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水产品冷链物流主要三种模式,从水产品产业链问题和水产品冷链物流问题两方面介绍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问题。
关键词:冷链;物流;水产品
1.国内水产品冷链物流主要三种模式
1.1大型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冷链模式
在中国在“十二五”时期下,大中型城市生鲜产品超市销售比重逐渐达到30%,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农民合作组织签定长期合约,不通过中间商,而是直接从农民手中,将采购、运输为一体的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冷链公司;其次就是超市亲自到批发市场进行采购,使用自己的运输车辆,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的稳定,互动恒久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显著减少物流的各个环节,增加物流环节中各个环节的协调的能力,确保货源稳定、加快运输的速率,确保高效和优质的冷链服务质量。
1.2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批发商批发为主,它的生鲜产品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农民直接把农产品放到批发市场上进行买卖;另一种是以批发商作为中间商去产地收购农产品后到批发市场进行买卖,把批发市场作为中转点。此种模式以现代化物流设施与技术将流通加工、储藏等一些列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次;其次通过运输商把各个地方的产品都集聚在同个地方。有效地减短了物流环节并且缩短时间,降低物流的消耗且节约了物流成本。
1.3以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随着21世纪到来客户对冷链的要求和服务越来越高,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需要由单环节的低温运输、仓储向一体化冷链物流企业的转型,这种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通过创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综合冷链服务网络平台,其具备专业的物流装备水晶,仓库和仓储技术先进,但是第三方冷链物流承担风险和资金都很大。这种模式的优点有:第一,第三方物流是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将他们两个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协调;第二,把不重要的物流活动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就可以把重心放到发展自己的竞争力水平上。
2.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问题
2.1水产品产业链问题
2.1.1捕捞环节
为了能捕捞到更安全并且新鲜质量好的海鲜,需要到更远的地方进行捕捞,通常进行一次捕捞就需要较长的时间,首先,渔船的装备相对落伍,因此渔船航行速度比较慢,油量消耗大,根据统计燃油成本就占了40%~50%左右,比国外同样渔船的耗油量高百分之十五;第二,我国捕捞船型偏小,老龄化严重。在运往岸边的途中,因为落后的设备等因素,导致新鲜活蹦乱跳的海鲜在运输途中已经损失不少,也带来了不少的成本。
2.1.2加工存储环节
(1)加工企业的实力不强,科技开发不足和存储能力较弱。当今水产品相关企业中的含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为规模较小,大规模和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品牌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不多。
(2)深加工发展缓慢。国内大多数精包装加工的海产品大多数产自于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方,但是其初级产品也十分多,产品的档次不够高级,难以满足中高级档的消费者的眼光和需求。因此在深加工规模、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市场体系、资金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未能得到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运输环节
在运输环节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备完善的保管设施、冷风冷藏设施、配送设施等,但是冷藏运输企业数量少并且规模小,大部分的运输作业都是加工企业自行负责,第三方冷链物流与第四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在硬件设施方面,我国公路覆盖率以及公路等级相对较完善,但是在“最后一公里”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曾经城市配送车辆一天能跑三四趟,现在却是只能跑一两趟。企业的物流成本急剧的增加,“最后一公里”变得漫长而严重: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等问题严重突出。运营费用高、竞争力不强、效率低、物流资源没有得到很好配置,海陆空的运输等都自成一体,像一盘散沙一样,全国没有形成一盘棋等,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2.1.4质量控制环节
我国每年年产量数量大但是由于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出口和国内人民对于消费的需求。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水产品加工的指导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协调,导致省级之间、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等竞争激烈,以至于产前、产中、产后脱节等问题,也成为制约水品产加工业的发展的原因。
2.2水产品冷链物流问题
2.2.1过多的集贸市场模式
集贸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在一定时间间隔,一定地点,周边城乡居民聚集进行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交易环节十分简单,价格十分低廉。但是由于集贸市场是露天为主,容易受到天气等原因的影响,下雨天或者天气寒冷,都会导致水产品无法供应,出现断货的现象。除此之外,水产品都是当天打捞,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买卖,运输工具简单,没有保鲜措施,使得腐烂过程变快。不仅导致水产品耗损严重,而且保障不了品质。
2.2.2冷链设施建设滞后且出现“断链”现象
为了节约成本或者资金的限制,没有购买专业的冷冻设备对货物进行处理,大多都缺乏低温冷链的保障,使得产品在生产环节中没有利用好冷链物流,造成破损腐败率过高,品质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很多销售市场的卖主,把产品摆放在常温的柜台上进行销售,没有采取低温保鲜措施,冷链物流末端的产品无法有效发挥冷链物流的作用,导致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得不到保证,出现“断链”现象。
2.2.3冷库建设利用率低
现有冷库根本无法满足商户在旺季大规模销售储存的需要而大规模的冷库建设周期较长,又远离市场,运输成本高,加上参与制冷工程建设的人员大都只做过一些几十平方米的中小冷库,对于大型冷库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去建造或者安装,因此冷库的建设目前还不能满足商户对它的柔性需要。又或者有些企业直接把仓库改造成冷库,利用上世纪淘汰下来的制冷技术,因此变得十分高耗能、冷藏效率也低。
2.2.4冷链运输车缺乏
各主要城市冷藏车辆拥有率占到货运车辆的比率不到0.1%,无法满足城市冷链配送的需要。客户过于分散,使得冷链配送车辆频繁打开,产品暴露在常温状态下,不仅会让水产品快速变质,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2.2.5缺乏电子化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是现代化冷链物流的中枢神经,是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的传递才能得到及时的整理,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目前只有少数的实验基地才去和应用了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但是很多渔民对市场的供需信息不了解,在冷链物流信息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不能确定需求量,导致收入有可能不增收。最后,企业如果没有信息平台的整合,也会造成很多车辆重复运输和未能及时有效利用车辆承载量,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论文作者:杨佳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物流论文; 冷链论文; 水产品论文; 模式论文; 环节论文; 冷库论文; 第三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