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施工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技术论文_罗曙东,戴琪惠

罗曙东 戴琪惠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26600

摘要:结合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就本项目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非传统水源的回收与利用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此项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对促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施工,节水,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

1.引言

众所周知,水乃是生命之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近些年来,我国地下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制、养护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目前我们施工中用于混凝土养护的水源大部分来自市政管网的自来水,如果能科学合理的控制用水,节约下来的水资源相当可观。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绿色建筑理念得到了建筑行业的普遍关注。作为一种具有生态理念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满足了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目标。

2.绿色施工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它不等同于文明施工,不等同于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等,它的范畴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宏观过程,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标准,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策划。同时也是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的提倡。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技术更新,绿色施工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包含文明施工中所要求的扬尘控制、光污染控制、噪声控制外,还包括了新型材料的选用能源的节约、施工工艺的革新、资源的二次回收再利用等方面。换句话说,绿色施工概念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呼唤,是文明施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延伸。

3.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京丽宁电子有限公司科研楼及相关辅助设施02栋,位于南京江宁区将军大道37号,北邻迎翠路,路对面为住宅小区及中关村产业园,东侧为机场高速公路,西侧为丽宁一期建筑(已建)。本工程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包括研发用房、及研发附属设施用房;辅楼为大厅、员工活动室、会议室等部分配套用房。本工程地上总层数23层,地下2层(附带夹层),建筑总高度97.2米(主楼女儿墙高度),建筑面积48185.7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为13406.7m2),地下2层层高为4.8m,地下1层层高为6.4米,其中夹层层高3.1米。

4.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技术的应用

4.1施工工艺流程

设置非传统水源收集系统→收集至集水坑→将净化后的水源引至回收池→通过给水泵将回收水利用至现场

4.2施工原理

4.2.1非传统水源回收原理

(1)本工程前期采用地下室消防水池做为非传统水源的储水池,后期在一层增设一个储水池,利用主楼一层与车库顶板高低差,且阳台需回填土浇筑地坪部位,先砌筑好砖胎膜,做好防水后用于储存非传统水源。

(2)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原设计落水管做为雨水收集通道,将雨水引至储水池,引水使用的落水管达到永临结合的目的。

(3)场内路面雨水收集利用路面坡度,雨水、喷淋水经过排水沟后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循环使用。

(4)施工现场主入口处设置车辆自动冲洗系统,洗车台的水经过排水沟后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循环使用。

(5)现场配备雾泡降尘,主体施工阶段沿临时道路围挡上及裙房二层、顶层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非传统水源回收示意图

4.2.2非传统水源利用原理

非传统水源利用是指非传统水源经过净化处理后,在回收池内安装变频水泵,变频水泵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通过变频水泵输送到地面,用于施工和生活使用。净化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混凝土养护用水、卫生间冲洗用水、道路冲洗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绿化用水、施工现场场地降尘用水和临建设施降温用水,非传统水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对主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1)

非传统水源利用示意图

非传统水源喷淋利用示意图

(2)施工现场防扬尘自动喷淋设置要点:

①使喷淋半径与管道长度相符,节约管材,并保证覆盖整个现场。

②分段供水,确保到喷淋头压力大于9kg。

③整个喷淋系统分为3组,在现场四周设置1个供水点,主管道采用DN63PPR管,喷淋支管采用DN25PPR 管,热熔连接,每隔4m设置一个喷淋头,喷淋头采用扇形发射头,最大喷射半径5m,确保现场降尘无死角且喷洒均匀,节约用水。

④管子的切割应采用专门的切割剪或普通手工锯。剪切管子时应保证切口平整。剪切时断面应与管轴方向垂直。管子末端外表面刀刮一斜面,

在熔焊之前,焊接部分最好用酒精清洁,然后用清洁的布或纸擦干。并在管子上划出需熔焊的长度。将专用熔焊机打开加温至 260℃,当控制指示灯变成绿灯时,开始焊接。

5.结束语

由于我国的绿色施工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绿色施工技术是在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中产生并完善的。只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把绿色深入到参与建设的每个人的心里,并且不断的进行研究、创新、实施,并在实施工程中进行监控、调,对实施效果进行记录、总结,才能发现管理的成效,了解存在的不足,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施工概念。

参考文献

[1]贺润胜,绿色施工水回收利用[J].山西建筑,2012.

[2]《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作者简介:1、姓名:罗曙东;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职务:工程公司安全负责人

2、戴琪惠;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南京丽宁项目技术负责人

论文作者:罗曙东,戴琪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浅谈绿色施工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技术论文_罗曙东,戴琪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