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创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10000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得到了较好的成果,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我国要想更好的发展,还要将城市与乡镇统筹规划起来,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在此背景下,就要做好城乡规划工作,促进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城乡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并针对城镇的建设与乡村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建设;乡村发展
1、城乡规划的要求
1.1系统协调
在城乡体系规划中,需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面对人多地少、人均资源贫乏、城乡规模小、城市实力不均横的局面,必须协调好土地资源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互关系,协调好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与城乡发展的相互关系,需要重点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目标的相互关系,因此,城乡体系规划首先要注意的是系统协调。
1.2科学结合
1.2.1空间的结合
从广义的角度看,城乡规划,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优势,实行外向型经济,或作为内地与国外的中转站,发挥经济通道的效果,不仅要合理开展中心城市还应积极推进和完善小城镇经济建设,结合区域经济优势,承担中心城市压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圈。
1.2.2小城镇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人口对单位面积耕地的需求正在减少,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需求转化为工人。这需要小城镇不断科学融合。对现有城镇进行兼并调整,对要点城镇进行扶持,优先开展,以满足现实情况的需求。
目前,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完善的运行机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完成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中国经济与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联系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目前的城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城乡规划需求下的城镇建设措施
2.1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府是最大的资源所有者,市场是有效资源配置的驱动力。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结合,形成“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双重权力机制,走的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的路线。在充分发挥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创造制度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理等核心重点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在城市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用于优化城乡人力、土地、资本等资源配置,成功走上一条独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结合政府指导、区域发展、市场运作和民间参与,发展特色城镇化道路。
2.2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2.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完全放宽对城镇建设的限制,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优先保持稳定的劳动关系、长期举家工作生活在城市、住房工作和收入稳定的流动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实行统一的国家居住证制度,使得居住证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据,从而消除了黏附在户籍关系上的城乡间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一方面,有必要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引入多个供给单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力,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府对公共服务采购的筛选和评估机制,做好进入、价格、质量、退出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公共服务质量。
2.2.3市民化必须建立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
增强非农产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带动就业;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2.3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为此,要优化布局,促进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控制开发强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要传承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2.4构建多元的城镇化融资渠道
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扶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业,鼓励引导设区市、县(市)和小城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搭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市政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引进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保险资金运用、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
3、加强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措施
3.1引导资金,加大对农村的建设
在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区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尊重大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加大农村建设资金的引入,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进行农村的建设和规划。提升农村建设宏观决策的整体水平。
3.2提升农民整体参与城乡规划的水平
加大对城乡的具体规划以及建设的力度,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发现,城乡规划以及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农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因此就需要提高要农民参与规划的水平,对村民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3.3扩大乡镇发展规模和空间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新型乡镇注重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运用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传统规划格局,适度扩大了新型乡镇发展规模和空间,坚持园区发展规划与镇区规划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新型乡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为把新型乡镇规划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民生殷实,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文明和谐,区域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乡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为更好的统筹城市与乡镇的发展,就要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在城乡规划需求下,使城镇向稳定性、多元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并促进乡镇向更大规模空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相铎. 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范凌云.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06):106-113.
[3]孙海军.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黄文娟. 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9.
论文作者:魏泰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城乡论文; 城镇化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乡镇论文; 城镇论文; 城市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