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银行体系构建的研究

我国投资银行体系构建的研究

涂晟[1]2017年在《论国际证券监管中的相互认可制度》文中提出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证券活动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属地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构建即为解决途径之一,并广泛运用在跨境证券发行、服务和交易等各监管领域,为数众多。本文拟对该制度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导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系统梳理和分析与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并由此出发建立整篇文章的框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第一章介绍了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内涵及制度优势。本章先对证券监管与国际证券监管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证券监管的内涵包括监管标准和监管执行两方面,而国际证券监管的核心问题在于管辖权的分配。两者在范围上都是调整证券发行行为、证券服务行为和证券交易行为的,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有效性及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的的。在此基础上,便可对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内涵及制度体系找到一个分析的起点,本文认为,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内涵是一个包含了监管制度及监管执行“等效”的动态概念,并通过制度安排使得相互认可各方国家的管辖权得以合理分配,其是包含了互惠性、母国控制性、限制性原则的正式的法律制度。虽然称谓不同,但世界范围内现行的监管等效制度、单一护照制度及替代合规制度都包含了上述原则,并可认为是相互认可的制度规范。除此之外,相互认可制度体系还包含了相应的规则和决策程序。相互认可制度在解决各国证券监管的管辖权冲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文将相互认可与其他五种管辖权冲突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比较,如监管竞争、监管合作、监管趋同、监管协调和监管统一化,发现相互认可制度比监管合作、监管趋同等软法性质的协调措施,对各方参与国更具有拘束力;而相比监管协调和一体化的方式,则更有制度上的灵活性。因此,各国从主权成本和缔约成本两方面的权衡,最终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多边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及双边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制度安排。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中的不确定性及制度保障。不确定性能否得以解决,决定了相互认可制度是否能构建及维持,并影响着参与国的退出决策。而且,不确定性受到参与国数量及信息对称程度的影响。首先,在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构建阶段中,不确定性表现为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对此,在欧盟多边相互认可制度中主要是依据“兰氏立法程序”,并对各国监管标准进行最低限度协调来解决的;而在双边相互认可制度中,主要是通过“等效认定”的规则及程序实施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加重视相互认可各方的信息共享、司法协助和监管合作等,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在证券监管相互认可的制度维持阶段,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执行问题导致的“监管套利”和“囚徒困境”。对此,多边相互认可制度和双边相互认可制度亦存在区别,欧盟主要通过监管机构及欧盟法院保障实施,而美加及美澳双边相互认可主要通过定期复查及期间限定的方式予以解决。最后,本章通过英国公投脱欧的例子,来说明相互认可退出中的不确定性影响,以及在欧盟的制度安排下,如何缓减英国退出给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及各方市场参与者带来的冲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跨境发行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并主要以发行的信息披露监管为例。跨境证券发行监管的管辖权冲突日益频发,问题的根源在于由于地域的原因跨境证券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而且,各国组织法与行为法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本应该由母国调整的组织法问题,却被东道国以行为法进行了规制。应对上述问题,美加之间进行了mjds,即发行信息披露监管的双边相互认可,但该制度有其特殊的环境和设立基础,而且美加对该相互认可制度的适格标准即管辖权安排都进行了大量限制,导致该制度的影响力和实际运用都不甚广泛。欧盟成员国间经过多次指令的修改和变更,成立了一套完善的跨境发行信息披露的相互认可制度,其对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管辖权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对相互认可的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列举。然而,由于制度规则依然存有模糊之处,各国在某些事项上的管辖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且最低限度协调也不利益各国监管竞争发挥优势,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剧,各类证券市场的上市门槛提高。因此,本章最后认为,相对于降低发行人跨境发行的监管成本来说,让投资者可以自由准入其他成员国各类资本市场进行自由投资,将更有利于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的相互认可制度,并主要以投资银行为例来展开的。跨境证券服务业包括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服务机构的跨境设立和跨境经营。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各领域的跨境证券服务监管相互认可制度,既有欧盟多边的证券集合投资企业及证券交易所的多边监管互认安排,也有美-澳及澳-新的双边相互认可安排。但上述制度均是以投资银行跨境服务的相互认可制度为出发点进行的延伸,这源于投资银行是金融服务业的主力和桥梁,并存在着巨大的负外部性;而且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的诞生,开启了以投资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相互认可制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投资银行的母国监管范围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监管、组织标准监管、利益冲突监管等;东道国不能随意限制另一成员国投资银行的准入自由。不可否认,《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为推进欧盟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其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例如相互认可协调规则模糊,不能东道国设置的监管壁垒,并可能导致各国“逐底竞争”的出现;而且部分监管规则是政治妥协的产物,在有效性上大打折扣。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投资银行的相互认可制度产生了加大的冲击,在原有相互认可体系下相安无事的各国利益再次波澜迭起,在在新的资本充足率规则和影子银行监管规则中都不能就具体规则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下,也许只有借鉴欧盟银行监管的单一监管机制改革,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监管。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跨境证券交易监管中的相互认可制度,并以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及系统性风险防范为切入点。金融危机后,防范衍生品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很快集中在建立强制的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但是,缺乏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是构建这一制度的障碍。依赖于动机互异的国内监管机构必将导致监管套利和各国监管的“逐底竞争”。然而,试图通过国际组织的多边协商,或主要大国的域外管辖来促成监管统一。都无力应对管辖权冲突,并且全球适用单一监管方式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将远远高于监管的多样性。因此,强制清算并非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万能药方,衍生品监管应采用鼓励多种方式并存的灵活性监管结构来实现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本文认为,在相互认可的路径下进行国际衍生品监管,不仅有利于促进创新、实现有效监管,积累监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还能保持监管多样化所具备的阻止风险蔓延的防火墙功能,从而避免一国监管失败引发全球金融系统的崩盘。结论部分对相互认可制度的进行了整体评价,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国际制度体系,不仅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并且与其他国际协调制度密不可分;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是从规则标准到程序标准的发展过程,以强制性手段保障了国际证券管辖权的配置问题;各类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更多的发挥了促进资本市场开放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对国际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中的代理问题及责任问题,及发展中国家对证券监管相互认可制度的适用问题深入下去。

彭正新[2]2000年在《我国投资银行体系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银行作为投证券信用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的核心中介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证券市场取得一定规模的发展以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其市场功能目前主要由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承担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投资银行终将会逐步形成。 基于此点,本文将对我国投资银行的未来发展作一理论上的前瞻性研究,本文通过比较借鉴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当前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的现状,立足于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股份制的推进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投资银行体系的构建从发展模式的选择、主体构成、外部监管环境和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的最后对在构建我国投资银行体系的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林远宁[3]2005年在《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提升国内证券公司的竞争力水平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套客观、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我国的证券公司与国际上的大型投资银行进行对比,来揭示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竞争力水平和与国外投资银行相比竞争力较弱的内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的产业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就如何提高我国证券业的竞争力提出一些办法和措施。

杜欣欣[4]2014年在《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如何在内生的金融创新需求和严苛的风险监管的博弈中谋求进е步的发展?如何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经济进入中速发展期的外部压力下调整自身的布局?如何在应对同业与网络金融的激烈竞争时保障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商业银行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时,从经营风险角度所形成的内生的变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为经济服务的金融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逐渐健全强大的成长过程左传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国商业银行在“看上去很美”的靓丽报表下,实质上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利率管制行业的不充分竞争和市场化程度较弱,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并非取决于内生性的创新和技术溢价,从而也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固守着“信用中介”的基本功能,以传统银行业务,如存贷款和结算等业务为主,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虽然е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现代的管理战略和灵活的经营方针迅速崛起,大型商业银行在稳健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乃至城市商业银行在功能定位,业务结构上趋同显著,事实上形成了继信贷业务之后在零售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同业竞争的格局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是指以金融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对商业银行功能的系统性的再塑造功能再造源于结构变迁,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过程中,从е个均衡态到另外е个均衡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功能再造的过程,这种“均衡状态”就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最优多元化程度”功能再造从抽象的角度而言,是保留并发展商业银行功能体系中的正功能,改善具有负外部性的负功能;从具体的角度而言,是将风险管理,风险经营的理念贯穿到每е个功能每е项业务每е层级的管理层面中与所有的改革е样,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在形式上不会表现为某е个时点上对商业银行原有功能的全部推翻和颠覆,而是对产生功能的内部结构的逐步的渐进式优化和创新,因此,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具有累进的特征对银行而言,功能再造的核心在于将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环节,根据所定位的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而国外先进银行在功能再造的层级内涵上更为彻底,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将业务重心向将风险作为资源运作成本低收益高的非信用金融服务转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进行经营策略收益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开拓新的市场创新非信用金融产品和业务,逐步实现银行的功能再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在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会给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功能再造和风险管理是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削弱的е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有效的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科学平衡,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е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从银行再造的内涵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对还不成熟的银行功能再造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功能再造两条线出发对理论机理进行了梳理,为后文的论述提供有力的支撑;继而对风险与功能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三万余家国际商业银行的基础数据,以多元化分析为工具,构建了商业银行功能多元化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了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对风险调整绩效存在显著影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元化与风险经营上与国际活跃银行的区别,选取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国外商业银行功能演进对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启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我国商业银行功能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首先是银行基础功能的再造,体现在信用中介功能和信用创造功能上,从业务层面来看,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应该向市场性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转化;其次是优化银行的服务功能,应当以新的信息技术为轴心,从过去以资产负债业务为重向信用业务与创新非信用性金融服务并重转变;再次是银行核心功能的再造,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角,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金融的资源分配功能,这样的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最重要的是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这е出发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功能再造能对提升银行风险调整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控制银行的整体风险也有积极的效果,因此,对于中国商业银行而言,从基础功能,服务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进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功能再造和业务结构优化是必要而且紧迫的本文纵观国际金融业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状况,提出实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功能再造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全面风险管理背景下对我国金融业进行分析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е定的前瞻性;同时应用风险调整绩效,整体风险和多元化指数对银行进行综合分析,使研究更加具有全面性,避免了以往单纯从某е风险对银行的绩效评价的局限性;并且提出了多元化对银行风险与绩效的非线性作用,突破了现有文献仅限于线性角度的考量思路

谢雯[5]2012年在《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壮大,截至2011年底,沪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342家,投资者开户总数超过2亿户,总市值21.48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我国将逐步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思路由以速度为主向社会的整体和谐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以投资为主向以消费驱动为主转变。这些转变趋势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证券行业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巨大挑战,证券公司普遍存在诸如同质化竞争、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受到金融混业和国际化趋势的冲击,其未来的竞争环境将更为复杂而激烈。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必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持续提升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证券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9大方面着手,选取了24项明细指标,涉及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营运效率、偿债能力、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市场能力、收入结构和创新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证券公司在规模、结构、资产经营、效率、资产管理业务、盈利能力6个因子方面的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其次,采用聚类分析法,将40家样本证券公司分为6种类型,进行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形成对其行业地位以及竞争优劣势的正确判断;再次,采用动态分析法,了解我国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对其竞争力的增长能力进行全面比较;最后,选取部分可比指标,建立了适用于中外证券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公司与国际著名证券公司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规模和业务结构方面,这是由行业发展阶段、国家金融管理政策、客户成熟度等原因造成的。根据以上多角度的分析,结合笔者证券工作实践经验,提出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的策略,包括增强规模实力、优化业务经营、完善法人治理、培养优秀人才、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

薛建宇[6]2006年在《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也是成熟的金融市场的重要标志。投资银行的主要职能是:沟通资金供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升级。2001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证券市场深层次的问题日益显现,导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直接影响了证券经纪业务的经营发展。佣金自由化、国外证券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非证券行业向证券行业的渗透,所有这些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行业垄断壁垒逐渐被打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国的投资银行面对这些挑战却出现连续几年的整体行业亏损状况,存在着巨大的系统风险。因此,如何解决、发展和完善中国投资银行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创新性的以盈利模式这个角度对我国投资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盈利模式作为企业在竞争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其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状况。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秉承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利润家分析整合投行内外部资源,设计和实施其特有的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文化、利润组织、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并因此获得持续盈利的经营方式。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业务收入结构。由该定义可知,投行盈利模式往往有七个必备要素,投资银行只有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做到七要素的合理协调配置,才能打造出新盈利模式,才能在不管是萧条或者繁荣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盈利。为此,要提高投资银行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在盈利模式的构建上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将研究集中于投资银行个体层面,并偏重从投资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对投资银行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当前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着转型性、趋同性和创新弱等特性,主要问题有:(1)市场定位不清、客户细分不足使得没有准确把握住利润源和利润点;(2)营销理念尚未真正建立,致使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没有发挥作用;(3)缺乏投资银行家,使得仅有的利润家不能引导我国投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走向盈利;(4)流于形式的利润文化,使得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缺乏灵活性和稳定性;(5)运作低效的利润组织,使得盈利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和合规性。分析其部分原因有:没能形成投资银行家市场、我国投资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和证券市场缺少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由于本文着重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投行盈利模式,因此对于以上涉及到的证券市场制度缺陷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国际的角度,通过前瞻性的考察研究国外著名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特性,对于我国投资银行构建新盈利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国外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特性有:(1)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2)富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定位;(3)整

毕慧萍[7]2012年在《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金融环境发生日益复杂的变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投资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成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是连接宏观经济决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枢纽。而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尚仍属于起步阶段,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显示出许多问题,较西方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本文是基于混业经营成为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趋势背影而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涵义、业务、全面地比较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别阐述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发展模式和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并对两者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其次,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演进,并以我国投资银行的起源作为分析的起点,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在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国外投行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然后,运用金融学和管理学知识并结合当下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分析了美国投资银行与产生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危机的背后反思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在汲取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概括了后危机时代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的启示;最后,在总结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文中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归纳、比较的分析方法,在很多现有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国外较为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对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并且力图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与危机后的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思考,为我国投资银行在后危机时代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上起到启示作用。

方秀丽[8]2003年在《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投资银行作为特殊的知识产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在我国构建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在推动经济结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过程中负有特殊的史命。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既可为确立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同时又是充实深化投资银行理论研究所不可或缺的。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通过投资银行国际比较,探索投资银行发展规律,预测投资银行发展方向;通过中外投资银行比较,寻找我国投资银行的差距,提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对策。围绕该思路,笔者分别就投资银行产生规律、发展模式、传统业务、并购业务、内部风险控制及外部监管等六大重要问题进行国际的或中外的比较研究。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总结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投资银行产生、定义和分类。首先,比较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产生的历程,揭示投资银行产生的规律;其次,比较分析目前学术界投资银行定义的缺陷,重新界定投资银行的内含;最后,分析归纳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定义投资银行业务结构概念,提出将其作为分析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工具。第三章,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国际比较。本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式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规律及德国式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分析这两种不同模式质的差异及其对投资银行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对我国投资银行模式演变过程、演变趋势及今后我国对待“两业”关系问题应正确处理的关系,遵循的原则,采取的对策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四章,投资银行传统业务国际比较。本章从比较分析不同发行、经纪制度及其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入手,进而比较分析不同发行、经纪制度下投资银行证券承销、经纪业务发展状况,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内容提要证券发行、经纪制度改革实践,探讨我国证券承销、经纪业务发展对策。第五章,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国际比较。本章在对并购概念和并购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评析后,侧重考察比较发达国家并购史,概括和总结并购活动及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规律,揭示并购业务的实质,提出发展并购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史命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观点并加以论证。第六章,投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国际比较。本章深入探讨并充实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同时对国际大型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经验进行比较和归纳,并比照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强化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第七章,投资银行外部风险监管国际比较。本章首先对西方国家外部监管的必要性理论进行评析,对各国投资银行外部监管的共同目的和基本原则进行归纳;其次对不同类型的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监管体制国际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我国投资银行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建议;再次把投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分为准入监管和运营监管两大部分,并对不同准入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对各国运营监管的普遍做法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对投资银行保险制度的特殊功能及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在于率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门的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主要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构建了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等。(2)比较梳理并重新界定了一些重要概念,如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等。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如块式分类法、核式分类法,现代混业等。形成了一些创新的观点,如关于投资银行产生的直接原因的观点及关于我国投资银行历史史命和发展方向的观点等。对建立投资银行并购理论体系和构建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提出了具体设想。(3)比较不同模式、制度、体制的区别、利弊,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对投资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揭示投资银行发展的一般模式,总结投资银行产生、投资银行传统业务及并购业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归纳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及风险监管 内容提要·3的基本经验和普遍做法。(4)就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历史史命、业务发展方向及风险管理与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但是,由于本论文涉及的内容广,且有些资料尤其是有关国外投资银行的资料目前尚难于收集,加上笔者研究能力上的局限性,本论文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还有待于今后研究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李玫[9]2005年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特有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了目前仍要实行分业经营体制,但是,混业经营代表了我国金融经营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金融控股公司兼具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势,是我国金融经营体制转换的最佳载体,也能极大地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实力和竞争力。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公司因此而具有现实意义。 在大量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国外几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开资料后,本文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况及其在美英日德四国的发展情况,并选取了几家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对其构建历程进行简要分析,得出对我国的一些启示与借鉴。之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金融经营制度和金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得出我国已有金融控股公司构建不理想的结论,阐明了我国现阶段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模式、构建路径、治理结构、业务整合和监管等方面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宜选用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充分运用并购、分立、新设等途径实现构建;在治理结构方面,实现产权多样化,制定并落实具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子公司的业务协同与创新和业务渠道整合,实现先期的业务整合;构建人行牵头的领头监管模式,加大监管与支持力度,以此保证金融控股公司的成功构建。

樊萱[10]2008年在《我国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投资银行业在证券市场、国民经济战略重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国外投资银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相反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投资银行却显示了其竞争优势。因此,如何客观评价我国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引导我国投资银行抓住机遇,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不仅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意义。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脉络入手,首先阐述了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资源与能力混合体理论,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影响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并以2008年国外投资银行变化为现实依据,重新提出了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根据重新构建的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外比较,分别从投资银行的现实核心竞争力及投资银行的潜在核心竞争力两个角度全面系统地比较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大型投资银行。经过分析发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投资银行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风险控制能力上既有很强的外部监管能力又能够建立有效的与业务范围相匹配风险的内部控制;但是我国投行在经营能力,业务能力,盈利能力,治理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培育我国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论国际证券监管中的相互认可制度[D]. 涂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 我国投资银行体系构建的研究[D]. 彭正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00

[3]. 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D]. 林远宁. 暨南大学. 2005

[4].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D]. 杜欣欣. 山西财经大学. 2014

[5].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D]. 谢雯. 复旦大学. 2012

[6]. 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 薛建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7]. 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毕慧萍. 吉林财经大学. 2012

[8]. 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D]. 方秀丽. 厦门大学. 2003

[9]. 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研究[D]. 李玫. 中南大学. 2005

[10]. 我国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D]. 樊萱. 湖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投资银行体系构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