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二次危机——四川上市公司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股份制改制,发行并上市股票,已经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最主要途径,这已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同。然而,国有企业并非“一股就灵”,特别是以国有控股的方式发行上市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上市之后走下坡路的企业达50%以上,1/3以上的企业出现失去配股权、潜亏,甚至巨额亏损。它们再度陷入了要靠政府行政援助才能持续经营的地步,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国有企业的第二次危机。
截至1999年底,四川上市公司在全国总数排列中名列第三,其中有因发行上市股票而获得快速发展的,也有发行上市之后走下坡路,以至连年亏损,最后不得不进行重组的。从1993年至1998年上市国有控股企业47家中,有18家公司曾经发生亏损,占上市国企总数的38%,共有27家公司曾丧失配股资格,占上市国企总数的57.4%。如果加上那些持续经营存在问题的企业,四川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现了或出现过危机的公司占上市国企的76.6%。
我们对四川从93年到98年5年中上市的5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统计,30家曾经丧失配股资格,即:红光实业、禾嘉股份、成百集团、长江包装、东方电工(现鼎天科技)、广华化纤(现英豪科教)、成量股份、四川峨铁(现川投控股)、四川金顶、东新电碳、东方锅炉、宜宾纸业、工益股份、四川长虹、中川国际、东方电机、川盐化(现东泰控股)、川天歌(现天歌科技)、金路集团、蓉动力(现银河动力)、长城特钢(现川投长钢)、川长征(现托普软件)、蜀都、倍特高新、银山化工、川长江、成都联益、美亚股份、四川锦华、西南化机。在52家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47家,集体控股2家,民营控股3家。在丧失配股能力的企业中,有27家为国企,1家集体,2家民营。
曾经出现亏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红光实业、成百集团、长江包装、广华化纤、成量股份、四川峨铁、东新电碳、东方锅炉、中川国际、川盐化、川金路、长城特钢、川长征、蜀都、银山化工、美亚股份、四川锦华、西南化机。共计18家。另外9家国企上市公司, 虽未发生帐面亏损,但已失去配股能力,并且业绩曾经已处于亏损边缘,它们是:东方电工、四川金顶、宜宾纸业、工益股份、东方电机、银河动力、川长江、倍特高新等,沪市龙头四川长虹去年年报也未达配股资格线。还有一些公司,虽然保住了配股资格,但持续经营能力已成问题,如前锋电子、四川制药(现全兴股份)、四川电器(现博瑞传播)、成都华联、新钢钒、泰康股份(现聚友网络)、第一纺织等等。以上28家亏损或失去配股权的企业,加上一些持续经营存在问题的企业,四川的上市国有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有控股公司曾经出现或正在发生经营危机。
从四川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来看,也呈现出亏损面逐年加大,亏损额逐年增加的局面。四川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1997年为0.457 元,98年为0.378元,99年为0.29元,98年较97年下降了17.28%,99年较98年下降了21.62%,下滑幅度逐年增大。亏损公司家数98年为4家,99年增加为8家(民营企业1家),亏损公司占总数的15%。由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不达标,目前四川已有21家公司失去了配股资格,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0%左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四川上市公司如此大比例的业绩下滑并第二次陷入困境呢?
1.先天不足,是部分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所谓先天不足,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虚报利润伪装上市的,红光实业、东方锅炉便是典型。红光实业发行新股前已亏损,且设备超期服役。东锅虚增1亿多利润。这种企业上市之后必然业绩无法为继。 二是1992年以前实行的股份制试点,因募集资金少,债务仍很沉重。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数是按1∶1发行股票,其中一半的企业所募资金虽能补充资本金,但仍无法改变公司负债过高的财务状况,更无法投资新的项目。三是企业包袱过重,特别是非经营性资产未能彻底剥离,从而造成企业养社会的局面。四川有的三线建设时期建立的企业,虽然搞股改时也进行了剥离,但这些企业都是自成体系,企业建设于山区的乡镇中,远离中心城市,因此后勤服务、退休职工等大量包袱虽与企业名义上划断了,实际上仍主要靠通过各种渠道在上市公司获得收入而生存,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这些先天不足,无力自己改变被动局面,又无法获得新资金调整财务,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逐步走向亏损也就成为必然。
2.因行业原因造成上市公司业绩下滑,逐步陷入困境。
重组前的广华化纤、泰康股份及第一纺织、四川锦华、美亚股份属化纤纺织行业,四川峨铁、长城特钢、成都联益、工益股份属钢铁行业。重组前的川长征、蓉动力以及成量股份、东方锅炉、东方电机,属机械行业。川盐化、川金路属化工行业。还有红光实业,重组前的川天歌、东新电碳、宜宾纸业、长江包装等,其所属行业或所生产的产品,或属夕阳行业,或产品市场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在四川已失去配股资格的21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朝阳行业和新兴企业, 受行业不景气影响达100%。
3.因募股资金投资失误,造成了一大批上市公司经营困难。
ST东控当年投资的塑胶等,全部失败,损失上亿元。蓉动力投资中密度板,天歌投资工程塑料和房地产,金路投资人造革,广华化纤投资细旦丝,长钢投资搞50万吨新区,蜀都超微粉体材料等等,都未能产生效益,从而无法获得回报,拖了公司的后腿。
4.因行政干预,造成企业包袱增加。
因行政干预,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求政绩,强迫上市公司兼并亏损国有企业,为上市公司加重了包袱。特别典型的是四川德阳市,为了塑造德阳市国有企业无亏损的形象,市政府让一些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金路集团就在政府的安排下,兼并了8个亏损国有企业, 造成一个厂养九个厂的局面,将金路这样一个当年业绩连年增长,成长性仅次于四川长虹的绩优公司拖垮,东方电工也被迫兼并了多家亏损企业,加重了企业负担,大大拖了公司发展的后腿。
5.改制不转制,是造成国企上市后业绩下滑的最重要的原因。
国家宏观环境不好,行业状况不好,但仍有很多企业在盈利,仍有很多企业在增长。作为中国企业中的精英,上市公司理所当然应该盈利,应该成长。但实际上,大部分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不能成为最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就是因为企业机制没有转换,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而言,表现出来的是:
国企总是追求摊子铺大,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当一部分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并没有真正转变经营机制,决策层没有转变观念和思路,因此目标仍然是铺摊子、上项目。一些国企上市公司为扩大发行新股和配股,不惜采用虚报利润等各种手法,选择项目时缺少高度责任感,致使发行新股或配股募集的宝贵资金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有的甚至反而成为企业的包袱,最后不得不加以剥离,金路集团、天歌、蜀都等企业都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由于机制未转变,国有企业管理者往往是向上级负责,而不是向股东和企业负责,以保官护官为主导思想。企业办社会,过分重视政治上的表现,在人事安排上搞平衡等,用老一套国企的思路来指导企业行为,致使企业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虽然很多国有上市公司都进行了机构改革,但与民营企业的管理机构相比,仍然有巨大的差距。
由于国有资产主体的缺位,企业管理者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没有迫切的愿望,责任意识淡薄,有的国企负责人甚至吃里扒外,化公为私,挖国企的墙角,肥了自己,搞垮了企业。一些国有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后,入主的民营企业老板对国企管理者责任意识的淡薄深感吃惊,从这一点我们更加认识到,国有企业不改制难以搞活。
由于企业机制没有转变,企业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无法真正建立,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能真正调动起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象金路这样的国有上市公司,一年流失大专以上人才就达二、三十人。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使国有企业在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力量更显薄弱,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后劲。
四川上市公司中,机制转换不充分的企业较多,相当部分企业,基本上还是沿用老一套国企方式运作。由于改制不彻底和机制不转换,造成了企业不适应市场竞争,成本高、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误,从而使股改上市的优势全部丧失。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初,业绩是不错的,如蓉动力、东碳、金顶、天歌等企业,在同行业中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机制并未彻底转换,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逐渐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再加上受行业不景气的影响,有的逐渐滑向亏损的深渊。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大气候不十分景气的93~98年中,四川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大部分属于传统行业,其中30%以上企业所属行业全行业亏损,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先天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改制不充分等等原因,近一半的企业陷入困境,需要下重药才能救治。
从97年下半年开始,四川已有1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其中17家为国有腔投公司。大部分公司经过重组后,已彻底改变了企业状况,进入良性循环。即:英豪科教代替了广华化纤、川投控股代替四川峨铁、川投长钢代替长城特钢、深圳富通达重组中川国际、湖南银河集团重组蓉动力、托普软件代替川长征、新钢钒代替攀钢板材、聚友网络代替泰康股份、新泰克入主前锋电子、成都博瑞入主四川电器、郎酒集团入主成都华联、全兴集团入主四川制药、鼎天科技代替东方电工等。另外3家,即四川金路、ST东控、西南化机虽已重组, 但仍然比较困难,西南化机还将进行二次重组。尚有13家企业没有完成或正在进行资产重组,如红光实业、成量股份、东新电碳、蜀都、美亚股份、四川锦华、成百集团、第一纺织、长江包装、另有几家公司尚未进行重组,如四川金顶、东方锅炉、宜宾纸业、东方电机等。
从15家已经进行了资产重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看,大多数已经走出困境:四川制药、川长征、广华化纤、蓉动力、川天歌、中川国际、鼎天科技、前锋股份、东控、四川电器等10家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高科技领域或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业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见下表)。其中川长征、广华化纤、四川制药等一些企业重组后,业绩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一跃进入绩优股的行列。英豪科教每股收益由重组前的0.01元增加到98年0.65元,99年0.88元,名列99年全国上市公司业绩排名第5位。 净资产收益率列全国第7位,成长性列全国第一位;四川制药97年每股收益0.198元,全兴集团入主后,经过资产置换和资产注入,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99年全兴股份每股收益达0.84元,跻身证券市场十大绩优股行列;托普软件每股收益由重组前0.01元增加到98年的0.5元、99年的0.65元, 成为全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
当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已无力挽救上市公司的继续下滑时,上市公司寻求一个有实力的企业作靠山,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等手段,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当新资产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以后,夕阳产业便可从证券市场平静退出,最终达到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的目的。因此,企业重组不失为一个挽救亏损或持续经营存在问题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选择。
已进行企业重组的上市公司重组前后主要财务指标对比一览表
每股收益(元) 净资产收益率(%)
97年98年99年97年98年99年
鼎天科技 0.290.250.2510.211.02
10.91
聚友网络 0.130.160.276
10.26
11.716.76
前锋股份 0.220.256
0.133
10.31
10.96
11.9
金路集团 0.18-0.14
0.007
7.45-19.93 0.41
托普软件 0.011
0.504
0.650.594
20.75
24.45
英豪科教 0.010.650.880.6128.16
43.73
川投控股 0.007
0.2 0.140.3710.18.09
银河动力 0.220.340.2310.34
13.55
8.8
全兴股份 0.198
0.240.841
10.15
11.01
41.66
川投长钢 -0.42
0.110.107
-42.41 10.31
9.39
西南化机 0.170.177
-0.135 11.74
10.91
-12.85
博瑞传播 0.210.260.189.7510.97
12.13
中川国际 0.330.230.1110.61
6.948.72
成都华联 0.250.340.3410.12
10.20
10.23
ST东控0.120.110.1012.48
10.26
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