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课可以含蓄也可以张扬,有时如潺潺流水,有时如滚滚江河。能达到这些境界的前提是你的教学过程要精彩。精彩的教学过程才能在课堂上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语文课 课堂 精彩有趣
精彩的教学过程是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全在过程中体现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导课、教法、学法、板书、课堂练习的设置及课堂小结等方面,让你的课堂变得完整而精彩。
一、导课如同一本书的序,一篇精彩的序能够引起读者对这本书的兴趣
同样精彩的导课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导课的设计变化万千,没有统一模式,或视频、或图片、或音乐、或一段精彩的陈述、设问等。如在上《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视频导入,在上朱自清的《春》时可用优美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们用视觉的美去品味朱自清文笔的美,从而感受春天的美。在上沈从文的《云南歌会》时可用云南名歌导入新课。在上《猫》时可用养宠物遭遇宠物丢失生命的话题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文中我的情感。无论你采取哪一种导课模式,都要以启发学生兴趣为宗旨,将学生引入你的课堂。
二、好的教法讲求一个“活”字
语文课堂是文学的殿堂,其内容也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这个时候我们教师要善于想办法、巧设教学活动,将教学任务简单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胡适《我的母亲》一课,为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可设计参加“最美母亲”评选活动,为自己的母亲写一段颁奖词,让学生理解母亲、爱戴母亲、感恩母亲。这样不仅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上郑振铎《猫》一课时我设计了“我是侦查员”的活动,让学生们从文本中找出“案发现场,目击者,案件推测,凶手,真凶,案件定性等”方面来探究文本,理解我对第三只猫流浪之死的愧疚之情。学生很快入境,此时就更加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做了至此不再养猫的决定。有的时候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也可设置一些活动,如“我是主持人”、“我是DJ”、“我是配音员”根据文本内容及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这样活动式的朗读,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从而才能更好地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教学中我们常说“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因此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法,学生所学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
三、学法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是不能有什么效果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他们开展,怎样学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2.6.3模式里的自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式。对于一些学生能自己查阅、看懂的内容,我们都可以设置到自学里;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学习任务,我们可设置为教学;对于难度大的,一般难点突破都设置到群学的环节里。就以《桃花源记》为例,对于本课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字音这些都可以设置成自学。在文本翻译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后注释完成疏通文意任务。然后再以自学的方式完成本课实词虚词用法的积累。这样比起老师的讲授,孩子会更主动的去学习,这样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他们自学、讨论、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才能真正地融入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魅力。
四、板书
精心设计板书,要求简明扼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桥梁。它能以直观的形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是简便、有效、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极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板书应着重体现一个“精”字。
五、教具准备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六、练习
练习可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处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设置为课堂练习,若时间紧张就可设置成作业。但练习的内容一定要精炼。考察知识点要精,设置题型要简练。语文课的练习课根据文本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设计,也可设置为小练笔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语文的理解是多元的,为了让语文课堂高效精彩,设计精彩的教学过程是关键,课堂上教学方法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教学设计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从而让你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乐学的天地。
论文作者:魏建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学生论文; 精彩论文; 板书论文; 课堂论文; 我是论文; 语文课论文; 在上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