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军,李勇枝,高建义,张瑞涛,于娇妍,徐媛,张旸,乔元,王庆伟[1](2018)在《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后肢去负荷的方法分别建立1、2、3周和4周模拟失重模型,对照组同期正常饲养。测定大鼠的体重、肝功、肾功和心肌酶谱指标,计算体重增长率及脏器系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大鼠的体重增长率逐渐降低,2周后发生显着变化(P<0.05),3周后更显着,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心体比和肾体比均升高(P<0.01或P<0.05),而胃体比呈降低趋势,于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比和肾脑比均显着升高(P<0.01或P<0.05);1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5)、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P<0.01)显着升高,3周后球蛋白(P<0.05)、尿酸(P<0.01)显着升高;1周后碱性磷酸酶、白蛋白、胆碱酯酶(P<0.01)、直接胆红素(P<0.05)显着降低,2周后总胆汁酸、淀粉酶(P<0.01)和3周后总蛋白(P<0.05)均显着降低。结论模拟失重对大鼠身体功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体重增长被抑制,肝、肾以及心肌功能均受到严重破坏,模拟失重时长的增加会加剧这种伤害。
许志,韦明,宋晋忠,李延军,刘保真[2](2018)在《载人航天医监设备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组成部分,航天医监设备(aerospace medical monitoring devices,AMMD)是保障航天员的在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撑。以航天医监设备研制需要遵循的原则为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美、俄、欧空局医监设备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我国载人航天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等任务医监设备研制情况,描述了空间站任务医监设备发展成为包含心肺功能评估、体液指标检测、骨骼肌肉功能评价等在内的全方位医监设备体系,并展望了未来航天医监设备的发展方向。
李龙,包俊,蒋绒颖,李明,申开州[3](2017)在《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光电脉搏心率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解决医院人工看护成本高、医疗器械监护接线繁多等缺点,设计了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光电脉搏心率监测系统。方法该系统以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作为通信载体,以自组网的方式监控无线网络节点。系统终端节点监测病人的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通过路由节点将心率数据逐级转发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节点汇总并保存监测数据。结果完成了无线传感网络中各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监护中心上位机软件设计。结论经实验调试该监护系统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并且具有低成本、易于维护、工作稳定等特点。
本报记者 于莘明通讯员 王朝社 周学军 陈国玲 李超军[4](2008)在《只待飞天走太空》文中研究说明“现在,所有技术问题都已归‘零’,只待‘神七’发射。”日前,记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访“神七”发射准备情况时,该中心党委书记张胜勤轻松地作了开场白。 “神七”并不是“神六”的简单重复。在归“零”前,各系统科技人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神七”的特
李顶立[5](2008)在《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人体血压随着生理周期、个人情绪、外界和内在的各种刺激而产生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由于血压参数受身体状况、环境条件及生理韵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单次测量或断续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别,而连续测量方法可在每个心动周期测量血压,在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测试设备比较复杂,对传感器定位要求较高,不适合应用于长时间连续血压监测。针对这种现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提出了将光电容积脉搏波归一化的思想,根据归一化脉搏波模型建立了心血管系统参数提取和舒张压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失重环境下的人体血压无创连续测量。与柯氏音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结果满足AAMI标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血压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无创连续血压检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归一化脉搏波模型的心血管系统参数提取。针对脉搏波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动脉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影响脉搏波传播速度的因素,详细分析了光电容积脉搏波与动脉内血液压力波形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虽然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幅值不能直接表征动脉中的血液压力,但光电容积脉搏波可以反映出动脉中血液压力变化状况,且一致性较好的结论;在分析心血管系统的单弹性腔模型和双弹性腔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心血管模型中动脉血压与各项心血管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将光电容积脉搏波归一化的思想,解决了光电容积脉搏波幅值离散性较大,无法直接发映心血管系统参数变化的问题;并提出利用归一化后的光电容积脉搏波,计算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外周阻力等心血管系统参数的方法。2.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和归一化脉搏波理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方法。对根据脉搏波传导时间计算收缩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不同个体进行脉搏波传导时间与收缩压关系标定试验,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从而得到脉搏波传导时间与收缩压关系方程,并利用关系方程连续计算收缩压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计算舒张压的方法。对个体进行标定实验,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提取个体心血管参数。在动脉血压连续测量过程中,利用个体心血管参数以及利用脉搏波传导时间实时计算得到的收缩压值,即可以连续计算得到舒张压值。3.基于小波变化的脉搏波信号处理。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为微弱生理信号,由于人体的动态变化,使测量信号受噪声影响较严重。同时,由于不同人体动脉弹性、指端毛细血管含血量不同,测量得出的脉搏波信号形状变化很大。本论文对脉搏波信号的频带分布特点和其中各类噪声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对脉搏波信号除噪和重要特征点的识别。对于处理前后的波形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将小波变换应用于脉搏波信号除噪和特征点检测效果很好。4.无创连续血压监测仪器开发。为了在地面模拟实验和载人飞行期间,对航天员实施全面有效的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提出要求,开发一套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对航天员血压、血氧饱和度、每搏心输出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无创连续测量,并能同时实时提供心电和脉搏波的原始信号。航天环境的特殊性要求系统体积和功耗要小,分析功能要强,能够对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并提取出各项生理指标。针对空间特殊环境下的生理信号测量,本研究设计了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应用小波变换对心电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特征点识别,并应用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失重环境下的人体血压无创连续测量。
庞之浩[6](2005)在《当代载人航天器技术纵览》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0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实现了新的飞跃,神舟-6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在太空飞行了5天后于10月17日平安返回。神舟-6飞船的飞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宗河[7](2005)在《采用大量新技术 完美迈开第二步 神舟-6飞船使中国载人航天又上新台阶》文中认为
赵启全,周革强,张爱民,夏云,姜剑[8](2004)在《发射场航天员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航天员医监系统的工作特点以及工程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研制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陈欣,宿双宁,王宪民,俞进[9](2004)在《首次载人飞行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的研制及飞行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是载人飞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天员提供工作、生活保证。本文介绍了乘员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装船产品的主要技术方案及进行各项测试的研制过程,并对飞行结果作了分析。
韦明,张葵,杨云,焦学军,盛娟,许志[10](2003)在《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制一个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心电、呼吸、体温、血压信号的软件系统 ,用于对飞船座舱内航天员生理信息的监测。方法在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硬件平台上 ,由软件完成A/D转换 ,信号的实时处理、存储和传输。结果实现了对航天员心电、呼吸、体温和血压信号的实时采集 ;从心电数据中实时提取心率值 ;实现了生理数据的存储 ;并将实时存储生理数据和提取出的生理参数传送给飞船系统。结论该软件系统可以满足载人飞行医学监督的要求。
二、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方法 |
1.4.1 SD大鼠失重模型的建立 |
1.4.2 SD大鼠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体重变化 |
2.2 脏器系数的变化 |
2.3 生化指标的变化 |
3 讨论 |
(2)载人航天医监设备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医监设备概述 |
2 国外航天医监设备概况 |
2.1 俄罗斯的医监设备发展 |
2.2 美国的医监设备发展 |
2.3 欧洲太空局的医监设备发展 |
3 我国载人航天医监设备体系发展 |
3.1 一期任务医监设备 |
3.2 二期任务医监设备 |
3.2.1 出舱活动医监设备 |
3.2.2 交会对接任务医监设备 |
3.2.3 空间实验室任务医监设备 |
3.3 空间站任务医监设备 |
4 展望 |
(3)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光电脉搏心率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方案 |
1.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1.2 传感器的选择 |
1.3 微处理器模块的选择 |
2 系统硬件设计 |
2.1 总体设计 |
2.2 CC2530核心硬件电路 |
2.3 CC2591发射功率放电路 |
2.4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 系统软件设计 |
3.1 协议栈的运行机制 |
3.2 系统节点软件设计 |
3.3 软件设计 |
4 系统测试 |
4.1 网络性能的测试 |
4.2 网络自愈能力测试 |
4.3 数据采集测试 |
5 结论 |
(5)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用缩写含义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意义 |
1.3 现有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简介 |
1.4 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1.5 项目背景介绍 |
1.6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脉搏波与动脉血压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动脉血压的生理机制 |
2.2.1 动脉血压的形成 |
2.2.2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2.3 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播 |
2.3.1 脉搏波的形成 |
2.3.2 影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 |
2.3.3 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测量方法 |
2.4 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的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心血管参数提取原理分析与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心血管系统模型介绍 |
3.2.1 单弹性腔模型 |
3.2.2 双弹性腔模型 |
3.3 动脉压力波形图与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
3.3.1 平均动脉压 |
3.3.2 外周阻力 |
3.3.3 血管顺应性 |
3.4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心血管参数提取方法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4.2.1 心电信号调理电路 |
4.2.2 脉搏波信号调理电路 |
4.3 数据采集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 |
4.3.1 硬件部分 |
4.3.2 软件部分 |
4.4 单检软件设计 |
4.4.1 软件流程 |
4.4.2 软件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脉搏信号处理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5.3 基于小波的脉搏波消除基线漂移和噪声的方法 |
5.4 基于小波的脉搏波特征点检测 |
5.4.1 小波变换检测信号的奇异点 |
5.4.2 应用小波变换检测脉搏波信号特征点 |
5.4.3 检测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估算动脉血压 |
6.1 引言 |
6.2 利用脉搏波传导时间估算收缩压 |
6.2.1 利用脉搏波传导时间估算收缩压原理 |
6.2.2 根据脉搏波传导时间计算收缩压的方法 |
6.3 利用归一化光电容积脉搏波模型估算舒张压 |
6.3.1 利用归一化光电容积脉搏波模型计算舒张压的方法 |
6.3.2 根据模型计算舒张压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实验与结果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案与过程 |
7.2.1 人体舒张压对比实验 |
7.2.2 人体血压长时间跟踪对比实验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项目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10)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软件系统功能实现 |
软件可靠性设计 |
结 论 |
四、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J]. 赵军,李勇枝,高建义,张瑞涛,于娇妍,徐媛,张旸,乔元,王庆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6)
- [2]载人航天医监设备技术发展与展望[J]. 许志,韦明,宋晋忠,李延军,刘保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
- [3]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光电脉搏心率监测系统[J]. 李龙,包俊,蒋绒颖,李明,申开州.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7(05)
- [4]只待飞天走太空[N]. 本报记者 于莘明通讯员 王朝社 周学军 陈国玲 李超军. 科技日报, 2008
- [5]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 李顶立. 浙江大学, 2008(09)
- [6]当代载人航天器技术纵览[A]. 庞之浩. 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7]采用大量新技术 完美迈开第二步 神舟-6飞船使中国载人航天又上新台阶[J]. 宗河. 国际太空, 2005(11)
- [8]发射场航天员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赵启全,周革强,张爱民,夏云,姜剑. 载人航天, 2004(03)
- [9]首次载人飞行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的研制及飞行结果分析[J]. 陈欣,宿双宁,王宪民,俞进. 航天器工程, 2004(01)
- [10]飞船舱载医监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制[J]. 韦明,张葵,杨云,焦学军,盛娟,许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