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 要】目的:讨论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50%,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I水平、血沉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中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疾病,多因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与腺病毒感染引发。目前认为病毒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免疫应答反应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疾病反复发作,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针对于该疾病,需要实施有效的治疗[1],本文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心界扩大等,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1.3±4.9)岁,发病时间2~7d,平均发病时间,(4.4±1.1)d,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2.2±5.1)岁,发病时间2~8d,平均发病时间(4.1±1.3)d,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比价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3)排除患有严重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其主要的治疗药物为抗病毒、营养心肌等,针对患者的情况,必要是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和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针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可口服普罗帕酮等,治疗15d。
1.3.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加入中药汤剂,其基础药方为五味子、红花、丹参、黄连各10g,苦参、太子参、麦冬等药物各15g,黄芪30g,这对于胸闷气短的患者可加入栝楼、薤白等药物;针对于心悸乏力的患者可加入甘草和白术;针对于痰多上火者可加入陈皮、半夏等药物进行治疗;而血瘀的患者可加入桃仁、当归等药物。将以上药物水煎服至200ml的药液,每日一剂,每剂分早晚二次服用,连续治疗15d。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沉、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1.5判定标准[3]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均恢复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有所恢复;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复发,心电图检查异常,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检测持续升高。
1.6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15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沉、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 I水平下降,血沉均上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心血管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多因心脏受到病毒(本柯萨奇、埃可、腺病毒等)的侵犯发生感染,诱发心肌间质发生炎症改变及心肌细胞变性[2]。病毒性心肌炎多发于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且普遍发病较急,又好反复发作,此外,不同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患者主要为呕心、心悸、胸闷等症状,一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心律不齐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理想,病情进展可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3]。有研究证实,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特别是炎症早期,造成心肌细胞损伤、丢失主要原因在于病毒复制、感染所造成机体出血程序性的心肌细胞凋零。以往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以对症治疗和增强心肌营养为主,但是常规的西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已得到认可[4]。
在中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属于胸痹、心悸的范畴,主要由于热、湿、痰三毒郁阻于心脉,以致血液不畅而发病,而“ 癖”“ 毒” 留伏于心,引发气短、胸闷、心悸等诸多症状,又造成该病日久不愈,固以涤痰化疲、清热祛湿为治疗原则,在本次研究的药方中,太子参、五味子、麦冬、黄芪等药物可起到补气养阴、敛阴复脉、清热解毒、生津化瘀等效果;黄芪具有抗病毒之功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力;丹参可起到益气补血,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以上药物进行配伍,利于机体心脉疏通,达化湿、清热、祛毒功效,进而起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也得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肌钙蛋白 I水平、血沉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其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 叶艳芳,李世林,于涛,等. 黄芪注射液联合生脉饮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4,(7):1034 - 1035,103
[2] 林清,马会霞,高秀娟,等. 抗柯萨奇病毒 B 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609 -1611.
[3] 郑利平.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诊治浅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5):180-181
[4] 赵淑萍. 化瘀益气通络汤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43 例[J]. 河南中医,2012,32(8):1037 -1038.
[5] 韩丽华,王振涛,莫晓飞,等. 157 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 河南中医,2012,32(3):343 -344.
论文作者:王凯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炎论文; 心肌论文; 血沉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蛋白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