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职教师捐赠制度研究_国子监论文

清代官职教师捐赠制度研究_国子监论文

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代论文,制度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捐纳,又称赀选、开纳、捐输,清代又称“捐纳事例”,简称“捐例”,即官吏捐加级、封典,平民捐贡监、封典,生员捐例贡从而取得入仕资格等。捐纳这一做法始于秦,秦得天下,令民纳粟而赐以爵,汉代承之,唐肃宗至德二年,纳钱百千文,与明经出身;宋真宗、神宗以赈济实边,相继实行纳粟补官法,明代又有捐职与纳监之分,至清遂成条制。(注:关于捐纳之演变,可参见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之“序论”,哈佛燕京学社1950年版。)清代之捐纳分为两类,一为“暂行事例”,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期满或事竣即停,主要是捐实官;一为“现行事例”,主要是捐虚衔、封典和出身。

明前期首开教职捐纳之风气,纳马纳粟者可除授地方儒学教师(以下为论述方便有时用“教职”一词),到成化元年(1465年),鉴于地方官学教职质量下降,在吏科给事中沈畯等人的建议下,朝廷下令凡学正、教谕必用副榜举人,而岁贡、纳马纳粟等项人员只授训导(注:《明宪宗实录》卷二二。),成化四年(1468年),又定纳马纳粟等项没有参加过科举之监生,不准选授教职。(注:《礼部志稿》卷七○。)有清一代,入官重正途,即重视从科举出身者(进士、举人)和五贡(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及副贡)及荫生中选拔官吏,但同时由异途(如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监生、俊秀)入仕者仍占相当之比例,尤以捐纳一途入仕影响最大,成为清代文官选拔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官学教师之选拔亦重正途,但与以往各个朝代不同的是,清朝之教师捐纳,始于康熙朝,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诸朝而废止于光绪朝。尽管对于这一制度人们议论纷出、褒贬不一,朝廷对于官学教师捐纳之具体实施措施也时有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捐纳一途,相当数量的人取得了在官学尤其是地方府、州、县学任教的资格。明清官学教师捐纳制度的实施,不仅对官学教师这一专业群体的选拔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数量、质量、任用、出路、职业声望,由于明代地方官学教师捐纳尚未成为条制且影响不大,记载不多,因此下文主要以清代为例,对官学教职之捐纳制度进行探讨。

一、清代官学教师捐纳项目

清代捐纳之项目,《清史稿》谓:“捐途文职小京官至郎中,未入流至道员;武职千、把总至参将。而职官并得捐升,改捐,降捐,捐选补各项班次、分发指省、翎衔、封典、加级、记录。此外降革留任、离任,原衔、原资、原翎得捐复,坐补原缺。试俸、历俸、实授、保举、试用、离任引见、投供、验看、回避得捐免。平民得捐贡监、封典、职衔。”(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在官学教师捐纳制度中主要表现为报捐官学教职、捐复教职、改捐教职、降捐教职、教职捐指省改省、捐纳教职试俸与实授等方面。

1.报捐官学教职。清代教职捐纳始于何时,史籍无明确记载。(注:关于清代教职捐纳始于何时,许大龄先生在《清代捐纳制度》一书引《清史稿·选举志》谓:“(顺治)十七年,以亢旱日久,复令民纳银充贡,并得选教职”,但查《清史稿》,原语为“十七年,礼部以亢旱日久,请暂开贡例,令士民纳银赈济,允之”(卷一百二十,《选举七》),后文亦未提及捐纳教职一事。)一般认为清朝文官捐纳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用兵三藩急需军饷而开暂行事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复准捐纳岁贡以复设训导用”(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十。),由此可知,清代教师捐纳始于康熙十三年之后,康熙二十六年之前,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有西安事例,规定“恩、拔、岁、副并纳贡已未考职贡生教习,捐米一百五十石以学正、教谕用”,(注:《六部则例全书》之《户部则例》(下),《捐叙》。)捐纳者主要有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例贡及贡生教习,捐纳对象主要是州学学正及县学教谕等,雍正、乾隆后,范围又有扩大,后乃沿为定制,每开一事例即遵行之,在京文职中,正七品之国子监监丞,从七品之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助教,正八品之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从八品之国子监典簿,在外文职中正八品之州学正、县教谕、从八品之府州县训导等皆在捐纳之列。

2.教职捐复降革留任。教职捐复降革留任指被降革教职者以纳钱方式恢复其原有教职职务,其实质是以钱抵销处分,具体来说分为四项:

其一为在京教职捐复降级留任。按《增修现行常例》中“七品捐银二百一十两,八品捐银一百七十两……俱准其复还一级,再有多降之级,俱照此数减半捐复”之规定,国子监监丞、博士及助教(七品)和国子监学正、学录及典簿(八品)因事故降一级,要捐复原职需花银二百一十两,而被降两级要想恢复原职则需多花一半银数。

其二为在外教职捐复降级留任。《增修现行常例》对此有明确规定:“司府首领以下教职、佐杂等官,六品捐银二百五十两,七品捐银二百一十两,八品捐银一百七十两,九品以下捐银一百三十两,俱准其复还一级,再有多降之级,俱照此数减半捐复”,则府卫教授(七品)和学正、教谕及训导因事故降一级,要捐复原职同样需花银二百一十两,而被降两级要想恢复原职也需多花一半银数。

其三为在京教职捐复革职留任。《增修现行常例》规定,“国子监监丞捐银四百六十五两,国子监博士捐银四百五十两……国子监典簿、国子监典籍俱捐银五百四十三两……俱准其复还原职”,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十五日又奏定,“教职本无守土及捕盗之责,其因学宫被毁,议以革职者准其加倍半捐复”。(注:《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二。)

其四为在外教职捐复革职留任。《增修现行常例》规定:“府教授捐银二百八十两,州学正、县教谕俱捐银二百六十两,府州县训导捐银一百八十两,俱准其复还原职”。(注:以上所引《增修现行常例》文分见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319页、319页、320页。)

3.教职捐复降革离任。教职捐复降革离任指被降革教职者以纳钱方式恢复其所降之级和所革之职而以原官补用,也分为四项:

其一为在京教职捐复降级离任。按《增修现行常例》中“七品捐银四百二十两,八品捐银三百四十两……俱准复还一级,再有多降之级,俱照此数减半报捐。准其复还所降之级,以原官补用”之规定,国子监监丞、博士及助教和国子监学正、学录及典簿因降一级离任,要报捐原官需花银四百二十两,而被降两级报捐原职则需多花一半银数。

其二为在外教职捐复降级离任。《增修现行常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司府首领以下教职、佐杂等官,六品捐银五百两,七品捐银四百二十两,八品捐银三百四十两,九品以下捐银二百六十两,俱准复还一级,再有多降之级,俱照此数减半报捐。准其复还所降之级,以原官补用”,则府卫教授和学正、教谕及训导因降一级离任,要报捐原官需花银四百二十两,而被降两级要想报捐原官也需多花一半银数。

其三为在京教职捐复革职离任。《增修现行常例》规定,“国子监监丞捐银九百三十两,国子监博士捐银九百两……国子监典簿、国子监典籍俱捐银一千零八十五两……俱准其复还所革之职,以原官补用”。

其四为在外教职捐复革职离任。《增修现行常例》规定:“府教授捐银五百六十两,州学正、县教谕俱捐银五百二十两,府州县训导捐银三百六十两,俱准其复还所革之职,以原官补用”。(注:以上所引《增修现行常例》文分见《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21页、321页、322页、322页。)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捐复降革离任所需要银数正好为捐复降革留任的两倍。

4.改捐、降捐教职。改捐指捐任与原捐官秩品相同之别职,而降捐指革职官吏以纳钱的方式获得低于原官(一般在二级之内)的职务,“革职官员,如有情愿照原官一、二级报捐者,准其报捐补用”,科举及贡生出身者被革职后可降捐教职:“革职人员内有进士、举人、恩、拔、副、岁、优、廪贡出身者,准其各按应得就教之职,降捐补用”(注:《增修现行常例》,《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20页。),同时那些因捐复原官不准的官吏也可降捐、改捐教职,“捐复原官业经奏驳呈请降捐改捐及由科目出身呈请捐入教职者准予核办。”(注:《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二。)

5.教职捐指省、改省。捐指省、改省指部选人员在掣签之前要求选定省分为指省,在掣签之后要求更换为改省,康熙四十年(1701年),“浙江巡抚三宝奏请教职捐不论双单月即用者,设加捐分发,到省委用。均报可”;(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咸丰三年(1853年)又规定:“进士即用知县并俸满教职、教习期满,……于未经掣签之前有按指省银数报捐者,即准紧指捐之省补用,毋庸别捐分发银两。已经掣有省份者,如愿另指省份,仍令先捐离省亦毋庸另捐分发。”(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10页、314页、308页、309页。)

6.捐升教职。现任实缺人员不论正途、捐纳,均可依照咸丰间《筹饷事例》之规定报捐升职,已升署而未实授人员也可捐升,但需捐足两层银数。捐升教职也是如此,同治年间修订的《增修筹饷事例条款》规定,“由廪贡生报捐双月训导,递捐双月教谕续行捐升者,无论何项官阶,均照贡监生报捐银数扣足。其已经捐至不论双单月并分发各员,即照指捐之官各本条所载现任加捐银数办理。”(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10页、314页、308页、309页。)

二、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中的“花样”、“试俸”及“班次”

在清代教师捐纳制度中,还有“捐花样”、“试俸”及“捐免试俸”等一系列措施,并对捐纳教职所属选用“班次”有明确规定,现分别简述如下:

1.教职捐“花样”。清代将捐先用称作买“花样”,即捐纳官或非捐纳官,于本班上输资若干,使班次较优,铨补加速。清朝能使铨补加速的班次名目日新月异,花样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捐应升、捐先用、捐双月、捐单月、捐不论单双月选用、捐新班遇缺、捐新缺尽先等。如《文职报捐各项本班尽先》中规定“大挑二等之员,有按复谕尽银数报捐者,即专归复谕先选。有按复训尽先银数报捐者,即专归复训先选,有按复谕、复训两项尽先银数报捐者,方归两项统选。”(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10页、314页、308页、309页。)至咸丰三年(1853年),又对大挑二等人员捐教职之花样进行扩大,“有捐复谕尽先银数者,准归教谕、复设教谕二项统选。有捐复训尽先银数者,准归训导、复设训导二项统选。有捐复谕、复训两项尽先银数者,既归四部统选”(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10页、314页、308页、309页。);同治四年(1865年)又规定,候补即用、委用、大挑、议叙、拔贡、教习、教职人员,准捐各本班尽先补用,照例定各本职本班尽先不减成银数赴陕西捐局报捐。下表为咸丰、光年间三次捐纳事例中教职捐“花样”银数表:

筹饷、郑工、海防三例教职捐花样银数表(两)

花样银数(两)

筹饷例(1851年)海防例(1884年)

郑工例(1887年)

分缺先分缺间

本班尽先

分缺先

分缺间

本班尽先 遇缺先

国子监监丞 837

754

558

669.6603.2 446.4669.6

国子监博士、助教

810

729

540 648583.2

432 648

国子监学正、

学录、典簿 977

880

651

781.6 704 520.8781.6

教谕

693

624

462

554.4499.2 369.6554.4

训导

477

430

318

381.6 344 254.4381.6

2.捐纳教职“试俸”及“捐免试俸”。试俸制度本为保证官吏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乾隆以前对于捐纳官吏包括教职普遍适用,规定捐纳教职例应试俸三年,三年后合格之教职方能实授:“捐纳试俸实授:康熙六十一年议准在内郎中以下小京官以上、在外道府以下杂职以上,均令其于现任内试俸三年,方准照常升转。试俸三年实授之后,仍接算试俸年月,照常升转,不行扣除。其从前捐纳各官,已满三年者,停其试俸,未满三年,仍以从前到任日期接算试俸三年。现任各官,无论已未俸满三年,又照例捐升者,仍令于升任内试俸三年,均自到任之日扣算俸满。在内各部院堂官,在外各该督抚具题到日,准其实授。杂职教官免其具题,止令咨部注册,准其实授。”(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四。)对于国子监捐纳教职的试俸,规定“凡本监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官,有捐纳出身者,例应试俸三年。如果称职题请实授,奉旨后咨部注册。”(注:《钦定国子监则例》卷二五。)但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户部奏请保举、考试、试俸捐免例,限制之法,自是悉弛”(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但实际上捐免试俸只能捐免一定期限而非全部捐免,如在《文职分发分缺先用等项人员捐免试用》中规定,“拔贡教习、教职、知县及大挑教习、教职、分发河工并议叙人员,概系应扣二年,均准其捐免试用一年”。(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09页。)

3.捐纳教职相应选用班次。在清代的官学教师捐纳制度中,对官学教职捐纳者所处的班次及顺序曾有明确规定。如中央官学中国子监监丞、典簿,乾隆三十四年定先选应补之人,其次进士一人、举人二人与捐纳之人轮流间用;国子监博士、典籍,乾隆十一年议准捐纳之人与升班之人间用,嘉庆十六年又奏准国子监博士缺出,用科甲捐升一人、外升一人、京升一人;(注:《皇朝政典类篡》卷二百四。)地方官学中复设教谕用恩贡一人、拔贡一人、副榜一人、由正途捐纳一人,捐纳无人,以举人就教者抵补,贡生教习一人,明通举人二人,教习轮用二人,之后将肄业期满之恩拔副贡选用一人;复设训导用岁贡二人,由廪生捐纳一人,岁贡教习一人,教习轮用二人,之后将肄业期满之岁贡优贡选用一人。(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五。)由上述规定可知,捐纳教职者主要在复设教谕与复设训导两班内候选,至咸丰三年(1853年),又对捐纳教职的班次进行扩大,大挑二等人员也可报捐经制教谕与经制训导,而“未经挑选人员,均准其照举人捐足复谕、复训两项银数报捐,以教谕等官四项注册。”(注:《增修筹饷事例条款》,《中华律令集成》(清卷),第309页。)

三、清代地方官学教师捐纳实施基本情况:以雍正年间教职选用为例

在清朝,吏部是通过掣签的方式统一选派各省教职的,捐纳地方官学教师也不例外。按规定,大选教职在双月进行,急选教职在单月进行。在这里,我们选取雍正元年中两次大选教职(下文实例1和2)和两次急选教职(下文实例3和4)的实例对捐纳地方官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1.两次大选教职中捐纳教职的基本情况:

实例1:康熙六十一年十月掣签、雍正元年二月奉旨拟用。本次共选教职53名,涉及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其中捐纳教职者共15名,具体为:直隶3人;江南3人;河南1人;陕西1人;浙江1人;福建2人;湖广1人;广东1人;广西2人。

实例2:雍正元年六月掣签、八月奉旨拟用。本次共选教职57名,涉及直隶、山东、山西、江南、江西、浙江、河南、福建、陕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其中捐纳教职者9人,具体为:山东1人;山西1人;浙江1人;江西1人;河南2人;湖广1人;广东2人。

2.两次急选教职中捐纳教职的基本情况:

实例3:雍正元年元月掣签、三月奉旨拟用。此次急选教职共掣签教职6名,涉及直隶、江南、湖北、福建等省份,其中捐纳教职者2人,分别为:江南1人;湖北1人。

实例4:雍正元年五月应掣签而六月实掣、八月奉旨拟用。此次急选教职共掣签教职10名,涉及直隶、山东、河南、福建、陕西、广东、四川及贵州等省份,其中捐纳教职者3人,分别为:直隶1人;山东1人;河南1人。(注:以上四次教职选任实例可参见邢永福主编:《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对上述雍正年间四次教职选拔的分析。从范围上看,上述四次教职选拔涉及全国大部分省份,其中在两次大选教职中,捐纳者主要为各府州岁贡和副榜初捐教职者,捐纳时间和所遵捐例各不相同,捐纳教职所占比例分别为28%和16%,平均比例为22%;两次急选教职主要捐纳者为捐升之原任教职及改捐之候选教职,捐纳教职所占比例分别为33%和30%,平均比例为31%。如果再参考其他一些时期教职选用情况,每年应有数十名捐纳者被选为教职并且有三年的试俸期限,而平均每省也应有数十名教职是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取教职的,如河南巡抚田文镜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奏折中也提到河南当时捐纳教职的数量:“臣考验过任满捐纳教职内尽有才品优长、年力壮盛之员,现在留任交代者四十六员”(注:《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而在乾隆时期,“捐例既开,输者踊跃……教谕、训导等官,仅浙江一省,已不下七十余员”(注:乾隆四十一年上谕,转引自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第44页。),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教职的捐纳与州县守令等的捐纳一样已经冗滥,曾任国子监祭酒的清代学者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称:“左都御史张鹏翮疏言,州县守令教职,捐纳冗滥,九卿集议遂欲通过改幕职佐贰等官”。(注: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卷一。)

四、清代官学教师捐纳之要求及程序

在清代,捐纳官学教职有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其要求和程序为:

首先,俊秀和贡监初次捐纳教职者,地方官予以审查并取邻族保结:“贡监吏员捐纳候选等官,俱令本籍地方官查明实系身家清白并无假冒顶替情弊,缮具册结申送该管府州,藩司核转,由该督抚报部查核注册铨选,”并规定“州县申送赴选册结以接到部文之日限于半月内取具族邻甘结出详”;(注:《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三,《各省捐纳人员赴选》。)

其次,户部收捐。户部捐纳房主管全国捐事,具体收捐或由部库、或由外省,或部、省均得报捐,咸丰后由京铜局负责捐事。对于京外捐复教职者的交银期限,明确规定:自奏准奉旨之目起限三个月内将捐银上库,逾限不交即行扣除,不准捐复。如限内实因患病不能持银上库,由相关人员进行验报,有案者准于呈报病痊之日起二十日内上交捐银,如又逾限不交,不再延期,而病痊后补缴捐项与依限上库者的铨补班次也不相同。(注:《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二,《京外捐复人员交银定限》。)

第三,给照。“凡报捐者曰官生,闻予以据,曰执照。贡监并给国子监照”。(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执照的内容包括捐纳的起因、遵循的文件、捐纳价格、捐纳者的姓名、籍贯、原有职衔、收捐的时间、收银机关、现授予官职的名称、收执者(包括捐纳者本人及其曾祖、祖父、父亲)的姓名和发照时间等。

第四,赴选。乾隆二十一年议定,凡初捐人员包括初捐教职者,在户部咨文送达吏部五十五日后方准铨选,赴选时需有特别的具结和画押:“捐纳人员除由本籍起文赴选应照例办理外,其在京仍饬令五六品京官出结,再有该省京官正途出身内公举一二员总司查核画押。务须查明该员实系身家清白,并无隐匿犯案、改名朦捐等弊方准铨选分发。”(注:《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三,《各省捐纳人员赴选》。)除此之外,对捐复、改捐、降捐、捐升教职者的铨选也有详细的规定。

五、清代官学教师捐纳中的“禁捐教职”问题

清朝自康熙朝始开捐纳官吏之制以来,捐例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直到清廷即将灭亡之时,捐纳制度才寿终正寝。由于捐纳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军需、营田、河工及赈灾所需大量费用,同时能“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并借异途以“牵制科甲”从而防止科目出身之官僚结党营私、朋比党援,又能满足一些官僚及地主子弟纳赀入仕的需要,因此尽管有清一代废止捐纳制度的议论纷起,朝廷也曾数次下令停止捐纳,但结果却是不断增开捐纳事例,官场腐败,名器益滥。

在清代,对于官学教师捐纳问题尤其是对俊秀、增贡、附贡初捐教职问题有很多激烈的反对意见。反对捐纳教职主要出于两个考虑:其一,地方官学教师作为师儒之官,承担端正士习、教化育人之重责,如果教职由捐纳而得,他们僭列师席,道不尊而师不严,则有妨对学生之教化;其二,从教学能力上看,捐纳教职者往往年龄较轻,知识与经验缺乏,很难承担起教书育人之责任。基于种种考虑,清廷也曾多次下令对捐纳教职者的身份资格进行严格限制。

在康熙年间,已有反对捐纳教职的意见。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户部议奏将捐纳岁贡选用教职停止:“捐纳岁贡之人,行谊未必历练,诗书未必通晓,而俨然师席,求其师严道尊,兴行教化,岂可得耶!捐纳之人日多,则正途日滞,应将以前纳过岁贡,仍以教职员缺录用外,嗣后将捐纳之例停止。”(注:《六部则例全书》,《礼部学政全书》(下),《学政》。)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虑到以往俊秀、贡生输资为教职而不胜训迪表率之责,遂下令“俊秀准贡捐学正、教谕者改县丞,训导改主簿”。(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

雍正元年(1723年)谕“直隶各省,教职等官乃专教士子之人,今准捐纳,以致文理不通少年,反为学问优长、年高齿长者之师”,下令各省教职除正途照旧选用外,其由生员捐纳贡生而得教职者,五年任满,教谕改以县丞用,训导改以主簿用。(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十。)同时又定“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等官停止捐纳,专用正途出身之教授、学正、教谕升授,其不系正途之候选、修补者改补本监典簿及鸿胪寺主簿。”(注:《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一。)雍正三年(1725年),又下令捐纳教职人员内由廪生出身者,原通文理,依旧以教官选用,廪生捐纳岁贡者按照捐纳日期先后以复设训导选用。

嘉庆时期,准由廪贡生捐纳教职,而增广生与附生则不准捐纳教职。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月山西道监察御史蔡炯在《为请酌宽流品以广登进事奏折》中奏请允许增、附生捐纳教职(注:蔡炯在奏折中称:“廪生既以食饩之故准捐教职,而曾经数列优等之增、附生,皆以未经补廪食饩,概不得报捐,虽报踊跃乐输之心,殊无秉铎司训之望,似亦未免偏枯,应请旨饬下该部……其增生、附生曾考居一、二等者,准其与廪、贡一体报捐教职。”见《嘉庆年间请开捐例史料》,载《历史档案》2003年第4期。),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准增、附生捐纳教职,但年龄必须在三十岁以上,而其后道光三十年(1850年)之顺天捐例又进一步取消了年龄的限制(注:参见咸丰元年给事中汪元方奏折,具体内容可参见《皇朝政典类篡》卷二百十一,《捐纳》。),《清史稿》谓:“宣宗、文宗御极之初,首停捐例,一时以为美谈。自道光七年开酌增常例,而筹备经费,豫工遵捐,顺天、两广及三省新捐,次第议行。其时捐例多沿旧制,惟于推广捐例中准贡生捐中书,豫工例中准增、附捐教职而已”。(注:《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二,选举七。)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给事中汪元方奏而下旨停止增、附生捐纳教职:“教职有考课诸生之责,增、附生员学业尚浅,骤令司铎不足以示矜式,著即将增、附捐教一条永行停止,至前贡捐生已经选补者,应不准其滥膺保荐。”(注:《续清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三,《选举十》。)但实际上,这次并未真正停止增、附捐纳教职,而因户部奏请变通俟军务告竣再行停止而作罢,咸丰八年(1858年)因山西巡抚恒福等奏请而再次下令停止,但直到光绪末年才真正停止。

如果说清廷对于捐纳教职一事态度暖昧、模楞两可的话,那么作为正途出身耗十数年或数十年才得一教职的士子来说,心中充满的是愤慨和无奈,咸同年间贵州著名学者郑子尹得选荔波教谕,有诗云:“千金大物方归手,八品高阶等上天。——自注:例、举贡捐教官,费千金即得,近日附学生亦然”,而他候补二十多年才得到八品教谕,这无疑是对师道尊严的极大讽刺。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为了师道尊严,宁愿清贫一生也不愿捐纳教职,如无锡人刘齐,康熙丙寅年贡入太学,“或劝纳粟为教官,齐贻书邵义曰:‘教官虽微,当为诸生分义利之辨,奈何己先以纳粟进耶?’亦却之。及卒,方望溪侍郎苞大书其墓道曰‘狷者刘言洁先生之墓’”。(注:徐珂:《清稗类钞》(狷介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33页。)

总体上讲,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内容繁杂,争议不断,几乎贯穿了有清一代二百多年,是清代官学教师选拔制度和清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代这一专门从事文化教育的职业团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标签:;  ;  ;  ;  ;  ;  ;  ;  

清代官职教师捐赠制度研究_国子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