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大学生的融合教育发展浅观察
杨 烨 常晓茗 任一帆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高校除了将残疾大学生引进来外,还要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尤其是视障大学生,他们大都从特殊教育学校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在学习上、生活上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从视障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校园环境,探讨视障大学生在融合教育过程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融合教育 视力障碍 非隔离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体现基本人权、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对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融合教育最初主要是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特殊学龄儿童少年,尽可能地安排在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的形式享有无差别的教育机会。2017年我国将融合教育首次写入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融合教育已成为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不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且不断延伸,让更多特殊人群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学府,实现残疾人的教育公平。本文旨在通过对在校的视障大学生进行深度调研,探索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如何让视障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眼》上曾经提出过:“共享单车本质上其实只是一项单车租赁服务,相对于共享经济而言没有必然关系”。
英国脱欧后与各国尤其是美国重新签订贸易协定也是英国媒体重点关心的内容;该语料共1188字,共出现7种架构,共42次。其中,占比最高的几种架构为旅程架构(12次,占比29%)、方位架构(9次,占比22%)、人际关系架构(6次,14.6%)
一、视障大学生融合教育过程中的困境
融合教育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进化的产物,是伴随着“正常化”运动与“回归主流”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融合教育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主张让每个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平等接受适宜的教育机会,享有正常化的教育环境,核心是强调“教育公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融合教育的理念流入我国,开启“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让更多残疾人儿童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开始融合教育的发展。但国内很多学者纷纷表示,“随班就读”模式仅是融合教育的初级阶段,现实中我国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今年产销会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种新型化肥,具有种地养地、提升耕地质量功能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农用微生物菌剂等有机类肥料成了展会一大热点。
首先,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升级,丰富图书馆的盲人阅读资料。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大约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视障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始终处于弱势状态,在阅读等自主化、个性化的信息获取行为中表现得尤其为突出。一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建馆之初较少考虑视障人群的阅读需求,购买盲人阅读资料的经费有限。另一方面,要把普通的文献信息转化为可用、可感知的媒介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人力加工和软件处理,过程烦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一些文献生产者不愿生产视障读物,导致图书馆内适合盲人学生阅读的资料十分有限[3]。
实现学校图书馆、机房、资料室、会议室、学生宿舍等教学、生活环境的无障碍化,保障视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首先,一些教师特殊教育能力匮乏。融合教育倡导“零拒绝”的教育哲学,在学校里视障大学生可以同普通学生一道进入课堂参加专业学习,老师也会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尽量让他们坐在教室的前排,安排班级干部或其他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与之合坐。这种做法看似做到了“零拒绝”,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融合教育。一些老师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对残疾学生,尤其是视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弱点把握不准,不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会使用一些视频资料或者板书进行教学,这是对老师教学评价考核的一个指标,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并不符合视障学生。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既满足普通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迎合视障学生的特点呢?融合教育的目标是彻底告别隔离的、等级制教育体系的影响,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合成为统一的教育体系,而不是简单的“随班座读”“随班混读”。英国在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时,学校不再安排特定的教师开设独立的特殊教育课程,而是将教授特殊教育能力的责任分配至每位教师身上,要求他们将特殊教育的知识融入平时的教学中[2]。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忽视视障学生的学习诉求,但这种忽视很多时候并不是主观意识所为,更多是由于自身缺乏这种特殊教育能力,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满足视障学生的学习需求。
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特教知识、技能的培训。学校应当对在校教师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保障教师能够积极参与特教知识、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多关注、关心、关爱视力障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以来强调“仁爱”“正义”和“人本”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无论出生贵贱、贫富等,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高校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融合教育工作,尊重残疾学生,帮助、服务残疾人学生。学校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教师更好地教育、服务残疾学生,比如对高校教师授课过程中按照残疾学生的比例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助或津贴支持。
二、产生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缺乏培训
部分学校对教师缺乏一定的融合教育知识、技能培训。一些高校教师在专业本身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特教知识方面却知之甚少。部分高校老师对“特殊教育”茫然,遇到残疾学生,尤其是视障学生时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在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特教知识和技能,一些高校老师往往忽略盲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以往的、适合普通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专业教育,不利于盲人大学生成长。
(二)缺乏硬件措施
除此之外,教材的不到位是融合教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学生手中的教材大多没有翻译成盲文教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视障学生只能请周围的同学帮忙,以“听”的方式学习,上课时全身心地做笔记。他们要付出其他同学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进行专业学习,所承受的学习压力是其他同学的好几倍。
学校缺乏一定的硬件措施以保障视障大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随着残疾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越来越被教育学界认可,视障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不可分割的特殊群体,他们迫切想通过高校阶段的学习实现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提高,以提高文化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3]。但国内现有的一些高校图书馆难以满足视障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尽管有些高校,比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有盲文阅览室,但是使用效率并不高,其藏书量不能满足视障学生的阅读需求,更替速度相对较慢。
三、视障大学生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向
(一)建立奖励机制
其次,目前一些大学为视障学生提供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满足视障学生的基本需求。特殊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残疾人的教育安置形式应该是非隔离、最少限制性的,有利于他们日后回归主流文化,融入正常社会[1]。那么,要实现真正的融合,就要让周围的社会环境适应残疾人的需求,适应视障大学生的需求。图书馆、资料室、机房、教室甚至校园的道路、宿舍等都应当充分考虑视障学生的需求。社会支持理论普遍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作为接纳视障大学生的大学校园,已经充分考虑视障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多方需求,但在实际过程中校园里的一些软硬件措施还是不能满足视障学生,导致部分视障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便。
(二)完善校园无障碍环境
学校目前尽管采取了一系列便捷措施帮助视障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但在实际过程中,视障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之路还是走得艰难。
自1987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开设招收盲人大学生,开启我国盲人大学生零的突破以来,至今视力障碍者接受高等教育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及残疾人高等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培养的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在校学生中有488位残障大学生,占在校学生的7.9%。除阳光学院通过聋人单招考试,单独招收聋人大学生开展仅针对聋生开设的专业教育外,其余均分散在学院的各个专业以融合教育的形式获得专业教育,其中视力障碍大学生主要分布在管理学、社会工作、康复学、音乐等相关专业。
⑱爱新觉罗·弘历:《嘉兴道中作》,许瑶光修、吴仰贤等纂:《光绪嘉兴府志(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其次,提高盲用电脑在高校机房的普及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盲人大学生也需要运用计算机知识。1988年我国已经引进盲用电脑,但至今仅有0.11%盲人群体掌握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技能的缺失,使视障大学生难以使用输入设备及时而全面地将学习内容记录下来,更难以使用读屏软件阅读大量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料,限制了视障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认知范围[4]。
(三)创建包容环境
积极营造宽松、愉悦、包容、接纳的校园环境,帮助盲人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些盲人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状况而感到自卑,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在遇到困难时会羞于表达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创设无障碍的物理环境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精神环境的无障碍化,鼓励盲人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鼓励普通学生积极帮助、服务盲人学生。
参考文献:
[1]庞文.我国残疾人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7,12(4).
[2]邓猛,赵梅菊.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3(12).
[3]张竹赢.基于视障大学生阅读需求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4]庄天舒.视障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视障大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改革与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J-c/2018/29)、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高等融合教育目标指导下视障生学业适应研究”(编号:2018000026002YJ)阶段性成果。
标签:融合教育论文; 视力障碍论文; 非隔离论文;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