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为年轻作家的成功铺平了道路_刘婧论文

父爱为年轻作家的成功铺平了道路_刘婧论文

父爱铺就少年作家的成功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父爱论文,作家论文,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婧,河北省衡水中学年仅16岁的高二学生,上四年级时开始发表作品。几年来,已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科幻世界》等刊物上发表了三十多万字的童话;还在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时报》等世界知名报刊上发表散文和科幻作品。先后推出《魔法镜子》等四部长篇童话,共一百多万字,还与别人合著出版过5本书。目前,她已是数家报刊的童话专栏作家,2001年10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刘婧如此优秀,与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发现女儿的写作天赋

刘婧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衡水某报的记者,妈妈在某银行供职。良好的家庭条件,为刘婧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刘婧从小特爱学习,喜欢听故事、画画,爸爸妈妈在满足她要求的同时,间或也教她认字、背诗。由于父母启蒙教育早,刘婧一入学,学习就很优秀。所不足的是,“小学时的刘婧作文并不好,也就是刚及格。”刘婧的爸爸刘兴华介绍说。

在刘兴华看来,想像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基础。于是,他从培养女儿的想像力开始。有一年春天,刘兴华带刘婧到郊外的田间去捉蝌蚪,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他问女儿:“你看这小路弯弯曲曲的,如果把它想像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会有什么感觉?”小刘婧眨巴眨巴眼睛,天真地说:“这路两边的草就像头发一样,把它的视线都挡住了……”

刘兴华对女儿的想像非常满意。从此,他就经常给女儿拟出一些培养想像力的题目,让她的想像任意驰骋。阅读童话,看动画片,他就让刘婧想像一些可能发生的情节或结局,就这样,刘婧的想像力在不知不觉中直线上升。

为了培养女儿的文字表达能力,刘婧上三年级时,刘兴华就给她买了日记本,指导她每天写日记。刚开始,刘婧的日记就像流水账,上学、听课、放学、写家庭作业,都是一个模式。刘兴华看过女儿的日记,不免有些生气,可是转念一想,也难怪,她的学习生活本身就很单调,从家门到校门,又从校门到家门,咋能写出丰富多彩的日记呢。于是,他和妻子便有意识地带刘婧接触各方面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回来后就让她记录下所见所闻,这不仅使刘婧觉得写日记富有新鲜感,而且也使她的日记越写越丰富,同时逐渐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1998年,刘婧读四年级时,老师让她写一篇童话参加衡水市教委举办的童话征文比赛。一直主张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的刘婧不但不请教当记者的爸爸,反而瞒着爸爸,“偷偷摸摸”地写,又“偷偷摸摸”地将自己写好的应征稿件交给了老师。没想到一张草稿掉到了地上,被爸爸捡到了——正是这页稿纸让爸爸发现了刘婧的写作天赋。

那天,刘兴华无意间在女儿房间的地上捡到了一张稿纸,再仔细一读,好像是一篇童话的一部分。虽然内容不全,但从仅有的文字看,想像丰富,文笔也相当老练。他一时拿不准是女儿自己写的,还是她从哪儿抄的。等刘婧回来一问才知道,原来那是她的参赛作品《小卡洛漫游快快城》中的一部分。爸爸喜出望外,让刘婧把文章再抄一遍。谁知刘婧竟不配合,不是今天推到明天,就是把草稿东藏西藏。没办法,爸爸只好趁刘婧不在家时,对房间进行了大搜查。草稿是找到了,刘婧却认为爸爸“侵犯”了她的权利,并为此跟爸爸大吵起来,弄得草稿纸满屋飘飞。这样一直僵持到了暑假,刘婧终于答应把这篇童话再誊抄一遍——条件是爸爸必须带她到南方去旅游。拿到刘婧抄好的稿子,爸爸马上寄给了上海的《小朋友》杂志。十多天后,刘婧便接到了用稿通知单。她的第一篇作品就这样在与爸爸的争争吵吵中问世了。刘婧很受鼓舞,从此,她开始了以“小卡洛”为主要人物的一系列童话创作。

后来有一次,刘兴华从电视里看到一句广告词:

“好地板自己会说话。”他就问女儿:“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能不能根据它写一个稿子?”爸爸这一问,还真激发刘婧的灵感,很快写了一篇童话《神奇的地板》,刊登在《小学生跟我学》上。小读者很喜欢,不久,她就收到了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生的来信。读着一封封来信,刘婧非常激动。她明白,这是读者朋友对她的最好褒奖。

  鼓励女儿勤奋写作

“虽然女儿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女儿却不是一个‘勤奋’的作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女儿也喜欢玩。她会弹琴,会画卡通画。台湾一家出版社看了她的画稿后,多次来电话和女儿联系,要在台湾给她出一本连环画。另外,女儿还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而要进行创作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长时间坐在凳子上写稿,这对一个天性活泼的孩子来说,可真是一件考验毅力的事情。有时候杂志社的催稿单来了,或者我觉得女儿该练练笔了,任务布置下去,可女儿并不想写。这时,我就许以‘小利’。女儿喜欢旅游,近年来,我带她浏览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和名胜古迹,只要女儿想去某个地方,或者想买什么东西,这时我就会开出条件,要想满足愿望,就得拿稿子来换,以此激发女儿的写作热情。”刘兴华这样告诉记者。

刘婧喜欢读书,爸爸抓住她这一“弱点”,为她买书也就自然成了督促她写稿的“诱饵”之一,《凡尔纳经典科幻探险小说珍藏文库》《世界儿童小说名著文库》《当代世界科幻小说文库》《新中国儿童文学名作大观》《国际安徒生获奖作家书系》等系列丛书,都是女儿用稿子从爸爸手中换去的。

最有意思的是,刘兴华还曾和女儿签有一份“写作合同”。爸爸是甲方,女儿是乙方。“合同”不仅明确规定了甲方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还有“违约责任”。为了防止一方失约,父女俩特请刘婧妈妈作公证人。女儿每天写多少字,质量如何,都有严格的考核指标,女儿提前完成写作任务,也有明确的奖励标准,久而久之,女儿按“合同’写作的意识明显增强了。其实,这办法是刘婧想出来的,是看《今日说法》栏目中讲如何写合同受到的启发。当然,她与爸爸的“合同”是她拟定的,因为合同牵涉到她的“切身利益”。“为了不让爸爸钻‘合同’的空子,我挖空心思地琢磨合同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标点,尽量做到无懈可击。”刘婧调皮地说。

尽管这样,刘婧还是经常“违约”。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写烦了,特别是写一些长稿子,她就让爸爸先兑现诺言,她再继续写。2001年暑假,爸爸让她按“合同”写一篇长篇童话,而她写到一半,就不愿意再写下去了,就央求爸爸带她到石家庄买书。最后,爸爸妥协了,特地跑到石家庄的汇文图书城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给她买了一大堆书,这才打动了她,按“合同”写成了科幻小说《梳子超人》,后发表在《科幻世界》上,并获得了“校园科幻佳作奖”。

“虽然现在我和女儿不再签写作合同了,但在女儿初踏上写作之路的时候,这对她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刘兴华深有体会。

爸爸的激将法和名作家铁凝的鼓励,使刘婧很快扬起了创作的风帆。近几年,她多次在《儿童文学》等刊物发表童话、科幻小说,在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时报》发表散文等作品。有些刊物特邀她为“卡洛的世界”、“刘婧童话连载”专栏作者。她的作品还获得全国中学生写作大赛一等奖,优秀作品奖。全国有十多家杂志,还先后推出了她的专集或长篇连载。

为了不影响学习,刘婧写作基本上都是在假期里进行的。打好腹稿后,她一个小时最多能写两千多字,且不用返工。用她自己的话说,“写童话的时候,灵感一来,就像泉水似的,‘嘭’地一下涌出来,有时会写一个晚上,写到半夜两三点也是常事。”2001年寒假,刘婧创作了14万字的长篇童话《魔法镜子》,现已出版。2002年暑假,她又创作了15万字的长篇童话《魔界精灵》,加上以前写的《真实的魔法》《米粒人部落》两部长篇童话,累计字数达一百多万字。

刘兴华说:“回想女儿的成长经历,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这天赋就像星星微弱的光芒一样,容易被人视而不见,或像丑小鸭一样,我们还不能把它和未来‘白天鹅’联系起来。我们疏忽的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希望;对孩子而言,也许正是这一小小的疏忽,而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成长。”

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兴华的教育观念。家长朋友想必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吧!

标签:;  ;  ;  

父爱为年轻作家的成功铺平了道路_刘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