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

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

唐汉卫[1]2000年在《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倾向,由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教育理论性质的理解。目前,两种方法论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将在必要的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科学与人文在教育研究中整合的依据及其策略,并据此来进一步讨论教育理论的的性质问题。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历史梳理。该部分通过对科学与人文在教育研究中发生演变的历史追踪,窥测出整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对几种“整合观”进行了评述。作者首先剖析了两种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产生对立的根本原因——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接着对目前的几种整合观进行了必要的品评。这不仅从逻辑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看出两种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整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实践整合观认为,教育研究既不是以哲学思辩为主的空乏而单调的理性演绎,也不是科学主义的运用“谦虚”的理性在教育经验的范围内去编织精密的逻辑之网,更不是人文主义主张的那种丰富人性的恣意施展,其精神实质在于:首先,实践整合观取消了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对教育活动的不恰当的形而上的预设(即认为教育活动具有单一的不变的终极的本质),而认为教育活动的本性是实践的,其本质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与人们价值选择分不开的。以此为前提,主张在直接的教育研究过程(即理论实践)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开展互动和对话以实现二者间的整合。最终,要走向直接的现实的教育实践,在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创造和朗显教育自身的本性,达到两种方法整合的最高境界。 教育理论的性质与教育本体论、研究方法论息息相关。从实践整观出发,作者以为: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区分只能是相对的,各种区分只要言之有理,都不失为一种选择。对教育理论的性质进行探讨本身并不能完全保证教育理论的合法性,它充其量只是一个必要条 件,这种探讨的真实怠义与其说在于其结果,倒不如说就在于探讨的过程 本身。在探讨的过租。-h可以不断地激起人们对教育活动形而_上的反思以及 对研究方法论的自觉审视,从1(OJ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整体把握更加全面、 深刻,方法的运用更加自觉、合理,这对教育研究的顺利运行和教育实践 的进一步发展都不无神益。

曾飞[2]2013年在《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广大地区的大部分村庄历史久远、民族民俗特色突出,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融合而形成极具魅力的乡村景观风貌。但在经济发展迅速和村庄整治建设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村庄整治建设活动逐渐呈现城市化倾向,村庄特有的地域风貌正日益消失,“千村一面”的现象遍布全国。因此,如何在村庄整治建设过程中保持与传承村庄风貌的地域特征,应对城市化趋同现象,是村庄健康发展、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文章选取的探讨对象是村庄的空间风貌。先对村庄空间风貌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其构成要素、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建设目标,并通过对这类要点的分析,得出当前村庄风貌的整治规划需求,然后通过对城市设计的分析与解读,总结出城市设计方法对于村庄整治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可借鉴方面,包括城市设计的设计内容、设计手法、思维与理念、成果表达以及控制落实引导方式三个方面,随后分析了村庄整治规划中导入城市设计手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法体系建构以及方法的运用。以城市设计的设计内容体系、空间形象设计与控制引导思维、以及成果编制的表达方式等作为引入点;将两者融合并最终构建了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体系。参考城市设计的内容体系并借鉴城市设计手法针对不同内容编制不同深度的方法,构建了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的村庄整治规划内容体系,接着将城市设计的空间—形体设计手法、文脉—场所分析设计、认知意向分析等手法与思维导入村庄风貌整治原则,形成全新的整治规划原则;再通过对城市设计成果编制表达方式的借鉴,力图将传统村庄整治规划成果编制过于平面性的困境,希望形成易于农民理解、便于管理的成果表达方式,以改变传统村庄整治规划以政府主导实施却效果不佳的局面。最终形成全新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法体系,从而寻求城市设计手法对村庄空间风貌的内在合理性与外在美学意义融合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解决目前村庄整治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空间风貌问题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同时也为丰富我国村庄规划理论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刘成新[3]2006年在《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文中指出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教学的发展变迁既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它更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技术作为文化裂变的重要动因,它对当下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全部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本文从历史、现实和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适当的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去和现状,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全文共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 作者在“上篇”中首先辨析了诸如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其思想嬗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互动发展的框架模型。 “中篇”集中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和认识问题。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状况、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行动案例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问题的再认识问题。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体系解构和新课程体系及其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论文“下篇”中,作者首先从分析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初步探讨了技术教育化的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技术教育化发展所孕育的课程文化转型问题;然后基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立体化课程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立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将现实课堂和虚拟教育联结起来,以打造多元化、超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突破口,来促进信息时代的新型课程及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何志魁[4]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中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20多年和目前正在规划实施中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贡山独龙族、怒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变迁之间的张力关系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身上表现得异常突出。由于历史较浅且处于发展的弱势地位,贡山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部分和独特性在现代化大潮中正在不断丧失。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潜在价值。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根,一旦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该民族的消亡。基于这一认识,在西部大开发中,对贡山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必须有意识地加以保存。 关于贡山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往的研究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传统文化要不断适应现代化,适应西部大开发从而摆脱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上,即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对提升性地保存其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多,即对非经济因素的作用重视不够,导致经济没跟上,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却不断在丧失。事实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民族性与时代性、发展与保存等等之间并非势不两立,都可以在实践中交流与共存。为开创性地保存和抢救贡山独龙族、怒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借这方面的策略研究极为欠缺,笔者通过对贡山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多次深入的田野调查,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对其传统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参阅大量文献,从三个理论依据出发,即传统与现代整合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充分论证并提出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 1.将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把传统文化 的各种保护措施和现代化研究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实行学校民族文化专家和田野文 化能人相结合的办法。 2.改革贡山的双语教育,“对日旺文和汉语拼音方案”进行跟踪调查和实验研 究.,3.实行民族认同、区域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多层次多侧面而又整体发 展的认同教育。 ’ 4.进行独龙族、怒族传统音乐、艺术和体育的教育开发。

高露[5]2006年在《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正进行着巨大的改变。建筑学科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但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日益专业化,使得建筑学走向狭窄。新世纪建筑学的发展在观念上是广义的,是朝着更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的方向发展。从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上看,昔日的分析型人才越来越显得应接不暇,而综合型人才却游刃有余。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迫切需要增强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走向综合。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可以说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建筑学科的本质。而我国的建筑教育由于受到“学院派”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建筑设计课与建筑技术课脱节的弊端,这是与建筑学性质和特点相违背的,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筑学科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材料的研发,新型施工工艺的运用,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带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也要求建筑教育做出相应的变革,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缩短与国外设计水平间的差距。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由其专业主干课程——建筑设计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建筑学教育的专业课程由三个功能块组成,即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与理论。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既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又需要广阔的知识储备。因此,如何改进设计课教学,适应注册建筑师制度,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有鉴于此,论文针对我国建筑教育界长期以来设计课程和技术课程脱节的问题,在分析其历史原因和系统总结国内外的课程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整合的方式,进而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探讨,并同时通过社会调查取证来说明三种方式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证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单敏[6]2007年在《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发展。在学科发展上,研究方法体现学科发展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直到近年来,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学者们探讨的话题。但与研究方法的自身重要性和价值相比,已有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得相对不够。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等具体方法,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理论概述和历史梳理,在此基础上,着力探讨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构成。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法概述。该部分主要对方法的涵义、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方法的层次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进行概述,目的在于为解读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构成铺陈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梳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演进的过程,处于一定的历史之中,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也不例外。文章借用库恩“范式”一词,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演沿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认为其大致经历了“哲学—诠释主义范式”、“科学—实证主义范式”、“人文—理解主义范式”三种范式。目的在于从历史中寻找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构成的痕迹。第三部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建构。这是本文的核心,前面第一、二部分的内容都是为这个“核心”服务的。文章立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性质、学科属性等方面的特性,在对研究方法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的统一”、“量的取向研究和质的取向研究的统一”、“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统一”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呈“三足鼎力”之势。在具体阐述过程,遵循从“研究方法的涵义——统一的依据——统一的思路”这样的路线逐渐演进,进而在两种不同取向的研究方法之间构建“统一”。另外,文章所指的“统一”不是“等同”、“同化”、“取代”,而是辩证法揭示的“对立统一”,是保持两者相对独立基础上的统一。

杨昌新[7]2015年在《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风貌特色危机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持续困扰的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尽管,城市政府视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为主要的城市竞争力,世界流动资本也在追逐城市特色的稀缺性,设计单位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于城市特色环境的塑造,但是始终无法逆转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和趋同化的趋势。这种在城市局部形塑空间特色却造成整体风貌特色流失的矛盾局面,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对城市和城市风貌系统复杂性的认知不足。倘若,要真正认识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必然要超越经典科学的简单思维范式,借助全新的视角——“复杂性思维”,对城市风貌现象的复杂性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破解城市特色衰微的窘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的研究课题,以城市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风貌系统及其特色的生成机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在复杂思维范式下,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嫁接、比较分析、实证考察,获取以下结论:城市风貌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即从“潜存”、经“缘结”再到“显现”的过程,其中“潜存”与“显现”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通过随机影响因子——“缘结”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潜存”向“显现”的转化。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模糊、衰微的趋势,是源于“缘结”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经济要素作为主要的有效因子,而城市风貌特色维育的途径是,通过政治“缘结”的介入,对经济“缘结”进行干预和控制,并且利用宏观控制、中观分布和微观机制的融贯作用,才能实现地方性、地域性、特殊性的回归。根据上述总体性的结论,论文从以下五个主体章节展开论述:第二章,现代生成思想多向度溯析生成性原则是复杂性思维范式的重要组成,本章在澄清“生成”概念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生成哲学、生成科学、生成理论四个方面展开对现代生成思想内容和渊源的追溯,阐述了生成思想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核心内容,以此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理论的思想基础。第三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本章的成文构架是:建立解析框架——提出生成视角——阐明生成原理。其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分析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整合效应和挖掘城市风貌传统理论的生成思想内涵,来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论的基础理论体系,提供理论的解析框架;其次,在生成论与构成论对比分析中,阐述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观的具体观点和内涵;最后,在生成观的观照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其涉及相关概念、生成过程、生成逻辑以及原理等具体内容的描述。第四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本章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试图解释造成城市风貌系统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首先,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来建构城市风貌系统的解释框架,从系统要素、系统缘结以及系统样态和事态三个方面,来刻画城市风貌系统的组成内容,以表明城市风貌系统具有一般性系统的属性:关联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等;其次,借助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来描述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适应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认为这些表征的根源在于,城市风貌系统中适应性主体(包括自主体和人化组分等)的集聚和适应行为所导致的以流体为媒介的非线性作用;最后,认为城市风貌系统主体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适应性造就了城市风貌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五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机制本章应用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因子、生成机制、演化动因、演化机制,试图揭示城市风貌系统生成与演化的规律。并且指出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生成机制:标识机制、积木机制和适应机制,以及演化过程所隐含的演化机制:广义目的机制、竞争协同机制、信息分形机制、受限涌现机制和超循环更新机制。最后,结合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系统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的原则和方法:整体原则与系统方法、过程原则与动态方法、时间原则与文脉方法、信息原则与传播方法、事件原则与节事方法、贯通原则与融贯方法,藉此探索城市风貌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路径。第六章,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本章运用生成原理的方法,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生成的研究框架,从特色生成步骤和显现方式两个方面入手,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指明方向和路径。首先,从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观念出发,在与构成路径的比较中,提出了特色的生成原则和干预机制。随后,在特色研究框架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生成步骤的三个环节: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及微观机制创新化。其三,从传播学和感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方式,其概括为:特色样态信息的组织、特色事态信息的整合及特色感知系统的部署。最后,以福州城市为例,在分析福州城市风貌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微观机制创新化三个方面,来解析福州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路径。

陈天[8]2007年在《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阐述的核心论点即“整合”,是城市设计理论实践制度方法知识体系“拆合做作”的尝试。整合的思维观念适用于当代城市。当代城市具有极大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因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当代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多元化的过程是一种优化、互补、效率最大化的过程;当代城市形态反映市民社会的需求,这是多元社会体现的人文价值,而生态则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整合的目的是形成多元的有机秩序,使城市形态具有多样性、高效率和人文、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整合就是为了形成在城市发展中的动态、多元、弹性的平衡,把迅速变化发展的多元要素有效的组织起来,采用多视角的规划设计方法,来进行城市建设。论文在比较、总结古今中外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性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城市设计现实问题的分析,结合整合性发展哲学,完善了城市设计深层度评价标准,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整合性运作体系。知识因兼容而融汇,结构宜疏导而清晰,理念因拓展而出新,方法宜叠加而互动。作者在此提出未来城市设计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和创新的八个要点与同行共勉:1、生态观为基础的多元价值;2、可持续性的思维理念;3技术理性原则—编制体系的规范化;4、知识结构体系的系统化建设;5、公共权益为基础的制度与法律的保障;6、设计理念与实践目标的统合;7、外围学科知识的借鉴与纳新;8、专业教育普及与大众认同。

吴景松[9]2004年在《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原本蕴涵于教育管理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生了断裂。崇尚集权、控制、规范的工具理性的教育管理观逐步地居于主导地位,导致管理中人的物化、工具化,违背了人们运用权力管理教育的本真意义。 本文运用马克思关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法,重新解读教育管理观及教育管理权力的内涵,破解理性支配下的教育管理权力观,提出“权力—对话”范式的教育管理观。“权力—对话”范式扬弃了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倡导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整合的思维方式;唤起权力主体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主体意识;主张权力关系是一种直接性的、交互性的、相遇性的“我—你”对话关系;强调管理过程中各主体的权力,强调各主体的权力意识、权力分享;加强权力主体间的对话,以实现管理组织之间、权力主体之间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达成和谐、统一。 “权力—对话”范式,揭示了管理的真实内涵、价值和意义,营造了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积极健康的管理氛围,有利于构建“平等、互惠”的教育管理观。

杨月同[10]2016年在《乌鲁木齐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在育人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音乐教育承担着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职责,被作为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之一的艺术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一种集学科艺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集合,正是由于其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所具有的鲜明特色,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生教育的开端,也是终身教育的最初阶段、形成习惯的主要阶段,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契合了学前教育长远性发展需求。新疆地区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新疆中职教育和幼教事业的发展。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确立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缘起,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主要思路、重要观点和技术路线,对相关名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章:论述了音乐教育在乌鲁木齐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必要性。论述围绕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新疆中职学前音乐教育的基础与地位、我区需求中职学前音乐教育要素、构建和谐区域的必然要求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第三章:论述了乌鲁木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论述围绕乌鲁木齐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基础统计及分析、学前音乐学前教学现状调查两个方面进行。第四章:论述了影响乌鲁木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论述围绕学生自身学习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第五章:论述了提升乌鲁木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建议。论述从情境的创设、基于个性的层次性教学安排以及分组合作模式建立三个内容方面展开。第六章、第七章: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对全文做了总结。

参考文献:

[1]. 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D]. 唐汉卫.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2]. 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D]. 曾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 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 刘成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 西部大开发中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 何志魁.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5].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 高露. 重庆大学. 2006

[6]. 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之研究[D]. 单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07

[7]. 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杨昌新. 重庆大学. 2015

[8]. 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 陈天. 天津大学. 2007

[9]. 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D]. 吴景松. 苏州大学. 2004

[10]. 乌鲁木齐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杨月同.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