欢迎的大众艺术。另外,美国影片在技术上也注意不断 创新和发展,对世界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进入40年代后期,美国电影有一个衰落期, 也就是说美国电影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年 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公司垄 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就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 ,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年,电影观众人数 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年前即已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 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此外,最甚者是自1947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 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 1951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800余人被列入黑名单 。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然而,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并没有放弃 ,1954年比伯曼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至今仍受 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
为了振兴美国电影,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的电影文化政策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并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其中包括启用新人摄制适合当代观众口味的新影片,同时支持老一些的著名导演拍摄新风格的影片。这种电影文化政策的调整大约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开始在美国影坛上出现一些新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仍然是围着大众文化的基点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通过电影的梦幻、奇观、大场面,以及精致的光影造型等特点吸引世界的观众。在此时,美国电影出现了一些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好影片,这些带有很强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给美国电影带新景象。首先这些影片干预涉及美国的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如反映越战给美国人民带来灾难和心灵创伤的《归家》、《猎路人》、《现代启示录》、《七月四日出生的人》等等。特别是反映家庭婚姻及伦理危机的《克莱默夫妇》,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家庭伦理现实,繁重的社会压力导致的家庭裂痕以及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它不仅向观众提出家庭破裂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而且还附带涉及许多其它社会问题,例如男女平等问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问题、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美国司法制度下的诉讼问题以及社会竞争的后果问题等等。还有揭露美国司法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的《恶梦》、《公正审判》、《城市王子》等。其次是题材多样,反映了现实中多侧面的生活,有些还是好莱坞很少或是从未反映过的题材。例如,反映工人阶级斗争生活的《诺玛·雷》,反映知识分子苦闷和文化界道德问题的《曼哈顿》等。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没有使美国电影脱离娱乐性大众文化的巢臼。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电影敢于揭露美国当今社会各种问题,突破了原先的许多所谓“禁区”,并且跳出了以前戏剧性理论结构的传统框架,影片不一定全是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而是强调了纪实性和真实性,从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次是占影片总量多数的娱乐片大大扩充了题材,所反映的事件光怪陆离,无所不包。特别是一些以新题材、高科技为代表的科幻片,不惜耗资巨额美元,以赢得大量观众和商业利润。美国现时期的影片虽然五彩缤纷,观众不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严肃题材和有社会意义的影片少了,应该说它带给整个美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美国电影文化同其他国家的电影文化相比,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势和文化特色,其内容更为丰富、类型也更为多样、制作技术更为先进。由于其类型电影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更容易被广泛的观众所接受,因此,这才使得美国电影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统治了世界影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电影便一直扩张其海外市场,逐渐在各国取得一定的地位。但要说成为真正的“全球霸主”,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因为整个世界的政治大环境变化对美国的全球化经济战略发展最有利;而美国的高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各国,则助长了好莱坞电影征服全球的竞争力。进入到世纪末,美国电影更是借助当代传播媒体向世界范围大肆输出自己的电影文化 ,为了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他们把自己的有着大众文化标志之称的电影推向了娱乐的 极致,并且突出了电影的豪华性、奇观化、梦幻性的特点。如一部《泰坦尼克号》,投 资2.5亿美元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加上电脑特技的制作,使影片以极其奢侈豪华 的场景演绎了一段冰山沉船上的爱情故事。而此时,好莱坞的灾难片和科幻片更是席卷 了整个世界,灾难片《龙卷风》、《侏罗纪公园》、《山崩地裂》、《天地大冲撞》等 等,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出笼,使全世界的观众眼花缭乱。这些灾难片或以一直困扰着人 类的自然灾难为主题,如龙卷风、火山、流行疾病,或以科学假说为根据,想象人类在 面临恐龙复活、冰山融化、慧星撞地球这些在劫难逃的灾难时,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科幻片《天煞——地球反击战》、《星舰战将》、《独立日》更是凸现了美国电影现代 梦幻的一面,美国人从未像现在这样,在这类影片中频繁地将自己打扮成假想中的“救 世主”,过足他们拯救世界的瘾。如果说在三四十年代最具美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是西部 片,那么在这世纪末的最后10年最具美国特色的类型电影应该是科幻片了。当然,这其 中包含着电影为了跟电视等其他娱乐产业竞争不得不进行高投入的大制作来满足观众的 视听需要等制片策略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世纪末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心理 。灾难片和科幻片的流行再一次确证了好莱坞的商业头脑——它善于抓住世纪末普遍的 社会心理,加以具体、夸张的方法,成功地拍摄了一部部扣人心弦、富于战栗感的影片 ,使观众既可以在好莱坞的高科技制作下欣赏到一道视听大餐,又使内心深处对于世纪 末的恐慌心理在这种虚拟的场景中得到了宣泄,而这种世纪末的恐慌心理,在西方人的 生活中,是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依据的。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彻底影响了近年来美国电影工业的结构性转变,那就是青少年观众的成长,已逐渐取代成年观众成为电影观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不能不正视这个现实。首先反映出这个趋势的是1996年推出公映的校园恐怖片《惊声尖叫》。此片完全锁定玩电动玩具和打电脑游戏长大的一群孩子为观众对象,编剧凯文威廉森采用后现代手法跟观众大玩“谁是凶手”的猜谜游戏,而谜题则是近十年来一批卖座恐怖片。这种双向互动的观影乐趣,自然比传统的单向吓人恐怖片要来得有趣。除上述恐怖片外,还有一些像《情迷玛莉》、《美国派》等的喜剧片,此外还有一些动画片,象《玩具总动员》、《怪物史瑞克》、以及《海底总动员》等影片,这些影片主要还是给青少年观众看的。
世纪之交的美国电影尽管在题材上、主题上、风格上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影片还是根据文化工业的游戏法则,将一定的商业元素糅合在一起,在几种可以确保票房收入的模式和规则上炮制出一连串迎合大众口味的故事,尽管这些缺乏创造力的、僵化的规则有可能使一个出色的题材成为单纯招徕顾客的噱头,失去原本可能具有的深度和力度,但他却吸引了大批的观众。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主流电影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成功法宝”充分显示了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化工业和金钱至上的基本特征。
二
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典范,它是由当代工业技术生产出来的,是为了获利而向大批消费公众销售的娱乐产品,但另一方面由于制作资金的充足也形成了电影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应该承认美国电影为视听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贡献,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世界对娱乐性电影文化的需要。美国电影的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及其不断的发展定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探寻美国电影成功秘诀,进而去把握美国 电影的美学特色。
首先,美国电影充分认识到了电影的娱乐性本质,并采取各种方式和技术手段去张扬电影的娱乐性。实际上,我们应该抛弃用纯艺术的观念去看待电影的传统做法。要认识到,电影自打诞生时起便是一门大众化的视听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一项企业性生产。作为一项特殊的审美的生产形式,首先应满足人们的审美娱乐的需要。美国人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就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把电影定义为“玩意”和娱乐,并通过经营这种娱乐行业,来获得商业上的利润。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的从影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也为制片人投资人赚足了钱,然而他的另一部名片《党同伐异》虽然拍的也相当得出色,但由于电影的艺术理念太超前,缺乏相应的娱乐性,观众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最后影片的票房收入却以失败而告终,导致了格里菲斯后来不但自己没钱拍摄电影,也没有制片人来找他拍电影,此后便陷入电影创作的困境,且是从此一蹶不振。这充分说明电影创作要占领市场,就必须赢得观众,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也就是说电影作为一门大众化艺术应该重视大众的审美心理,它应该尽可能的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要和娱乐。不管何种类型的影片都应该拍得精彩好看,要让观众在流动的五彩缤纷的银幕世界里,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审美的满足。因为人类有追求娱乐的天生本能,对此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曾谈到:“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到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一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一样的,即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1](P133)这种对游戏和装饰的爱好,在席勒看 来就是人所特有的审美活动,而且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是人的过剩精力的一种合理释放 。由此可见,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人类游戏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席勒的这种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对审美娱乐性的本能追求和艺术本身所应具有的娱乐性。由此来 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的审美的艺术形式,它也不能忽略人类内在的娱乐生理机制,也 应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热衷于 娱乐性电影,也不难理解人们对一些喜剧性的、猎奇性的、刺激性的枪战武打的娱乐性 大片趋之若骛了。人们在这类影片中表现出的情与爱、生与死、沉与浮之中释放着一些 被抑制的潜意识,或者激起对现实环境缺憾的一些幻想,从而在影像视听艺术世界之中 获得某种娱乐性的审美满足。由此可见,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电影艺术首先要满足人们 的精神愉悦,然后才是认知世界、阐释人生和表达理想的审美思考。所以在美国,电影 文化就直接成了一种实惠的大众化的精神快餐,它只需要提供精神的愉悦享受即可。
其次,美国电影以各种视觉造型和高科技手段打造了影片的奇观性。好莱坞电影的奇观性更多地体现在它的文本构成和视觉形象的创造上。也就是说,美国娱乐影片的制作必须是一系列奇观元素的综合,并最终形成一种冲击力极强的视觉奇景。而所谓奇观性无非是指其构成因素的非常规化和宏大化,它具体体现在影片的结构、情节、人物、场景、画面等诸多方面,而且得到了独创性的新颖构置。电影的奇观性来源于美国电影的大制作和大投入。早在上世纪初,由于大金融资本的介入和电影公司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好莱坞就开始了制作大规模豪华影片。如米高梅电影公司推出的《乱世佳人》,影片对美国南北战争进行了史诗性的反映,对主人公跌宕多姿的爱情处理也非常有特色,还 有火车站广场那庞大的伤兵、溃军的聚集,亚历山大城那场映红了半边天的熊熊大火等 宏大场景,以及克拉克·盖博、费雯丽等靓丽明星的出演,再加上当时还很少见的彩色 技术的使用,无不使影片充满了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由此使电影这一大众化的娱乐形 式对观众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后电影的奇观性一直是好莱坞电影获得票房的杀手锏 。在当代,电影面对电视的挤兑,更是以其眩目的奇观性提供一种电视无法望其项背的 独特的视觉体验。一些巨型的灾难片、科幻片和剧情片大量的涌现,如《大白鲨》、《 外星人》、《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影片,以高科学技术的优 势,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电影奇观,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观众的注意力,并为之所带来了 巨大的商业利润。
电影奇观化主要表现在场面的恢宏大气、光影造型的奇特迷人以及影片情节的跌宕多姿和情感的大起大落的震撼性。诸如场面大和画面造型的宏伟,这在好莱坞的影片中可 以说比比皆是。如《泰坦尼克号》中被导演卡梅隆骄傲地称之为“泰坦尼克赋”的那个 场面:当杰克和他的朋友比利站在船头振臂高呼“我是世界之王”时,画面上拉出了整 个“泰坦尼克”的全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海鸥绕着船舷欢快地飞翔,骄傲的“梦之 船”在大海上昂然而行,巨轮劈荆斩浪,犁开万顷波涛。场面之壮观宏伟,气势之波澜 壮阔,令人惊叹之余颇有重睹当年沉落的真正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的感觉。如果说当年 的泰坦尼克号船及其事件就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对它的逼真再现就是一个更大的奇 迹,它会唤起观众不由自主的惊奇感、认同感。而影片中的其他场面,如一对年轻恋人 站在船头感受飞翔的情景,巨轮上由于灾难降临人们空前混乱、争相逃生的场面,以及 作为比照的视死如归、一直在为人们演奏音乐的小乐队的情景,还有巨轮直立海中随即 折断砸向大海的惊心动魄,和大船倾覆后,漆黑寂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的无数的死者的尸 体的画面等,都以其极尽渲染而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刺激和情感激荡。
好莱坞电影的奇观性往往也体现在一些前所未有的奇特的场面和幻想的形象上,而这种形象通常出现在科幻片中。如《山崩地裂》、《水世界》、《活火熔城》等,几乎每部展现了怪异和憾人的场面,使全世界的观众眼花缭乱。这些灾难科幻片或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自然灾难为主题,如龙卷风、火山、流行疾病,或以科学假说为根据,想象人类在面临冰山融化、彗星撞地球或者是火山熔岩毁灭城市这些在劫难逃的灾难,这些奇异的、人们难得一见的场面确实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克隆人在进攻》中那些大批的奇异的外星人,他们个个既具有常人的情感又具备超人能量的进攻技能,在宇宙间他们天马行空,奋力争斗,直杀得天昏地暗。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独具特点的视觉形象,挟其声、光、色之惟妙惟肖,不仅以其特殊的造型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也在改变着我们以往的观影经验和文化观念。其实,充满奇观盛景的美国巨片,以及电影制作者的巨片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好莱坞以其金钱和技术优势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以保证“控制”住巨量的观众和获得高额利润的商业运作手段。
再次,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其影片内涵往往具有超越性。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策略是全球化的,其目的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观众以获取商业上的更大利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美国电影首先在影片的思想内容上打起了所谓“人性”大旗,试图以超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阶级以及不同的政治文化的差异的电影文本,来实现其通行全球化的目的。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以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良知的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而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为底本创作的影片,显然人道主义精神是这部影片的重要的思想背景,没有这个背景,犹太人在战争中所经受的非人的磨难就缺乏强有力的理性冲击;没有这个背景,也就不能够引起世界不同民族和阶级的人们的强烈的同情感。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辛德勒当他由商业意识转变为自觉的拯救犹太人时,这其中也是他的人性精神的复活,此时的他开始冒着生命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的去救护犹太人,特别是几百个犹太女人被关进毒气室时,他及时赶到用智慧和金钱把这些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在影片中也正是辛德勒的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和行为不仅挽救了一大批犹太人,也使影片受到了各国观众的欢迎。美国人将带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化为影片中的视觉造型,将消费群影像转变成人性的对象,从而使影片魔力似的吸引了世界不同的观影者。其次,为了实现美国的超越性,美国人还采取了多元文化杂合的方式来进行电影的创作,以试图满足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人们的审美需要。在历史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多民族的到来和融汇使得这个国家从建国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就决定了美国社会的电影文化的多样性。随着20世纪后半期全球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多元文化元素的聚合就迅速演变为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生产方式,那就是以多元化的视野广收博纳,并将多元文化元素在电影生产中贯穿到底,从而使美国电影的生产不仅能够为本国观众提供娱乐文本,而且也让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因素,并从而喜欢上这种电影文化。为了实现电影文化的多元性,好莱坞早就以开放的姿态聚集了世界各国大批的影艺人才,如来自瑞典的英格利·褒曼、英国的费雯·丽、澳洲的梅尔·吉布森,以及中国的黄宗霑和成龙、李连杰、吴宇森等著名艺人。这些不同国籍、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汇集 到好莱坞,为美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在影片的叙事选择上和 人物塑造上,美国电影除了描绘和反映本国的现实之外,也在极力的去描绘世界不同国 家和民族的生活现实和故事,以吸引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观众。如美国电影中有关中国 历史和现实的影片《末代皇帝》和《花木兰》等就是典型的例证,在动画片《花木兰》 中,迪斯尼以其独特的视觉和手法演绎了中国这个家喻户晓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为了增加这部动画片的趣味性,影片添加了家族保护神木须龙这个角色,虽然他是一 个善于搞笑的小丑角,也正是这一角色的出现,使得影片增加了无穷的童稚情趣。就影 片的题材来看,除了中国的花木兰之外,美国电影还推出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学名著中 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如《理智与情感》、《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 。采取这种方法去向海外推广美国文化,真可谓取得了文化输出和商业利润的双丰收。
可以说美国电影正是牢牢抓住电影的大众文化本性,并依靠其娱乐性、奇观性和内涵的超越性等特点形成了其电影的世界市场商业上的强势地位,使用这种策略,不但形成了美国电影的良性循环,也大大促进了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
面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逐渐所形成的垄断地位,面对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对世界各国不断地的文化蚕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电影本性和导致的世界电影文化单一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感到忧心忡忡,对此,我们还应该认真地反思美国电影的本质以及对各国的文化侵略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美国电影历来是以普及的大众文化来自我标榜的,那么这种大众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对此,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兰克福派的理论家们对此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批判性分析。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概念。而在1944年为了强调“大众文化”并不是指流行于大众的通俗的文化,或者通俗艺术的一种当代形式,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由于大众文化具有对既定社会的肯定性,因此,马尔库塞又把它称为“肯定的文化”。他说:“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按其本身的历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文化,在这个阶段,把作为独立价值王国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这个优于文明的东西,与文明分隔开来。这种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2](P120)从这些理论来看,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之间,汽车生产与电影生产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差别。大众文化是标准化的、公式化、可重复的产品;是按照机械方式、专门化、分解化和流水线的生产形式制造文化商品的结果。与此相联系的是一种特定的大众文化的受众概 念,即消费大批生产的文化产品的大众或接收者。受众被设想成一群被动的消费者,倾 向于大众媒介操纵性的见解,顺从于购买大众文化制造的大批生产的商品的吸引力,苟 安于大众消费虚假的快乐,容易接受促发大众文化的商业宣传。可以说在这种情形下的 大众几乎没有思想,没有反思,放弃了一切批判的希望。实际上,归根到底当代商品化的社会使广大接收者受到了大众文化的集体腐蚀和利用。通过对美国大众文化所进行的 综合性的、本质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得出结论:所谓的大众 文化,是指借助于大众传播技术,通过融合哲学、艺术、政治、宗教和市场商业,实现 对政治意识过滤的一种文化,它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这个结 论对于人们认识当代的美国电影文化的本质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由于强调影片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从而导致了影片内容的简单、苍白,使影片深刻的思想内涵缺失。在不少的美国电影中所表现的大都是离奇虚幻的故事情节,眩目的高技术性的光影造型、撼人心魄的宏大场景的展示等,然而当细心地去体味其内涵时,却让我们感到了其思想内涵的简单和空洞。对此有人戏称“好 莱坞电影是12岁智力的电影。”这说的一点也不错。导致美国电影的这种低智力化同美 国电影的商业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美国电影成本高,投资巨大,那么就需 要更多的观众群,只有美国人自己看是要亏本的,怎么办呢?只能让全世界人民都来看 ,全世界文化水平差异大,要想适应全球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观众的需求,影片的内容 只有简单再简单。对此美国教授爱德华·布莱根尼也曾深入的分析说:好莱坞主流电影 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由于其倾向表现简单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 以及暴力、性爱等人类的基本行为活动。这些电影在类型上已有定式,技巧上追求圆熟 连贯、不露痕迹,观众熟知这类影片的套路,并从预期效果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它直 接靠影像来吸引人,不需要人们动很多脑筋去思考内容,这与大多数观众看电影时想要 放松、追求直观刺激的心理需求是相符的。当美国影业界面向全世界观众拍片的时候, 他必须超越民族、政治、阶级,以及伦理观念的巨大差异,只注重挖掘人性中普遍的心 理和需求,然而这样却忽略不同国家间各自独立的历史和文化,这种艺术的制作方式实 际上损伤了电影的价值。所以说,美国电影内涵的苍白与简单导致了其失去了民族特征 的“没有文化”。
美国电影内容的贫乏除了同商业上的获取有关,更重要的还同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特性有关。由于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大众文化的标准化、齐一化,扼杀了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以及受众欣赏的自主性与想象力。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由于“现代大众文化”的制造者不是从生活出发,从创作主体的本性出发,去表现和再现生活,而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大众文化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复制品,如电影拷贝、唱片、照片、录音带等,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而后被大众购买,从而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扼杀了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总的说来,是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齐一化”导致了人的异化。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乏味的文化同样也会使人变得单调乏味。
其次,美国电影在思想内容上始终贯串着大国强权的政治意识。美国电影在其所谓娱乐性的外衣下对内是一种强制性的意识形态灌输,对外进行的是文化侵略。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在谈到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整合时明确表示:未来的世界文化一定要以美国文化居于支配地位,“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3](P39)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文化全球策略是其既定的目标。美国的电影作为大众 文化向世界范围的大力推广,除了其商业上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 侵略,具体目的表现为对别国意识形态的改变。目前大批良莠混杂的美国电影以大众文 化的幌子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世界各国,并占据了那里的电影市场。即以中国为例,在中 国的电影市场上,每年仅从正规的渠道输入的美国影片就占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14%的 份额,更不要说铺天盖地的美国电影碟片市场和盗版市场,它们都以各种不同的销售方 式走入了千家万户。如此大的市场份额,使得美国电影文化对人们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 增强了。美国电影在获得金钱的同时向别国输出了他们的意识观念,在影片的思想内容 上所体现出来的便是大民族主义的美国精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艺术家用来表达自 己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载体,电影更是如此。这也就是说,在每一部电影的画面和 人物造型的背后,都充盈着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和民族意识。通观美国电影,我们便会 发现其影片大都带有强权的、大美国主义精神。在影片所展示的世界里,作为主人公美 国人的观念、思想,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充满了天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好象美国人总 能代表全人类的意志和世界的发展方向。而其他国家都必须要按美国精神行事,否则就 要对你动武、或进行经济封锁和无端制裁。如此的美国精神在他们运用各种奇思妙想的 打扮下,使这个装在铁盒里的“大使”以其极强的娱乐魅力吸引全世界的人们,也正因 为这样,当我们在兴趣盎然地观看美国的娱乐电影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的却是美国的精 神和观念。像《第一滴血》、《巴顿将军》、《空军一号》等影片便是如此。史泰隆主 演的《第一滴血》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张扬美国精神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兰博为了 寻找越战时失踪的战友,重又潜入越南,他胆量过人、身怀绝技,在同越南军队的周旋 中充分展示了他的英雄本色。他一个人就把越南人搅得一塌糊涂,最后顺利返回美国。 然而影片在大力突出的娱乐性中模糊了越南战争的性质,实际上这次战争是美国所进行 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兰博并不是什么英雄,而是屠杀越南人民的刽子手,影片通 过美化了的兰博在宣扬美国的强权政治和侵略有理。美国电影在各种不同的影片中宣扬 美国精神的同时,却没有忘记攻击污蔑其他国家的民族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影片《真实 的谎言》、《白宫动员令》、《巴顿将军》中都把和美国精神相左的国家当成了打击和 诋毁的对象。只要不符合美国精神的其他社会制度都应是他从事战争的对象,必欲诛杀 之而后快。综上所述,美国好莱坞电影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精神就是一种大国强权政治, 对别国就是一种文化的侵略。
再次,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对主体自我意识的麻醉与颠覆。美国电影首先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的,实现其商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其所谓的无害的娱乐性,从而去赢得大众的青睐。在这一点上,首先,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它借助于虚拟的梦幻,美化现实,虚构掩饰现实矛盾的假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在人们仅从映像中,通过电影院放映的影片或无线电的广播,就已经接触到了文化,文化与日常生活已经联结在一起。这种条件更便于“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4](P135)这种欺骗,一方面是美化现 实,掩饰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是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 费者。而一般的大众,面对现实激烈的生存竞争,他们的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了争取和改 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在繁重的劳作和打拼之余,他们也需要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方 式获得身心上的解脱和精神上的轻松。这也就是说为什么美国电影中到处充斥着荒诞、 滑稽、虚幻、色情、暴力等内容,因为这些东西最能吊起人们的胃口,最能满足人们的 好奇心和窥视心理,以便从中获的娱乐的感受。美国电影对这种娱乐和文化消费内容与 形式的极力推行,实质上是在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明晰认识力。法兰克福 学派认为,在西方社会,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整个世界都得通过文化 工业这个过滤器”。[4](P177)这种过滤就是压抑人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能动思维。 “今天,文化消费者的想象力和自发性之所以渐渐萎缩,这不能归罪于心理机制。文化 产品本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声电影,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4]通过这样的 过滤,大众文化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了人们对强力统治、对制度弊病的不满和 反叛的欲望,甚至使得不幸福也变为屈从和顺从的一种手段。这样,追求另一种社会的 政治意识就被它铲除了。纵观美国大多数娱乐性很强的影片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充满了 夸张的幻想性,并且热衷于去表现超出常态的怪异事件,从而使的影片远远的脱离了人 们的现实生活,以至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梦幻神话,《空军一号》就是此类虚构的梦幻的 影片,片中美国总统的座机突然被劫持,总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巨大智慧,奇迹般的保 护了自己的家人和全体乘客,显然这种影片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这种 影片可以使人们陶醉于那个充满声光、打斗的虚幻世界里,但是它不去表现人类的真实 ,不描绘人类的真实生存状态,而是一味地制造虚无飘渺的神话,这样人们就无法通过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去真正地认识世界和社会,当然也无法真正把握美国这个复杂的社会 ,最终导致人们对美国社会本质及其统治思想正确判断方的迷失,这可能就是美国电影 极力张扬娱乐性带给我们的最大尴尬。
通过对美国电影文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典范,他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也为当代大众提供了不少好的娱乐文本,但对于这样一种有影响的文化现象,我们必须认清它的意识形态本质,警惕它的文化扩张的政治目的,以及由于它的市场扩大占领所带来的电影文化的单一性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探索市场环境下电影创作的规律,拍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我们民族精神和传统的电影精品,以消解美国电影文化的强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