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界早期参与国际图联重要活动的追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图书馆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初期,中国图书馆界与世界各国图书馆已有了友好往来,学术交流活动比较活跃。192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会长、美国圣路易公共图书馆馆长鲍士伟(Arthur E.Bostiwich)博士应邀出席了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他不仅向中国图书馆同仁介绍世界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情况,而且根据其考察中国10个省、14个主要城市图书馆状况向中华图书馆协会提出联合成立国际图书馆组织的建议。同年年底,中华图书馆协会派刘国钧先生参加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与美、英等国图书馆协会代表共同讨论筹备成立首届国际图书馆及目录学会议事项。1926年10月,中华图书馆协会又派在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任教的美国学者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女士出席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与美、英等14国图书馆协会的代表具体商议联合发起成立国际组织问题。1927年9月30日,英国图书馆协会在爱丁堡举行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还是由韦棣华女士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出席会议和美、英、法、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德国、荷兰、意大利、挪威、瑞典和瑞士14国图书馆协会的代表联合倡议,并代表中国签署协议正式成立国际图书馆及目录学委员会。1927年12月,中华图书馆协会函告大会主席称:“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会一致通过中国承认爱丁堡条约的决议”。
翻开国际图联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际图联的产生和发展就和中国图书馆界的关心、参与、支持息息相关,国际图联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工作者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参加国际图联年会,与世界图书馆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为发展世界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29年6月14日至6月30日,中华图书馆协会派遣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戴志骞博士为代表团团长、北京图书馆前馆长袁同礼先生以及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高级馆员沈祖荣先生为代表出席了由32个国家正式代表150人,非正式代表900人参会的第二届大会。中国代表正式参与此次盛会,除宣读论文,竭力以沟通东西文化、向外宣传外,并与各国代表商议,常请富有图书馆经验的专家来华讲演,另由中国多派研究图书馆学并富有图书馆学的根基者到各国研修,并负东方文化整理之责。各国代表对中国派遣代表参会深致谢意,一致认为中国图书馆事业虽尚在幼稚时期,而对于提倡世界文化不落人后,足征中国图书馆界同仁有发扬东方文化之热忱与吸收西方文化之愿望。中国代表共有5篇论文入选图书馆事业总计组,并在会上宣读。这5篇论文是:戴志骞的《现代图书馆之发展》、胡庆生的《中国之图书馆馆员教育》、顾子刚的《中国图书制度之变迁》、沈祖荣的《中国文字索引法》及《中国图书馆今昔观》。在大会召开的同时,还举办了国际图书馆展览会,英、美、法、德、丹麦、荷兰、芬兰、挪威、捷克、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图书馆参加了展览,东方则惟中国参加。展品有关于中国图书馆照片、图书馆统计图表、图书馆学著作、古籍善本、图书馆建筑与设备图及目录卡片等资料。各国代表观后纷纷赞许中国文化之悠久进步,大家认为中国展览虽只两箱,然以路程计之,亦尽足以自豪矣。
1932年6月9日至6月10日,国际图联第5届大会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国立图书馆举行。国际图联总部数次致函邀请中华图书馆协会派代表出席,因路途修远未能派人前往,特编一年来中国图书馆界概况的简略报告,附上海各大图书馆1931年遭日军侵略轰炸的损失情况寄送大会。
1933年10月14日至10月16日,国际图联第六届大会在美国芝加哥城举行。中华图书馆协会选派驻美会员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主任裘开明先生为代表前往出席会议。裘先生在开会之前,在美国《图书馆季刊》上发表《中国之国立图书馆》论文,特以抽印本在大会上分发,又有《世界之民众图书馆》中关于中国一章,亦经提示与会代表注意;此外,特编述中国图书馆情况专文和中国图书馆与出版之统计各一篇。前者述及四库全书之影印、国立中央图书馆之建设、日内瓦及上海中国国际图书馆之创立、东方图书馆之复兴、中华图书馆协会之工作及北平年会、叶鸿英之捐金资助图书馆等;后者包括各类图书馆之进展表,各省图书馆与土地人民县数比较表,未绝版新书分类统计及最近杂志分类统计。裘先生还对被侵华日军毁坏了的上海商务图书馆深表惋惜,大约有3万部孤本被毁掉,这些书大都是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版本。
1934年5月28日至5月29日,国际图联第7届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西班牙国立图书馆举行,北平图书馆副馆长袁同礼本拟出席,但因时间仓促未能成行,临时由中国国际图书馆馆长胡天石先生代表中国图书馆界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报告题目为德文《Die chinesischen Bibiliothokon》。他介绍了建立三所中国国际图书馆的意图和发展情况,重点讲了与西方合作并得到许多国家慷慨援助的事例,该报告载入国际图联会议录。
193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委派正在美洲考察图书馆事业的汪长炳先生及因公出差在日内瓦的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冯陈祖怡女士出席5月19日至5月20日和5月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图联第8届大会并发言。汪长炳先生简要论述了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工作职能,强调了公共图书馆学教育要与大众教育互相结合。这里有一段话在60年后的今天仍值得借鉴:“各大专院校一致同意在西文文献的采购工作上要协调合作,以减少采购中的复本,特别是价格昂贵的科技专著复本。例如:北平和天津有7所公共图书馆,上海和南京有6所图书馆正在以资源共享为宗旨进行采购协调与合作”。汪先生还提到,当时中国分别新建和设计了北平图书馆和杭州浙江图书馆,并对这两个馆作了详细的介绍。冯陈祖怡女士也较详细地介绍了在日内瓦的中国国际图书馆与在上海的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当时建立在日内瓦的中国国际图书馆处于全盛时期,它不仅是一所“狭义”的图书馆,而是一个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该馆利用馆藏的中国画和科技成果在日内瓦举办展览,并到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该馆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画评论杂志,开辟了东西方学者进行文化比较的学术阵地。会员章新民先生提交《中国图书馆宣示馆中藏品之方法》英文论文一篇,在民众图书馆组会议上宣读。
俞鸿钧先生出席了1936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波兰华沙召开的国际图联第9届年会。他和以前参会的各位代表一样,继续向外界介绍中国图书馆。他说:“尽管现在条件落后,经费紧张,问题成堆”,但中国的图书馆在各个方面仍有较大规模的发展。1935年4月,中国在国内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书展。这一年,武汉和北京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维修和扩建。在会前,中华图书馆协会曾将最近一年来中国图书馆之发展编撰的英文报告,连同1935年出版的英文本中国图书馆(Libraries in China)(内包括袁同礼序文1篇、裘开明的《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吴光清的《10年来中国之分类法与编目法》、沈祖荣的《中国图书馆员专门教育》、查修的《中国图书馆与立法》、严文郁的《中国图书馆间之合作》、蒋慰堂的《中国国立图书馆》、柳诒徵的《中国省立图书馆》、戴罗丽的《中国医药图书馆》以及杜定友的《中国公共图书馆与成人教育》)一书寄送国际图联总部在大会分发宣传。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但关于中国图书馆发展的报告仍有不少。余德春先生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0届年会上向全体与会代表报告了在战争爆发前一年的工作情况:中国在山东和湖北建起的图书馆,在南京中山陵附近修一座收藏经典的大楼,取名新南京中央图书馆。报告说:“该馆的结构可与北平的国家图书馆媲美,因为外观更壮观,内部更实用”。虽然处在艰难岁月,中华图书馆协会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仍召开年会。同时,在武昌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也处在发展的全盛时期。报告还说:“北京图书馆已完成了书目索引的编纂工作,并正在从事中国图书馆西文图书联合目录编纂和出版书目卡片服务工作”。
1938年,中国没派代表参加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1届会议,只是通过香港,由中华图书馆协会主席袁同礼先生致电,通知由于战争给中国造成巨大破坏,无法赴会,并呼吁国际图联发起向中国赠书活动。尽管经济十分困难,中华图书馆协会深感自己是国际图联大家庭的一员,考虑到国际声誉,仍向国际图联捐款100瑞士法郎以支持国际图联第5任主席M.戈台特(M.Gdet)发起的为庆祝国际图联秘书长塞文马司(Sevensma)先生60寿辰而设立的奖励基金。
1939年,在荷兰海牙和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2届年会上,中国仍未派出代表,但是,国际图联秘书长塞文司马先生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发言,详细介绍了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尤其是尽管战争破坏,但人们迫切希望得到科技文献的情况,全体与会代表深受感动,会后全世界掀起了向中国赠书的热潮。
1947年5月20日至5月22日,国际图联第13届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这是二次大战后第一次召开的年会。会前国际图联秘书长塞文司马特致函邀请中华图书馆协会派代表参加,协会原拟请胡天石博士代表出席,因旅费未能及时寄出,改托中国驻挪威使馆秘书雷孝敏先生代表出席并代宣读《复员后之中国图书馆概况》。大会结束后,国际图联秘书长塞文司马先生又来函将此次大会的研讨、决定事项通报中华图书馆协会。
由于战争原因,从此以后,中国未派代表出席会议,与国际图联的关系中断。新中国成立31年后,随着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在国际图联的国家协会会员会籍也得以解决。1980年8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两位副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先生、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梁思庄女士应菲律宾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邀请,出席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国际图联第46届大会。从此以后,中国每年派代表参加年会,与各国图书馆同仁进行学术交流。
国际图联自成立以来,每年在不同的国家召开一次大会,一般在成员国举行;早年基本上是在欧美国家,随着国际图联的发展壮大,会议地点也随之遍及全球。国际图联的领导人和各国同仁都希望能在中国召开大会,早在1934年5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图联第7届大会上,中国国际图书馆馆长胡天石先生曾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向国际图联总部提出承办大会的申请,并在大会上发言,他的发言道出了中国图书馆工作者的心声:“我们愿意以各种形式,如提供情报、推荐、接待安排旅游线路等,总而言之,以任何一条可行的途径帮助那些希望了解中国的同仁到我国去参观访问。尽管为达到此目的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但我坚信,国际图联大会的代表终有一天在中国相会。”
62年后的1996年,中国图书馆工作者的夙愿终将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