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审计的目标为检查工程价格结算与实际完成的投资额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是否存在虚列工程、套取资金、弄虚作假以及高估冒算的现象。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电算化手段、审计内容的复杂多变和期望差距的存在等客观原因,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不强,审计的工作程序、审计方式、方法和审计环节等本身隐含审计风险等主观原因的存在,会形成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合同
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是指投资控制机构和控制人员,为了使项目投资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投资全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激励、惩戒等一系列活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投资是否成功,更是我国投资控制的有效保障。而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加强做好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一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遵守的原则
1、 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由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极大的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避免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有效节省了施工费用成本,真正发挥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促使工程造价行业的蓬勃发展。
2、 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与质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是质量控制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意识到人对于质量的重要性,将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激发人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由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实际操作性较强,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不完加强和完善自我建设,才会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促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质量控制效果。
3、 必须加强做好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不仅要注重与前期的质量控制工作,还有对施工过程以及质量验收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加大对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这也是提高工程造价设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4、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如果没有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制定明确的规则要求,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这对于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影响。但是,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审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累积宝贵的工作经验,掌握更多有效的工程造价投资数据,对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加以改正,真正实现建筑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5、审核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保持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在进行工程造价的审计过程中,能够客观冷静的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坚决不允许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以此来保证工程造价市场的正常发展秩序。
二、审核材料价格,做好询价调研工作
认真审核材料价格,搞好市场调研,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施工合同中关于材料价格约定的相关条款为:材料价格执行省市某期价格信息。建设工程结算中,主体结构中所用的材料价格及安装主材价格遵照此约定。而对于装饰装修工程中所用材料,由于品牌、档次的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价格信息中此部分价格缺失或者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中所用材料的实际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一般处理办法为:有建设方签字确认的价格执行该价格,建设方无签字确认价格的参照同期市场价。审计过程中,应由施工方提供经建设方认可使用于该工程的材料品牌、档次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调研,可提高询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材料供应商的报价与实际的材料采购价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工程造价审计中的管控研究对策
1、完善审计证据,防范事后审计风险
工程造价审计一般采用全面审计法、对比审计法、标准图审计法、分组计算审计法、筛选审计法以及重点抽查审计法等方法,对合同协议审核、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材料差价及取费标准进行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被审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尤为重要,包括工程立项文件、设计资料、监理合同、招投标资料、施工合同、施工图、施工日志、变更签证、工程进度资料以及工程款结算资料,审计人员要严格依据这些资料,认真审核工程计量、工程量变更签证、定额的套用、材料价格及费用套取等内容,深入实际,勘察测量数据,做好审计记录,取得施工单位签字认可的审计证据,防范事后审计风险。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目前审计工作主要还是靠人在干活,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审计质量,因此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应加强同行间的业务沟通,定期交流各自宝贵的审计经验和案例,必要时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掌握建筑领域的新知识。另外由于政府审计的特殊性,审计人员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这就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使其具备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品德。
3、审计全过程参与,重心前移。目前对于工程项目中后期的施工管理相关监督工作较为看重,对于前期如设计、咨询方面关注和监督力度不够,而前期工作对于项目的造价影响往往更大。因此应加强事前和事中管理监督,推行绩效审计,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决策依据、设计方案的优化、招标文件和标底编制等情况进行标前绩效审计,对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合同执行、分包情况、监理情况等进行跟踪审计,将审计风险尽可能消灭在前期阶段。
4、依法审计,使审计结论具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支撑。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事审计工作,不但要求结论合法,还要求程序合法。对各种法律法规应仔细研究,吃透其精神,对各种法律法规之间有冲突的地方要多方咨询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为了防止不符合规定程序建设的项目通过政府审计进行“漂白”,审计人员还应熟悉各类工程项目规定的建设程序,对未按要求备案的变更项目不予审计,对不合规的项目不予接收或向有关部门移送其违规线索。
5、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执行。审计部门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谁签字谁负责,明确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当年完成的审计项目选择一定比例进行审计复审,重点是审计证据的完整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看审计深度和广度是否达到要求,审计有无遗漏重大问题,如果复审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之外,视误差大小对审计人员给予相应处理。对于一些重大项目,还可以采用二次抽查复审和异地交叉复审,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的环节也很多。只有把质量意识贯彻始终,加强审计法规和建筑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使每一个工程造价审计项目都成为精品,同时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卓士杰.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审核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2007
[2]丁继明.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J].中国审计,2014
[3]洪亮.浅议审计环境下的投资审计管理[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4
论文作者:楼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