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视野下的远程教育战略重构_远程教育论文

县域经济视野下的远程教育战略重构_远程教育论文

县域经济视野中远程教育的战略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程教育论文,县域经济论文,重构论文,视野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8x(2006)12-0031-04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点。按照“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教育需求,是中国远程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县域新农村建设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标志着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而强调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壁垒,“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实情况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人力资源的严峻挑战,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现阶段中国政府和全社会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我国政府对远程教育服务农村一直寄予厚望,1999年正式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十一五”期间的远程教育将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组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社会公共产品,进入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领域。新农村建设赋予远程教育新的使命。

就江苏省的情况看,十六大以后,江苏提出了“两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但与相邻的上海、浙江等省份相比,江苏县域经济期待振兴,人力资本尤需加强培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成为江苏经济建设最迫切的要求和“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一、远程教育服务县域发展的实践解读

远程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农村有着极为广泛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大学发挥远程教育专业化机构的功能优势,服务县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形成了特色与先发优势,为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积累了能力基础。

1.重心下移:覆盖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

广播电视大学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办学,以灵活多元的办学形式覆盖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各地电大在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江苏电大积极推进服务重心下移,省辖县级电大分校全部举办了开放教育专科试点,部分二级学院和县级电大举办了开放教育本科试点;在县和乡镇教学点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占全省电大系统的60%以上。江苏电大26年来培养的38万余名毕业生中,非学历结业300万人,70%以上的毕业生在县及以下乡镇就业;县域专业技术人员中20%以上是由电大培养的,为提升江苏县域人力资本水平和从业能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2.完善平台:构筑远程教育的服务体系

中央电大和各省、市电大高度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远程教育的支持平台,各地电大也致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如江苏电大在2000~2003年间全力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电大的ATM宽带地域专网工程,所属12所市电大和80%的县级电大建成了具有独立域名的校园网站;2004年又建成全国第一家数字图书馆,具有为30万注册用户、10万在线用户和1万并发用户服务的功能。县级电大依托“三网合一”的平台支持,以多极化地方站点的形式优化校本、校际和网际资源,共享中央电大、省电大以及合作高校的优质资源和一站式服务,面向农村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不仅成为服务“三农”和培养实用人才的县域远程学习中心,而且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向乡镇和广大农村延伸辐射的基点。2005年,普通高校在江苏各市、县电大内部设立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已达90多个。

3.理念创新:集聚反哺社会的能力基础

广播电视大学建成的以中央电大为龙头、省电大为主导、市电大为支持、县电大为主体、乡镇成校和社区学习中心为延伸的服务体系,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更广大的社会公众所共享,特别是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极为紧缺的农村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与服务,为农村居民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依托奥鹏模式、“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集成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为公共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构筑了社会平台;积极推进社区、街道学习中心建设,对于有效调节目前我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教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电大也在积极推进服务“三农”的理念与模式的创新。这些方面的探索与服务理念的创新,是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推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功能体现,为远程教育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积累了能力基础和先发优势。

二、推进远程教育战略定位的三大调整

为适应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的整体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必须实现功能定位的三大调整。

1.服务重心与发展重心的调整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在城市和高等学历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但农村学校发展水平与城市一直存在着很大差距,农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然极为稀缺,成为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基本原因。远程教育必须按照“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实现从以城市和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转变和向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延伸与拓展。

电大拥有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在推进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发展方面拥有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与优势,应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多的贡献。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政策支撑体系的建设,推进“农科教结合”;重视经济和文化支撑体系建设,构筑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社会支撑体系建设,强化远程教育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学历教育、课程学习、技能培训,特别要面向广大农民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扶助教育,使他们能够从精神上、智力上和体力上有机会、有能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五位一体”建设之中,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真正的力量源泉。

2.管理体系向办学实体的调整

电大拥有20余年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成人“专升本”教育已有10多年的积累,具备了学历教育低层次补偿与高端发展并存的能力基础,部分省级电大在开展普通本科教育方面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理应进入到学历教育低层次补偿与高端发展并存的阶段。但电大一直被定格在“专科”层次和“成人”范畴,特别是在国家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后,以“广播电视”命名的电大更是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这显然不利于这一专业化国家资源的优势发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和远程教育计划专家王一兵指出:“号称大学而并未真正获得大学的定位”是中国电大与国际上其他开放大学相比殊途而未同归的首要原因。国家宏观政策应通过行政或立法的手段推进广播电视大学从管理体系向办学实体的转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更名为“中国开放大学”或“中国远程大学”,各省、地、县电大相应更名为学院、分院或学习中心。中国开放大学应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大众教育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主要举办专科、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授予权,以覆盖城乡的网络化办学服务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岗位培训社会化、个体与社会学习终身化。

3.服务体系向支撑体系的调整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国家投入建设的专业化远程教育网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体系,在农村教育统筹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开放大学的系统建设应进一步强调其公益性特征和教育资源的国家特点,加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把“奥鹏”体系建设成为各加盟高校“学分银行”的交换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面向全民、服务公众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地方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对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应充分发挥电大这一远程教育专业化平台的网络优势与资源整合功能。由此,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为基础薄弱的农村节省更多的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资金投入、教育结构调整、队伍建设、办学实体的布局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更为充分地发挥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深化远程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思考

按照“发展开放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拓展技能培训”的思路,强化职业教育统筹,依托村镇社区,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服务,是远程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1.发展开放教育,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

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电大教育一贯坚持面向农村和基层办学,较好地实践了“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方针,通过大力发展开放教育来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县域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教育公平是电大教育的优势和目前的发展重点。“十五”期间,全国电大高等教育毕业生占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2005年,全国电大为我国21%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了2个百分点以上。电大教育理应在“十一五”时期为高等教育伸向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进一步推进“开放教育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教学手段、培训方式更加符合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要求;有序推进开放教育向镇区延伸;通过组建省级电大二级学院等形式积极为县级电大创造举办本科教育的条件。县级电大应充分发挥区域竞争优势,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实现零距离对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品种、多规格、多选择的教育服务。

2.强化职业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服务农村智力与农村资源双开发、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和为城乡发展培养人才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升学”是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任何漠视这一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是目前农村教育的最大症结,农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非义务阶段教育发展的薄弱,则是直接导致农村人口义务教育后的教育缺失(机会、资源、环境与发展等)的最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全面推进,对技术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将在区域经济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下,迎来一个超常规发展的新时期。现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为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而且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与从业技能,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速度与质量。县级电大(学习中心)是远程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单位,必须准确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职业教育为统筹,以技能就业为导向,推进“开放教育”、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根据“强县扩权”的行政改革,主动推进县域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及省县协作的二级学院模式,扩大县域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加强乡镇和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形成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区域性网络,为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各类扶助教育,推进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

3.拓展技能培训,深化人力资源的开发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均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农村师资水平的薄弱,众多农村教师对远程教育技术不愿用、不会用乃至不敢用,成为农村远程教育大面积实施中的最大困难。目前工作的重点,一是按照教育部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全员培训;二是利用开放教育试点,为农村教师的在职进修提供学历教育服务,借助于这一远程学习方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对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也大有裨益。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基本政策,加强职业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以及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达到“培训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效果。加强“两后”培训既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广大农村后备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重要手段。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要重视从业致富能力的培训,在发挥“培养一人、拉动一批、带动一片”模范作用的同时,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的民主管理。

4.依托社区教育,增强新农村和谐基础

教育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力量,深化社区教育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行“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江苏也将继续推进以“三圈五轴”为核心的现代城镇空间组织建设的步伐,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省级中心镇将由218个调至100个左右,建制镇也将由目前的1000多个逐步调减至600~700个,在农村城镇化和“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大量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将逐渐被相对集中的新型社区所取代。习惯了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到社区后,迫切需要多种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以提升职业技能和收入水平。因此,充分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教育,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所必须。远程教育按照“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把人才培养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规划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社区成员服务于社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和适应社区文化环境的能力,帮助社区成员构建一种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自己的全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对于推进新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6-05-30

标签:;  ;  ;  ;  ;  ;  ;  ;  ;  ;  

县域经济视野下的远程教育战略重构_远程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