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黄艳明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黄艳明

黄艳明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水利所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为了缓解河道污染危机,确保新时期国内群众用水的安全性,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存在施工管理不到位或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河道整治工作的成效,所以创新管理措施势在必行。本文从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原则入手,然后重点就其施工管理创新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河道整治;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在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河道堵塞、水污染以及洪涝灾害等河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大众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整治河道拥堵等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进行了许多实践性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当前国内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中依旧存在管理措施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成效,强化专项管理刻不容缓。

1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根本目的是要确保河道排洪的稳定性,且水质不存在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整体性原则。在整治河道的时候,相应的施工范围要涵盖河道的左右两岸和上下游等全部位置,确保整治的全面性。其二,综合治理原则。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不可忽视滩地和河槽的处理,确保可以协同河道、河槽与滩地来进行共同治理,这是确保整体治理效果的关键。其三,客观规律原则。在整治河道期间,为了确保河道整治施工有序开展,必须要注意抓住和运用河道河势所展现出的客观规律,比如河道排泄水规律等等。其四,分清主次原则。为了确保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效率,要对各项施工内容进行科学划分,明确其中的重点和要点,之后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来进行施工。其五,因地制宜原则。在整治河道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立足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等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施工方案。比如,可以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多使用当地的施工材料,这样有助于降低河道整治施工的总成本。

2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

2.1 做好施工准备

(1)加强施工教育培训,提升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施工队伍是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主体,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该处所指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施工现场中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首先,要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其次,要针对不同类别施工队伍开展不同的教育培训。比如,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学徒制、情景模拟或远程培训等多种培训法来提升他们的施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要注意加强施工现场中不同施工工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确保更加高效地开展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工作。

(2)重视施工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在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快构建和应用一套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其中融入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和章程,必要的时候可以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或小组来实时监控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奖惩责任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约束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有助于减少他们出现违规施工行为或错误施工行为的次数,提升他们工作积极性。

(3)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在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涉及到众多施工材料,其中任何一种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都可能会给河道整治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施工前必须要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具体就是将质量管理理念贯穿于施工材料购买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购买河道整治工程石料的时候,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标准与要求,选择一些质地坚硬,级配性较好的优等石料,且需要在进入到施工现场前由专门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达标后方可入场。

(4)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前,还必须要在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条件、施工建设条件、施工人员和进度等相关施工因素的基础上,做好施工方案制定工作,明确施工位置以及施工中所需要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与此同时,要做好施工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可以在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出现突发事件后可以及时加以解决,避免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2.2 优化河道整体结构

其一,要做好河道形态建设。考虑到河道整治过程中睡眠落差和流速的差异性会对河道岸坡造成冲刷,所以在进行河道护坡建设过程中,如果水面流速比较大,水面落差较高,那么可以选择L型混凝土或重力式块石结构类型的挡墙,且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或混凝土等具有较高安全性系数的材料;反之则可以直接应用生态护坡技术。其二,要做好河道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河道期间,可以采用三维植被护坡、河岸绿竹护坡等生态护坡技术,或者采用生物珊、植物浮岛等生态恢复技术来治理河道生态问题。其三,要做好河道景观建设。立足于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规划和环境保护需求,科学构建河道防护林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此外,要注意综合治理骨干河道和小河道,确保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贯通性,这是确保河道治理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举措。

2.3 做好水环问题治理

所谓的水环问题,实际上就是指水质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这是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际治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治理手段,具体要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应用截污纳管方式来综合治理当前河道中所存在的各种污染源,避免其进一步污染河道,同时采取生物净化等治理措施来妥善处理已经出现污染问题的河道,改善河道水质的质量。其二,做好河道水系连通工作,疏通存在拥堵问题的河道,使其具备良好的水源疏通能力,将“死水系”盘活,这样可以利用活水的自我净化作用来逐步改善污染问题。其三,要强化对河道周边居民和厂经营者的聚焦于培训,使他们可以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排污标准来排放污水,避免不达标污水排放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河道水污染问题。

2.4 加强河道岸坡整治

河道岸坡整治也是当前河道整治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应的整治措施及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其一,为了增强河道岸坡的自我保护功能,可以在整治河道岸坡过程中采用斜坡式浆砌石生态护岸方式,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和标准来进行施工。其二,可以采用直立式浆砌石护岸施工技术,这也可以对河道岸坡进行有效整治,尤其是可以极大地增强河道的防洪性,尤其适用于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河道整治工程中。其三,为了更好地满足生态保护建设需求,可以在整治河道岸坡的时候应用自然植被护岸这种护坡技术,充分利用植被的固土作用来加固河道岸坡。

2.5 积极引入先进施工技术

除了上述一些关键施工管理措施外,为了更好地提升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还必须要重视先进施工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如高坝技术、清障降噪技术、河道形态治理技术、河道断面治理技术、勘测技术等等。通过这些先进河道整治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个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环节,均需要将质量理念、安全理念和生态环保理念等必要理念贯穿在施工中,不断增强施工管理的整体计划性和合理性。

3 结语

总之,河道整治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其质量关乎生态建设和城市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了高效地开展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工作,必须要在做好施工管理机制和施工方案制定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优化河道整体结构,强化水环问题以及河道岸坡等关键环节的施工管理,确保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继霞.关于河道整治工程中施工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2493-2495.

[2] 何建祖.加强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论述[J].城市建筑,2015,(15):317-318.

[3] 马权清.加强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9):112-113.

论文作者:黄艳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黄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